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5日 蘭州 晴
下午15:10,甘肅畫院“朝圣敦煌”絲路考察團一行齊聚蘭州火車站前廣場,大家統(tǒng)一服裝,在站前廣場合影后,進站登上T295次列車。
16:00,T295次列車啟動,駛向新疆。22:30,至金昌,金昌畫院副院長、特聘畫家金長虹上車,加入到朝圣團一行。
至此,此次活動參加人員全部聚齊,共有16人,分別為馬國俊、安邕江、李偉、張興國、李文君、王宏、房建平、張建中、許翰政 、韓君、駱少軍、張生進、王夢彤、張憲文、金長虹、王丹。
2013年5月6日 吐魯番 晴
列車穿過戈壁大野,經敦煌、哈密、鄯善等地,11:20,到達吐魯番,這里是“絲綢之路 ·佛教東漸”考察團一行寫生、觀摩的第一站。走出火車站,烈日炎炎,氣溫極高,大巴車司機顧師傅早早舉牌在站外等候,簡單寒暄后,便開始向大家熱情介紹吐魯番的風土人情及地理情況。吐魯番又稱“火洲”,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部、天山東部山間盆地,海拔極低,很多地方都是負海拔。吐魯番古稱姑師,漢代為車師前國,前涼置高昌郡,屬敦煌管轄,唐時設安西大都護府于交河城。
14:00,才吃午飯,方知為時差原因。顧師傅帶領大家在“一桿旗抓飯”吃了份據說是最正宗、最美味的新疆抓飯。
17:00,前往交河故城參觀。交河故城位于吐魯番市西郊約12公里的亞爾及孜溝河床之間的河心洲上,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國都城。交河故城遺址似雅丹地貌,但又是完整的生土建筑群落,內有官署區(qū)、寺廟區(qū)、民居區(qū)和眾多街巷道路,殘垣斷壁、灶龕爐井猶存,古時繁華可想而知。尤其在城東北邊殘留有101座佛塔基座以及數(shù)座大小佛寺,可見唐時此地佛學之興盛。大家紛紛舉起相機拍取資料,拿出速寫本、卡紙等進行國畫、油畫寫生。
20:30,一行16人走出交河故城,院黨委書記安邕江、院長馬國俊走進維吾爾族民居,參觀當?shù)鼐用窦彝?,與維吾爾族同胞親切交流。
21:00,返回吐魯番市區(qū)。馬江老師趕到與大家會合。
2013年5月7日 吐魯番 晴
晨8:00,朝圣團一行在入住的麗陽酒店一樓用完簡單早餐,驅車前往吐峪溝,先后參觀了麻扎村、古村落、峽谷風光。吐峪溝在火焰山中,色彩分明,山體巖貌鬼斧神工,令人驚嘆。麻扎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是新疆現(xiàn)存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有“民俗活化石”之稱,至今還閃爍著“黃粘土文化”的光芒。千佛洞始鑿于晉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石窟之一,惜因道路維修、洞窟保護維修原因而暫停參觀,大家遺憾返回古村落。
用過自帶的馕餅、黃瓜、西紅柿等簡單午餐后,大家紛紛拿起畫筆對景寫生,房建平、許翰政、韓君、王丹等用油畫筆描繪一處處美麗的維吾爾民居,張興國、馬江、王宏、金長虹、張生進、王夢彤、張憲文等人用國畫、速寫畫出維吾爾獨特的村貌。安書記、馬院長走訪了多家維吾爾居民家庭,了解他們的經濟收入、家庭成員、思想面貌等。村落中流水潺潺,數(shù)百年之老桑樹干如蛟龍,果甜如蜜,維吾爾人民其樂融融,安居祥和。李文君詳細記錄著當?shù)仫L俗民情、建筑特色。
畫至下午17:00,收獲頗豐。一行驅車至高昌故城參觀。高昌故城系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因地勢高敞、人庶昌盛,故名高昌。唐代時高僧玄奘曾在此誦經講佛,與國王麹文泰結為兄弟。
大家在古城內尋找著玄奘足跡,用鏡頭記錄著這座千年滄桑古城,昔人已去,今人踏著前人足跡朝圣,感慨世事變遷,遙望天山無際。一行人用速寫記錄著講經臺、大佛寺、可汗堡等遺存。
20:00,返回途中參觀火焰山,但見“赤焰燒虜云,炎氛蒸塞空”,維吾爾人把這座山叫紅山,而我們更多的了解它則是《西游記》中的傳說。紅山山勢奇?zhèn)ピ幑?,猶如龍蛇升騰,山水畫家駱少軍、金長虹琢磨著該用何種皴法作畫。
21:00,返回吐魯番。
2013年5月8日 吐魯番 晴
上午9:00,張興國、張建中、張生進、王夢彤趕往吐魯番文物局,拜訪副局長曹洪勇。因昨日參觀吐峪溝千佛洞未竟,張興國、張建中與畫院留守的毛志成聯(lián)系,安排好以后參觀各石窟的配合工作。曹洪勇局長寫好介紹信,并給各單位打了電話。
10:30,甘肅畫院一行赴吐魯番博物館參觀考察,劉立剛館長熱情接待,講解員依再提古麗認真地對吐魯番館藏的6000多件文物進行詳盡介紹。12:00,參觀結束,與博物館人員合影留念。
13:00,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參觀。千佛洞文物管理所講解員尤倫斯生動有趣地講解著每一窟的過去,他參加過中央電視臺“非常6+1”節(jié)目,詼諧幽默,時歌時舞,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數(shù)間洞窟始建于東晉,比敦煌還早200多年,但因后來宗教之爭,清末西方、日本強盜盜取,幾乎損失殆盡,斑駁的殘余色彩較敦煌更為粗獷、率意、單純。
參觀結束后又赴勝金口石窟參觀。千佛洞文物管理所所長卡哈爾,工作人員阿布都古麗、艾山江陪同參觀,洞窟規(guī)模較小,壁畫殘損不全,有一窟中殘余柳樹、葡萄樹、鳥等壁畫圖案,生動婀娜,線條流暢,惜剩余太少,令大家唏噓不已。
下午,大家參觀葡萄溝,了解了維吾爾風情、建筑特色、民俗特色等。18:00,返回住地。
2013年5月9日 吐魯番至庫爾勒 晴
晨8:30,早飯畢,朝圣組一行準備向庫爾勒出發(fā)。安書記、馬院長因單位有重要工作返回蘭州,大家握手告別。驅車1小時左右,經交河故城遺址,去參觀雅爾湖石窟,管理員塞米熱情地接待了大家。雅爾湖石窟現(xiàn)存6個洞窟,窟內大面積壁畫和雕塑被斯坦因等人盜走,但窟頂千佛還基本完好,大家認真觀摩、討論。
參觀后一路向西,穿越500多公里戈壁,經焉耆等地,19:00,到達南疆重鎮(zhèn)庫爾勒。
晚上入住庫爾勒康都賓館。
2013年5月10日 庫爾勒至庫車 晴
晨8:30,用完早餐,一行15人離開庫爾勒市,沿高速公路前往阿克蘇地區(qū)庫車縣。一路經輪臺縣、二八臺等地,大家欣賞千里戈壁,懷想玄奘西行之艱,不禁感慨萬分,紛紛拿出相機拍照,記錄感想。
13:00,到達庫車縣,入住庫車賓館。庫車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耀眼明珠,是古龜茲王國都城所在地。
午餐后,去縣新華書店購買圖書資料。
18:00,一行15人參觀佛寺遺址昭怙厘大寺,當?shù)厝朔Q為蘇巴什古城。史載其始建于東漢末年,是一座著名的佛都寺院,唐時將安西都護府搬至龜茲,中原、印度僧侶往來于此,曾晨鐘暮鼓、香火不絕,高僧玄奘曾西行至此,講經兩月有余。
觀看遺址,但見遠山巍峨迤邐,近有河水潺潺,真是風水寶地。佛寺遺址斷垣殘壁猶如銅鑄,矗立于河東、西兩岸。朝圣組一行頂禮膜拜,遙想先賢,合影寫生。21:00,返回。
今日之喜事,李院長生日,大家同慶。遺憾的是韓君手機丟失,與駱少軍尋一下午未果,尋時撿到別人價值數(shù)倍于手機之皮包,返還對方。得失之間,干涸的戈壁大野降下細雨,夕陽下云層翻滾,無比壯觀。
2013年5月11日 晴 庫車
晨8:00,一行在龜茲生態(tài)園用早餐。生態(tài)園內種有熱帶植物花卉,長得極其旺盛,結著芭蕉,開著很多不知名的南方花卉,在庫車真是罕見。飯后立即啟程前往克孜爾石窟。
沿途經過庫車國家地質公園,在庫車大峽谷內,山勢奇峻,構造奇特,層疊交錯,與遠處天山雪線相映,蔚為壯觀。大家申請中途停車,拍照記錄。
11:00,到達大家夢寐已久的克孜爾石窟??俗螤柺咴谔焐缴矫}雀兒塔石窟對岸木扎提河畔(渭干河)斷崖上,斷續(xù)有600余洞窟,由西向東分兩區(qū),有編號的約200余洞窟,歸龜茲研究院管轄。山谷中風急天冷,龜茲研究院院長徐永明先生親切接待我們,安排大家入住研究院內部賓館。
12:00,稍事休息后,大家迫不及待地去參觀石窟。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高艷、李佛、梁觀松三人陪同參觀并為大家講解。
我們先后參觀了008號窟(公元7世紀)、010號窟(僧房窟)、017號窟(公元7世紀)、014號窟(公元6世紀)、027號窟(公元7世紀)、038號窟(公元4號窟)、047號窟(公元4世紀)、048號窟(公元4世紀)、049號窟(公元5世紀)。
中午休息。16:00,繼續(xù)參觀。先后看了新1窟(公元7世紀)、058號窟(公元7世紀)、063號窟(公元6世紀)、067號窟(公元6~7世紀)、076號窟(公元5世紀)、077號窟(公元4世紀)、080號窟(公元7世紀)、081號窟(公元7世紀)。
克孜爾石窟中的壁畫大都被德國人盜走,很多洞窟被盜割得只剩一些邊線,留下的部分都非常精美,有濃郁的犍陀羅風格、印度風格、波斯風格和龜茲風格,與中原風格完全不同。觀摩之余,大家不斷探究此處與敦煌壁畫的異同之處。
17:20,看完壁畫,一行參觀龜茲研究院美研所畫師畫室,觀看了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臨摹創(chuàng)作情況,交流、學習他們在復制壁畫上的一些技法技巧。
18:00,返回賓館,在會議室鋪開畫氈,為熱情接待的龜茲研究院合作2張4尺整張國畫作品、書法3幅。副院長李偉代表甘肅畫院贈予龜茲研究院。
21:30,徐院長熱情招待大家,與研究院眾多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溝通。
22:30,晚飯畢,張興國、李文君、房建平、王夢彤、張憲文幾人去河畔散步,偶遇施工人員,帶他們去渭干河邊,聽流水之聲,遠望蒼穹,在黑暗中感受克孜爾石窟的靜謐。熱情的施工人員王師傅是甘肅隴西人,能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南部腹地相遇故鄉(xiāng)之人,無比開心激動。
在克孜爾停留時間較長的印度高僧鳩摩羅什塑像在風中矗立。從4世紀至今,這里走過去了多少高僧大德,玄奘的腳步亦從這兒踏過。天涯孤旅,亦為真心朝圣,百年過客,剎那幻影隨風。
2013年5月12日 晴 龜茲研究院克孜爾石窟
晨10:00,繼續(xù)在龜茲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高艷、李佛、梁觀松三人帶領下參觀谷東區(qū)。
我們先后參觀了151號、163號窟(公元6世紀),171號窟(公元5世紀),165號、166號、175號窟(公元6世紀),176號、178號窟(公元7世紀),179號窟(公元6世紀),180號窟(公元9世紀),184號窟(公元7世紀),186號、188號窟(公元7世紀),192號窟(公元8世紀),193號、196號、197號、198號窟(年代待考)。
參觀后一行在研究院對外購書處購買畫冊數(shù)本。
午飯后,大家赴窟區(qū)寫生。一行諸人皆有精美寫生畫作。至20:00,都不愿停下,感慨在克孜爾寫生觀摩時間太短。
21:00,晚飯后邀請龜茲研究院專家開展講座。內容為龜茲壁畫藝術,主講者為龜茲研究院研究員王建林,參加人員為龜茲研究院美研所高艷、李佛、梁觀松、凱迪旦及我們一行15人。
講座主要分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為克孜爾千佛洞介紹。洞窟有編號236個,沒有紀年,龜茲文字無人認識,季羨林先生未傳后人,國人失傳。克孜爾石窟開鑿于公元3世紀末,早期為犍陀羅風格。47、49號石窟犍陀羅風格明顯,佛、菩薩有男女之分,男性蓄有胡子。5世紀后,傳至中原發(fā)生變化,皆像女性形象。凹凸法暈染后傳至中原,唐張彥遠有記載。后來出現(xiàn)大像窟,如76、77號窟。38號窟開始進入發(fā)展期,成為龜茲本土人的形象特色。線用鬃毛筆畫,顏色大量使用石青、石綠。造型變化突出的是161號窟,出現(xiàn)大面積的樂舞,有裸體的舞女。69號窟由龜茲國王出資建造。菱形格畫是克孜爾繪畫特點。發(fā)展期還出現(xiàn)了很多飛天,持法器,有印度特點;也出現(xiàn)了龍,有中原特點,圖案中透網紋受中原影響。盛唐時,武則天派3萬兵力部隊進駐龜茲,漢文化影響了龜茲??上一ㄒ滑F(xiàn),就進入了衰敗期。晚期風格與前期風格接近,大部分為外國畫家所作。后期227號窟等以紅色調為主,簡練單調。后突然停止,轉移至庫姆吐喇石窟。延續(xù)至13世紀,成吉思汗西征之后,其子窩闊臺統(tǒng)治時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介入,新疆佛教式微,壁畫停止,文字變?yōu)橐了固m文字。
第二部分為大家提問探討。張興國提問:關于晚期和早期回歸問題是什么原因?張建中發(fā)言:敦煌受西域等影響,這里受中原影響,這里面有一個相互融合的關系,覺得收獲很大。王建林提出:也有人說龜茲的東西受顯教影響,在公元5世紀左右時,這個問題很難探究。
23:00,講座結束,召開第一次朝圣行總結安排會議。由李偉主持,他說這段時間畫畫時間少一點,但很豐富,走的點多,看的東西多。明天考察完龜茲石窟群,爭取到阿克蘇,之后去喀什考察,最后返回烏魯木齊回蘭。強調注意安全和身體,尤其到了喀什地區(qū)。大家紛紛發(fā)言,談此行程過半之感受以及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
2013年5月13日 小雨 克孜爾至阿克蘇
晨8:00,下著蒙蒙細雨,大家與克孜爾石窟這神圣的佛國圣地、藝術殿堂揮手告別。
9:00,經庫車國家地質公園,奇特的山石地貌深深吸引著大家,停車拍照、合影。
10:00,到達克孜爾尕哈石窟。龜茲研究院美研所李佛、梁觀松、凱迪旦帶領我們走進窟區(qū),介紹維吾爾族看護員熱合曼與大家認識。熱合曼守護尕哈石窟30多年,曾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杰出人物,是尕哈石窟的默默守護者。
熱合曼帶領我們先后參觀11號、13號、14號、16號窟(公元6世紀),23號、25號、30號、31號窟(公元5世紀)。尕哈石窟殘破、被盜嚴重,殘余部分繪制精美,其中25號窟墻上有大量龜茲語題記,地帳打完未畫壁畫,惜無人解龜茲語,不知其詳情。
尕哈石窟人物造型充滿龜茲風格,身材高挑,鳥的形象很多并極其生動。
11:00,參觀完洞窟順路參觀了漢代遺址尕哈烽燧。高聳的烽燧依稀有大漢遺風,彰示著中原深入西域的歷史進程。
12:20,至庫姆吐喇千佛洞參觀。66~70號窟為五連洞,外甬道、內結構完整,惜壁畫損壞、熏黑嚴重,幾已不存,令人感慨萬分。34號窟保存完整、色彩豐富、結構嚴謹,窟室不大,此窟為特窟,一般人難得一觀。37號窟被煙熏損壞嚴重。45號窟是盛唐中原畫風,由此窟可見中原畫風對龜茲壁畫的影響。又依次觀摩了21~29號窟、43號窟、42號窟、41號窟,窟內有因水淹揭下來的壁畫,部分完整,大量是中原畫風。還參觀了新1窟、新2窟,窟頂各有條屏狀立佛十余身,精彩嚴謹,遺留有3~4世紀龜茲畫風。最后參觀了未編號的石窟數(shù)座。雨越下越大,天空中飛過一閑逸的灰鶴,映著窟前大壩清澈的河水,蔚為壯觀的佛國勝境仿佛在每個人心中呈現(xiàn)。
15:00,參觀完畢。返回庫車縣城,與龜茲研究院諸同仁道別。然后,驅車前往阿克蘇,沿途欣賞戈壁風光、天山勝境。
21:00,至阿克蘇,入住鑫融大酒店。
2013年5月14日 阿克蘇至喀什 晴
晨8:20,離開南疆重鎮(zhèn)阿克蘇,驅車前往喀什。一路西行,見遠山有紅、綠、黃、白、黑、灰、赭色,變化豐富,蔚為壯觀。大家激動萬分,車上“咔嚓”聲不絕,直拍得卡滿電池干。500公里里程簡直是500公里山水長卷,一行15人皆感慨不虛此行。
中午,在巴楚縣三岔路口吃了簡單的拌面。晚20:00,到達喀什市,入住新德酒店。
2013年5月15日 喀什 晴
晨9:00,在喀什考察寫生,了解喀什風土人情;參觀高臺故居,了解了數(shù)百年維吾爾人的生存狀態(tài)、風土人情。
喀什古稱疏勒。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歷來是絲綢之路貿易的咽喉,漢朝時是匈奴爭奪的對象,班超進駐統(tǒng)治這里。唐時設疏勒都尉府。
高臺故居保持著千余年來當?shù)鼐幼∶婷玻鋵γ嬗幸粭l千年老街,街上維吾爾人用古老的方法燒陶、打鐵、做木器等。大家紛紛拍照、寫生,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
接著參觀了喀什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當?shù)厝私写蟀驮?。巴扎內商品琳瑯滿目,民族特色鮮明,不過大家更在意的是巴扎里的維族風情,紛紛拍照。至13:00,方回住處。
16:00時,出城5公里赴艾孜熱特村,參觀香妃墓。香妃墓墓主為喀什“霍家政權”之五、白山派首領阿帕霍加及其家族,傳說墓中葬有乾隆皇帝的“香妃”。該墓是新疆境內最大的穹頂式建筑。我們參觀了內部清真寺,講解員為大家講解了很多維吾爾習俗,讓大家對古疏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7:00,參觀喀什老城僅剩的布拉克貝西村,遠看如古城堡矗立在新型城市之中,走入仿佛置身維吾爾人靜謐祥和的家園。大家寫生、拍照,許翰政、房建平、韓君等油畫家盤算著如何創(chuàng)作出張張精品。
18:30,一行進入喀什廣場,參觀明代時建造的艾提尕爾清真寺。正值禮拜時分,維吾爾老人成群結隊前往,畫院諸人畫人物者居多,紛紛拍照、寫生。隨后順便參觀了寺兩旁民族特產街。19:50,返回。
2013年5月16日 喀什 晴
晨9:30,前往疏勒縣巴合齊鄉(xiāng)寫生。該鄉(xiāng)為維吾爾族聚集地,時值大巴扎熱鬧之時,大家走入集市,拍攝各行各業(yè)維吾爾人形象,與親和善良的維吾爾人交談。至13:30,返回。
17:00,赴喀什博物館參觀,大家看了館藏文物,對古疏勒的發(fā)展史及其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進行了詳細了解。
18:00,大家分散各自尋找最佳地點寫生,都有精美的作品產生。
2013年5月17日 喀什 晴
今日全天在喀什市高臺民居、喀什葛爾老城、維吾爾老街等地寫生,大家有的畫古城風貌,有的對著當?shù)睾吞@的維吾爾老人寫生,對此次朝圣之行進行筆墨、色彩的全面記錄。
2013年5月18日 喀什至阿克蘇 晴
今天,從喀什出發(fā),一行15人坐顧師傅大巴返回,沿途寫生、拍照。晚19:40,抵達阿克蘇,入住鑫融大酒店。
2013年5月19日 阿克蘇至庫爾勒 晴
晨8:30 ,從阿克蘇出發(fā),前往庫爾勒市。一路經古輪臺等地,大家時時駐足拍照、寫生。中午在庫車參觀古龜茲博物館,至20:00,方到達庫爾勒市,入住信和酒店。
2013年5月20日 庫爾勒至烏魯木齊 晴
9:00,前往烏魯木齊,經古焉耆等地,一路寫生、拍照。晚19:00,到達烏魯木齊,入住烏魯木齊市錦繡金華酒店。
2013年5月21日 烏魯木齊 晴
9:00,一行15人參觀自治區(qū)博物館,詳細了解了新疆的歷史沿革發(fā)展及各民族發(fā)展融合的過程,了解了古絲綢之路的興衰變遷、佛學東漸的艱難歷程,對朝圣之旅的各個點進行了整體串聯(lián)與思考。
14:00,大家與此行給我們開車并做向導的顧會元師傅揮手告別,在烏魯木齊站前廣場合影,踏上烏魯木齊到蘭州的T296次列車。
2013年5月22日 蘭州 晴
一路向東返回,沿途經吐魯番、哈密、柳園、嘉峪關等地,院特聘畫家金長虹在金昌站與大家告別。
14:00,列車晚點兩小時,抵達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