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榮
4月1日,安倍內閣宣布正式通過“防衛(wèi)裝備轉移三原則”(簡稱新“三原則”),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大幅放寬對外輸出日本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條件。條款核心內容不僅退回到1967年,還刪除了“不準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出售武器”這一條。
日本防衛(wèi)省官方網站《日本控制武器出口的政策》頁面中,“武器出口三原則”(簡稱舊“三原則”)的第二條清晰寫著:日本禁止向以下國家或區(qū)域進行“武器”出口:“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聯(lián)合國禁止的國家”“發(fā)生國際爭端的當事國或者可能要發(fā)生國際爭端的當事國”。
這三項禁止條款,構成了1967年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核心內容。日本內閣在1976年對其進行增補,“不準向其他國家出口武器”,實際上是全面禁止出口武器。
新“三原則”將等到2014年12月份由“國家安全保障會議”進行批準。此外,還要看參政兩院是否會批準。
“日本議會比較弱,沒有能力主導內閣政策。內閣通過了新‘三原則,按理可以作為政策,不用議會審批即可生效。不過,日本議會曾在1981年做了關于武器出口三原則的追認決議,因此,按慣例新‘三原則也需要議會的確認?!?外交學院日本問題研究員周永生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而且自民黨如今在眾、參兩院占絕對多數(shù),通過也不是太難的事?!?h3>國內市場供大于求
二戰(zhàn)后,日本受《和平憲法》制約,沒有官辦的軍工廠。那些在戰(zhàn)爭中壯大起來的大型軍工企業(yè),如石川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重工等國防承包商,隨著1967年“武器出口三原則”出臺,到1976年日本全面禁止對外軍售時,幾乎失去了全部的海外市場。
但幾十年后,日本軍工企業(yè)代表“三菱重工”,在民用工業(yè)生產之外,還是一家綜合性的軍工企業(yè),其軍工生產涵蓋陸??崭鱾€領域。日本當今最先進的軍工產品幾乎全部出自三菱重工之手。主力戰(zhàn)斗機F-15J和F-2由三菱重工生產制造,第一代和第二代“宙斯盾”驅逐艦、“愛國者”導彈也由三菱重工許可生產。而“90式”“10式”坦克更是三菱重工的獨家產品。2011年,三菱重工在《防務新聞》雜志“世界軍工企業(yè)100強”中排名第23位。
這背后,靠的是日本政府的扶持。“像三菱、富士、日立、東芝,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娜毡局駹I企業(yè),同時也具有強大的軍事工業(yè)生產能力,它們能獨立生產戰(zhàn)斗機、坦克、裝甲車、艦船、導彈等,這些大企業(yè)在制造汽車、船舶、發(fā)動機、家用電器、電子設備等民用產品的同時,不斷將民用產品開發(fā)中儲備的尖端民用技術應用于軍事領域?!敝袊侗た萍肌冯s志執(zhí)行主編董世紅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不過,這些日本重工企業(yè)的軍備生產部門,此前面對的只能是24萬多人規(guī)模自衛(wèi)隊的國內市場?!耙痪€武器從研發(fā)到裝備,花費巨大。日本自衛(wèi)隊采購數(shù)量有限,直接導致了武器單價過高。”董世紅舉例,“日本產的‘90式坦克被稱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坦克,每輛價格高達800多萬美元。而性能更高的德國‘豹2坦克300多萬美元,美國‘M1A2坦克也才500萬美元左右”。
盡管單價過高,日本政府也只能高費用采購,補貼企業(yè)成本。這直接導致日本高軍費投入。
“由于一貫政府買單,日本軍工企業(yè)在研制武器裝備時不會太顧及成本因素,最關注的是武器的性能指標?!倍兰t說。比如其陸上自衛(wèi)隊裝備的“90式坦克”,曾多次在“世界十佳坦克”排行榜上名列前三甲。其水面艦艇和潛艇,性能也都非常出色。
另外,由于日本軍工企業(yè)為維持生產需要加快更新?lián)Q代的步伐,日本自衛(wèi)隊服役的武器,一般都等不到其壽命期限就被退役封存,然后升級換代?!跋袢毡竞I献孕l(wèi)隊裝備的艦艇,幾乎是每年下水一艘就同步退役一艘?!倍兰t說,這些退役、封存的武器裝備不僅性能完好,而且磨合度也很好,一旦需要,可隨時征用。
日本很多大型企業(yè)里都有封存著沒有訂貨的軍工生產線,每年靠政府的補貼維持生存,作為戰(zhàn)爭儲備。
2013年,安倍內閣躍躍欲試準備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11年來也首次提高軍費預算,達到570億美元。由此日本也成為僅次于美、中、俄、英之后,世界軍費排名第五的國家。
受制于《和平憲法》,日本武器不能出口,但可以進口。日本從歐美國家購買過很多先進的武器裝備,通過不斷的海外學習,以及政府補助下保持軍工業(yè)不斷層,日本軍工業(yè)擁有著強大的科研能力。日本的F-2戰(zhàn)斗機,就是仿制美國F-16戰(zhàn)斗機研制生產。
日本武器研發(fā)、生產、銷售的逐漸國際化,看似只是經濟問題,實際則經歷了日本內閣政策層面“步步為營”的戰(zhàn)略推進。
1983年,日本將“武器出口三原則”修改為:同意在一定條件下,僅向同盟國美國提供武器技術。日本企業(yè)將美國作為“特例”,為其提供武器技術支持。
從那以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共發(fā)表過21次“特例”聲明,合作對象也從美國擴大到歐洲國家。這個模糊的說法,使得日本同歐美國家長期保持著武器研發(fā)合作,美國最先進的F-22戰(zhàn)斗機,就裝備有日本的電子元配件。
但密集的軍備出口,還是在近幾年。
2006年,日本政府將3艘拆卸炮頭等軍備零件的巡洋艦,以“民用設施”的理由賣給印尼。
2011年的時候,日本內閣在沒有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情況下,表示允許本國企業(yè),因“人道與和平目的”,參與他國的武器研發(fā)。
2012年中菲島礁之爭,日本內閣曾做出明確決議,作為“特例”,向菲律賓出口巡邏船和巡邏艦。“同年,安倍訪問東南亞行程中,內閣官員曾向媒體透露,要向印尼、緬甸等國家開放武器出口。而對越南出口武器,則是內閣明確決定?!敝苡郎硎尽?
2013年,日、英簽署了《國防裝備合作框架》和《信息安全協(xié)議》。
2013年11月,在中國與土耳其導彈交易懸而未決時,以三菱重工為代表的日本軍工企業(yè),開始和土耳其探討合作研發(fā)坦克引擎等項目。一旦談攏,這將是日本企業(yè)首次與海外企業(yè)設立共同開發(fā)和生產防衛(wèi)裝備的合資企業(yè)。
幾乎在同時,在印度訪問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透露,日本與印度將舉行海上聯(lián)合演習,印度也或將成為日本首個軍備出口國。
2013年12月,日本向在南蘇丹執(zhí)行維和任務的韓國軍隊提供了一萬發(fā)子彈。而此舉因明顯違反“武器出口三原則”,引發(fā)國際社會不滿。
另一方面,日本在國際市場購買、引進武器的渠道則一直很暢通,除了諸如航母這樣戰(zhàn)略級武器,大多數(shù)裝備均能買到。
“近些年,第五代戰(zhàn)斗機一直是一個很熱的話題,日本也在研制類似的‘心神戰(zhàn)斗機。由于缺少相應的試驗設施,日本便將‘心神模型帶到法國,進行包括整個雷達反射截面、機體吸波性能和發(fā)動機紅外輻射等在內的隱形效果測試?!?董世紅說。
2014年4月7日,日本內閣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不到一周,前去訪日的澳大利亞總理托尼·阿伯特就帶去了軍備合作的協(xié)議。但雙方只透露,日本向澳方購買了“巨蟒”裝甲運輸車,沒有說明日本是否向澳方出口武器?!栋闹藿鹑谟^察》評論說,(兩國)國防協(xié)議被“低調而神秘地”隱藏在貿易協(xié)議之中;日本《讀賣新聞》則不掩樂觀,認為協(xié)議符合剛剛得以緩和的日本武器出口政策,“將推動日本國防科技進步,降低研發(fā)成本?!?/p>
“日本出于國際戰(zhàn)略考慮,一直想拉攏這些國家對抗中國。同時,這也符合美國的‘重返亞太戰(zhàn)略。所以,日本會向東南亞國家出口一些軍備武器,甚至會向澳大利亞出口潛艇等。更遠的話,可能與印度開展軍工合作?!倍兰t說。
日本50%的能源供給依賴石油,其中又有90%的石油進口依賴中東國家。而從中東運回的石油,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這也是最近的路線。馬六甲海峽的西北端直通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中國南海,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日本新修改的“防衛(wèi)裝備轉移三原則”中,明確寫道:“要向海上交通要道的沿岸國家出口武器,將以救援、運輸、掃雷等為目的的裝備品為主要出口產品?!?/p>
通過修改舊的“三原則”,從美國主導的全球軍火市場,日本能分得多少市場份額?
其實,目前的全球軍工市場,大塊的市場份額已然固定了。“日本生產一艘直升機母艦,亞洲不少國家都擔驚受怕,但這種一兩萬噸級的航母對美國而言不算什么。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排水量10多萬噸,裝備約十艘?!笨梢?,日本的軍工實力對美國無法構成實質性威脅。董世紅分析,“美、俄、歐等大軍火商在,其他國家的軍工企業(yè)很難擠進去。即便擠進去,也是撿人家看不上的小市場?!?/p>
另外,軍備交易還需要考慮政治因素,“比如日本、韓國購買武器,俄、歐洲等投標的國家有很多,最后中標的一般都是來自其‘盟國美國的軍工企業(yè)?!?/p>
董世紅認為,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最終目的并非要在全球軍備市場中分得多大好處,而是為了擺脫《和平憲法》的約束。“二戰(zhàn)后,日本一直想擺脫重重軍事限制的枷鎖,出口武器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可能就是擁有軍隊,即將自衛(wèi)隊直接改為軍隊。然后,可能就是取得參戰(zhàn)權了?!?/p>
在某種角度,新的“三原則”也是日本對美國態(tài)度的一種試探。美國近年來欲“重返亞洲”,需要依靠日本方面的力量。安倍政府認為這是個好時機,想要加快“修憲”步伐,首當其沖就是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日本想要的,便是趁此機會造成既成事實,進而擺脫美國盟友的控制,“慢慢通過對現(xiàn)狀的改變,走上正常國家的道路?!?/p>
4月1日,日本內閣官方長官菅義偉在內閣批準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會議上表示,改變強加于日本的武器出口原則,引入新的武器貿易規(guī)則,“將會推動日本的全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