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判斷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诖?,很多學校加強了對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力度,以使學生的基礎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最終獲得其就業(yè)能力的提升。但是,很多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難以實現(xiàn)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我們很有必要通過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開展教學研究,進而提出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效果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4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學校針對計算機在整個社會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并且社會對于人才計算機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的狀況開展的,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社會化水平。在當前社會,計算機科學技術不斷地飛速發(fā)展,不斷地改變著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而作為人才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學校也承擔著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擁有計算機基礎操作和應用能力人才的任務,這是我們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展的背景。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展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開展難以實現(xiàn)其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1]因此,我們需要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研究,從而探索出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效果的策略。
1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xiàn)狀
1.1 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強調較少,制約了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快速發(fā)展。計算機有很多基本的操作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能夠使學生的計算機操作速度加快,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計算機能力增強,能夠使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得到拓展等。但是,很多學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過程中認為這些基本操作理念不重要,學生只要學好各常用軟件的操作方法即可,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教授這些基本的操作理念,或者對這些基本操作理念強調較少,給學生一種這些操作要求不重要的假象,導致學生在學習了一段計算機應用基礎之后,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提升相當有限,難以獲得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根本提高。
1.2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不夠系統(tǒng),使得學生難以深入和系統(tǒng)地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對于初學計算機基礎的學生來講,他們的計算機基礎很薄弱,乃至為零,一些經(jīng)常上網(wǎng)的學生也僅僅是會簡單的打字而已,他們既缺乏對一些計算機軟件的了解,也缺乏對計算機實際功能的把握。因此,就要求教師系統(tǒng)地為其開展講解??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材中,關于一些常用軟件的教學知識編排較為分散,學生只能夠從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學到零碎的軟件應用知識,既不能夠對學到的內容進行實際應用,也不能夠對所學到的內容進行拓展,更難以發(fā)現(xiàn)各種軟件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在辦公軟件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是單獨地掌握了WORD、Excel以及PPT等的基本操作,難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聯(lián)系,當然也就不能夠在三者之間進行數(shù)據(jù)共享和數(shù)據(jù)調取等,使得其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學習效果和實際應用能力大打折扣。
1.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的契合度較低。雖然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針對全體學生開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最基本的計算機能力,但是,很多學校只是單純地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一門課程來開展,而非是將其當做一種工具,以此來推動學生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在其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相剝離,學生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當中不能夠應用計算機來開展輔助學習和使用計算機開展輔助研究的狀況。這造成了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程度認知不足,不認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狀況。
2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善策略研究
2.1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對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的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首先,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部分的比重。在實際的上課過程中,教師要對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予以足夠的重視,然后詳細地為學生講解計算機基本的操作理念,要求學生必須遵守。例如,計算機的開機順序、不同系統(tǒng)下計算機的關機方法、打字時的指法要求、鼠標左右鍵的基本功能、各常用軟件的工具欄分類以及其中包含的各種按鈕等。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以及其界面設計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其次,注重讓學生按照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來進行計算機操作,而非是片面強調學生對課業(yè)內容的完成狀況。通過強調計算機基本操作理念的重要性,學生就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操作習慣,這對其計算機使用速度的提升,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等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例如,讓學生采用正確的指法來進行打字,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可能因為找不到某個字母而打字速度較慢,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學生就會對每個字母的位置有一個整體的掌握,進而大幅提高其打字速度,使計算機成為一個得力的學習助手,而非是累贅。
2.2 根據(jù)實際需要來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更加地系統(tǒng),更以被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學校的整體課程安排情況來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使整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邏輯更加清晰,更易為學生理解和接受,并且更易激發(fā)學生拓展思維和學習潛能。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塊狀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根據(jù)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掌握狀況將整個課程內容分為不同的模塊,或者是教學專題,充分地利用其相似性來開展教學,即能夠大幅縮短教學時間,又能夠促進學生在模塊的不同內容之中進行融會貫通,還能夠為學生留出大量的時間供學生進行強化學習和拓展訓練,一舉多得。
2.3 增加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學生所學專業(yè)之間的契合度。雖然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公共課程,但是我們依然要努力在計算機基礎課程與學生的專業(yè)課程學習之間建立聯(lián)系,利用計算機來輔助學生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這樣既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興趣,也能夠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的實際能力。首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shù)卦黾右恍┡c學生所學專業(yè)有關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中,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來完成與其專業(yè)內容有關的作業(yè)任務來提升學生利用計算機呈現(xiàn)自己所學專業(yè)知識的能力以及利用計算機輔助自己專業(yè)學習的能力。[2]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在當前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之下發(fā)展起來的,能夠促進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提升的重要課程,它對于學生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方式轉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且對其進行探索研究,進而提出相應的完善策略,以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效果得到明顯地改善。
參考文獻:
[1]張鳴.高職公共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改革探討[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院報,2009(03).
[2]于世梁.改進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思考[J].江西行政學院院報,2009(10).
作者簡介:文焱(1974.12-),貴州畢節(jié)人,畢節(jié)市工業(yè)學校,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jié)市工業(yè)學校,貴州畢節(jié) 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