君文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四子王旗人口計生委5位負責人堅持下鄉(xiāng)廣接“地氣”,與農(nóng)牧民交朋友。在四子王旗人口計生委主任王根生看來,要使服務質量“優(yōu)”起來,就要走出辦公室,轉變作風下鄉(xiāng)“送上門”。
每周雙休日,王主任下鄉(xiāng)了,遠則一二百公里,近則幾公里。他走到哪里聽到哪里記到哪里。群眾說,現(xiàn)在的干部少了“泥土味”,多了“機關病”,辦公樓高了,“官架子”也大了,他聽在耳里,記在心里。群眾說,現(xiàn)在的干部喜歡呆在辦公室里等群眾“找上門”,習慣說:“請你到我辦公室來談”等之類的話語,他耐心地聽,耐心地記。短短十幾個雙休日,他就聽到群眾意見建議80多條。
王主任不怪群眾太“挑剔”。他捫心自問,查找自身不足。服務質量上不去,一方面與硬件軟件的“升級換代”有關系,一方面是黨員干部服務能力欠缺,缺乏服務的必要專業(yè)知識,不能有效地與群眾溝通,使服務缺乏針對性,難以取得實效。更重要的是一些黨員干部脫離群眾,淡化服務,使干部和群眾之間形成了一堵墻。
王主任帶領計生委一班人,深入了解不同類型家庭,不同群體的服務需求,仔細分類匯總整理,進一步完善服務管理機制。各蘇木鄉(xiāng)鎮(zhèn)計生辦立足當?shù)貙嶋H,開展以“民情大走訪、優(yōu)生大宣傳、上門大隨訪、就學大關愛、結對大幫扶”為主要內容的計生優(yōu)質服務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全旗人口計生工作的科學轉型與健康發(fā)展。
王根生主任下鄉(xiāng)調研,為困難群眾“雪中送炭”自己掏腰包。今年初的一個星期天,王主任打車到忽雞圖鄉(xiāng)英土村,走進77歲的傷殘戶李秀明家,掀開廚柜看看,翻開衣物看看老李家的貧困樣,問明情況掏出100元遞給老人。又一個雙休日,王主任來到新字五巷暫住的庫倫圖鎮(zhèn)后卜洞村侯占山老兩口家中,因兒子離異多年,孫女從小就跟著他們生活,日子過得很艱難。幾天后,王主任專門買了4袋面粉、學習用品和衣物送上門。王主任還買了200多元的春聯(lián)、日歷,送給十幾戶孤寡和留守老人。走訪群眾幾百戶,自己掏2000多元錢購買面粉、衣物慰問特困群眾和留守兒童。如何服務,如何提高服務質量,直接關系到群眾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評價。王根生說得好 “我下鄉(xiāng),我服務,服務溫暖到家,堅冰也能被融化”。
(作者單位: 四子王旗委宣傳部宣傳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