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曲霉液體深層發(fā)酵生產(chǎn)紅曲色素條件的研究

    2014-04-29 08:48:15李慧蘭時樂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年19期
    關鍵詞:發(fā)酵條件紅色素

    李慧 蘭時樂

    (1.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長沙410009;2.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128)お

    摘要

    [目的] 確定紅曲霉產(chǎn)生紅曲色素最適宜的培養(yǎng)基配方和培養(yǎng)條件。[方法] 采用改變單一變量的方法,測定紅色素色價的變化規(guī)律,確定紅曲霉產(chǎn)生紅色素最適宜的培養(yǎng)基配方和培養(yǎng)條件。[結果]試驗確定了紅曲霉產(chǎn)生紅色素最適宜的培養(yǎng)基配方為:葡萄糖5%,酵母粉2%,CaCO3 0.2%,NaCl 0.1%,MgSO4·7H2O 0.1% ,KH2PO4 0.2%,吐溫20 0.05%;最適宜的培養(yǎng)條件為:pH 6.0,裝液量為60 ﹎l/250 ml三角瓶中接種10%(1/6)種齡為72 h的液體種子, 30 ℃恒溫搖床上振蕩培養(yǎng),轉速為180 r/min,發(fā)酵6 d,紅曲色素色價可達19.2 U/ml。[結論]該試驗可為工業(yè)上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紅曲紅色素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 紅曲霉;紅色素;液態(tài)發(fā)酵;發(fā)酵條件

    中圖分類號 SB188+.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9-06360-04お

    Study on Liqu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玀onascus 玃igment by 玀onascus fumeusお

    LI Hui, LAN Shi瞝e (Microbiology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Hunan 410009; School of Bi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玀onascus 玴igment production by 玀onascus fumeus. [Method] By changing single variable, the variation law ofred pigment was determined, 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formula was determined. [Result] The optimal culture medium was as follows: glucose 5%, yeast powder 2%, CaCO3 0.2%, NaCl 0.1%, MgSO4·7H2O 0.1%, KH2PO4 0.2%, Tween 20 0.05%. The suitabl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pH 6.0, broth volume of the shake flake 60 ﹎l/250 ml, inoculation volume 10%(1/6), seed瞐ge 72 h, culture temperature 30 ℃, rotation speed 180 r/min, fermentation time 6 d, the 玀onascus 玴igment reached 19.2 U/ml.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玀onascus 玴igment.

    Key wordsMonascus 玈pp.; Erythrophyll; Liquid state fermentatio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作者簡介 李慧(1969- ),女,湖北武漢人,工程師,從事微生物資源利用研究。*通訊作者,副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從事生物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529

    最遲在1 000年以前,我國的先民就已發(fā)明了紅曲[1]。紅曲霉(Monascus)用途很多,我國早在明朝就利用它培制紅曲,紅曲可用于釀酒、制醋、做豆腐乳的著色劑,并可作食品染色劑和調(diào)味劑,還可做中藥,近年來紅曲霉已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糖化酶制劑。紅曲霉在歐洲一度被視為一種腐敗菌,但在許多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則被用來作為加工傳統(tǒng)食品的微生物[2]。

    紅曲霉在生長過程中能產(chǎn)生多種酶,如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糖化酶、麥芽糖酶、蛋白酶、果膠酶等,不同種類菌株產(chǎn)酶的類型及產(chǎn)量有所差異,某些菌種能分泌直接催化己酸和乙醇合成己酸乙酯的胞外酶,有的紅曲霉菌株還能產(chǎn)較高活性的蛋白酶,故可用紅曲腌漬魚、肉、豆腐等高蛋白食品,經(jīng)1~3個月的腌漬,可制出色、香、味具佳的產(chǎn)品。紅曲中含有葡萄糖淀粉酶能將淀粉幾乎百分之百地水解成葡萄糖,工業(yè)上利用紅曲這一特性代替了酸水解法生產(chǎn)葡萄糖。

    2002年我國規(guī)定,允許食品加工使用的紅色食用色素主要有甜菜紅、胭脂紅和紅曲紅等[3]。在國外,甜菜紅和胭脂紅已經(jīng)被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4],而紅曲紅色素以糧食為原料,可通過發(fā)酵法大量生產(chǎn),可以滿足常年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需要,而且紅曲霉發(fā)酵產(chǎn)物本身具有較好的營養(yǎng)價值和一定的防腐作用[5-7],具有降低血脂、降血壓、抑瘤抗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藥用功效[8-10],長期使用對人體有益無害。因此,目前紅曲已廣泛用于食品添加劑、降血脂藥物及保健食品等方面[11]。

    紅曲霉是一種腐生真菌,它屬于真菌門、子囊菌綱、真子囊菌亞綱、曲霉目、曲霉科和紅曲霉屬。紅曲霉的利用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2],長期以來,人們對紅曲霉的關注集中在其產(chǎn)生大量的天然紅曲色素方面,并且將研究重點放在了紅曲色素著色劑的生產(chǎn)及其在釀酒、釀醋、制成腐乳、腌漬肉類等應用方面[13]。最近幾年,人們發(fā)現(xiàn)紅曲霉在生長過程中可以產(chǎn)生色素、抗生菌、桔霉素等多種代謝產(chǎn)物,這些代謝產(chǎn)物有著不同的生物學活性,其中一些具有顯著的醫(yī)療價值。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對具有周期發(fā)酵短、發(fā)酵過程易控制、節(jié)省原材料、色素含量高、雜質少等諸多優(yōu)點的液體深層發(fā)酵法生產(chǎn)紅曲色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發(fā)酵的色價達到了較高的水平[14-15]。

    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法是生產(chǎn)紅曲紅色素較為理想的方法,具有工藝簡單、生產(chǎn)周期短等優(yōu)點,不過該方法色素產(chǎn)率低,影響推廣。紅曲霉產(chǎn)生紅曲色素的培養(yǎng)基配方和培養(yǎng)條件的變化對所產(chǎn)生色素的種類、性質和質量會有很大影響[16-19]。因此,液體發(fā)酵法生產(chǎn)紅色素的關鍵是篩選高色價的紅曲霉色素的培養(yǎng)基配方和培養(yǎng)條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紅曲霉(玀onascus spp.),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種保藏中心提供。

    1.1.2 培養(yǎng)基。

    斜面培養(yǎng)基:馬鈴薯汁20%,葡萄糖2%,瓊脂2%,pH自然。

    種子培養(yǎng)基:葡萄糖5%,豆餅粉1%,氯化銨1%,CaCO3 0.2%,NaCl 0.1%,MgSO4·7H2O 0.1%,KH2PO4 0.2%,pH自然。發(fā)酵基礎培養(yǎng)基:大米粉 8.0%,豆餅粉 2.0%,KH2PO4 0.2%, MgSO4·7H2O 0.1%,CaCO30.2%,NaCl 0.1%,pH自然。

    1.1.3 主要儀器設備。SS325自動立式滅菌鍋;ZD85氣浴恒溫振蕩器,常州市華益達教學儀器有限公司;DHG9076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NP9082型恒溫培養(yǎng)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SW睠J1FD超凈工作臺。

    1.1.4 主要試劑與藥品。大米粉,糯米粉,淀粉,葡萄糖,蔗糖,麥芽糖,豆餅粉,酵母粉,魚粉,蛋白胨,硫酸銨,氯化銨,KH2PO4,K2HPO4,Na2HPO4,NaH2PO4,吐溫20,吐溫40,吐溫60,吐溫80,洗衣粉,MgSO4·7H2O,CaCO3,NaCl,HCl緩沖液,NaOH緩沖液,瓊脂,馬鈴薯,pH試紙,燈用酒精。

    1.2 方法

    1.2.1 培養(yǎng)方法。斜面培養(yǎng):將接種好的斜面置于30 ℃的恒溫箱內(nèi)培養(yǎng)6 d。液體種子培養(yǎng):將接種的液體種子培養(yǎng)基置于恒溫搖床上,轉速為180 r/min,于30 ℃培養(yǎng)48 h。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在250 ml三角瓶中裝入100 ml發(fā)酵培養(yǎng)基,按10%的接種量接種后于30 ℃、180 r/min振蕩培養(yǎng)6 d。

    1.2.2

    紅曲色素發(fā)酵條件的研究。通過對碳源、氮源、無機鹽、表面活性劑、裝液量、pH、培養(yǎng)溫度、接種量、種齡、轉速、培養(yǎng)時間等因素的選擇來優(yōu)化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條件。

    1.3 紅曲色素的測定

    按照文獻[20]提供的方法測定。將發(fā)酵液用4層紗布過濾,所得濾液稀釋20倍后,用蒸餾水作為對照,在51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用吸光度乘以發(fā)酵液的稀釋倍數(shù),即為發(fā)酵液的色價(U/ml)[21]。

    發(fā)酵液色價=吸光度玂D值×稀釋倍數(shù)

    2 結果與分析

    2.1 培養(yǎng)基配方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量的影響

    2.1.1 不同碳源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改變基礎培養(yǎng)基中碳源的種類,以大米粉、糯米粉、淀粉、葡萄糖、蔗糖、麥芽糖作為碳源,加入量為8%,其他條件不變,考察不同碳源對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碳源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色素色價各有不同,其中以麥芽糖和葡萄糖最好,淀粉最差。主要因為淀粉成糊狀,影響培養(yǎng)基中溶氧,不利于菌體的生長。麥芽糖比葡萄糖稍好,基于生產(chǎn)成本考慮,選用葡萄糖作為碳源較為適宜。

    表1 碳源對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碳源 玂D值 色價∥U/ml

    大米粉 0.20 4.00

    糯米粉 0.33 6.60

    淀粉 0.08 0.16

    葡萄糖 0.42 8.40

    蔗糖 0.22 4.40

    麥芽糖 0.43 8.60

    2.1.2 葡萄糖含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以4%、5%、6%、7%、8%、9%的葡萄糖為碳源,考察葡萄糖濃度對發(fā)酵液紅曲霉紅曲色素色價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葡萄糖4%~5%時,隨著葡萄糖用量的增加,紅曲色素色價增大,到達5%以后,隨著葡萄糖用量的增加,紅色素色價減小,但是速度不快,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所以,該菌種碳源的最適的量為5%。

    表2 葡萄糖含量對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葡萄糖∥% 玂D值 色價∥U/ml

    4 0.46 9.2

    5 0.52 10.4

    6 0.50 10.0

    7 0.39 7.8

    8 0.40 8.0

    9 0.39 7.8

    10 0.37 7.6

    2.1.3 不同氮源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以熟豆餅粉、酵母粉、魚粉、蛋白胨、硫酸銨、氯化銨各2%為氮源,考察對發(fā)酵液紅曲霉紅曲色素色價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氮源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曲色素色價差異較大,無機氮源發(fā)酵產(chǎn)生紅曲色素明顯較有機氮源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曲色素色價低。當使用酵母粉為氮源時,紅曲色素色價可達19.20 U/ ml。

    表3 氮源對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氮源 玂D值 色價∥U/ml

    豆餅粉 0.44 8.80

    酵母粉 0.94 19.20

    魚粉 0.33 6.60

    蛋白胨 0.37 7.40

    硫酸銨 0.02 0.40

    氯化銨 0.07 0.14

    2.1.4 酵母粉含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改變培養(yǎng)基中酵母粉的含量,其他條件不變,分別考察0.5%、1.0%、1.5%、2.0%、2.5%、3.0%、3.5%、4.0%的酵母粉對紅曲霉產(chǎn)生紅曲色素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酵母粉含量0.5%~4.0%時,隨著酵母粉的增加,紅色素色價逐漸增大,當酵母粉含量為2.0%時,發(fā)酵液色價達17.0 U/ml,但酵母粉含量超過2.0%,發(fā)酵液色價明顯降低。

    表4 酵母粉含量對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酵母粉∥% 玂D值 色價∥U/ml

    0.5 0.42 8.4

    1.0 0.65 13.0

    1.5 0.72 14.4

    2.0 0.85 17.0

    2.5 0.80 16.0

    3.0 0.72 14.4

    3.5 0.69 13.8

    4.0 0.60 12.0

    2.1.5 磷酸鹽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改變培養(yǎng)基中磷酸鹽的種類,其他條件不變,分別考察KH2PO4、K2HPO4、Na2HPO4、NaH2PO44種不同的磷酸鹽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不同無機鹽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色素色價各有不同,其中KH2PO4和Na2HPO4比K2HPO4和NaH2PO4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色素色價要高,Na2HPO4最好,但KH2PO4成本較低,且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色素色價較高,和Na2HPO4差異不明顯。從原材料的來源及貯存等方面考慮,選用KH2PO4為發(fā)酵的磷源。

    表5 磷酸鹽對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磷酸鹽 玂D值 色價∥U/ml

    KH2PO4 0.72 14.4

    K2HPO4 0.55 11.0

    Na2HPO4 0.74 14.8

    NaH2PO4 0.61 12.2

    2.1.6 表面活性劑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表面活性劑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使代謝產(chǎn)物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從而降低代謝產(chǎn)物對代謝途徑的阻遏作用。改變培養(yǎng)基中表面活性劑的種類,考察吐溫20、吐溫40、吐溫60、吐溫80及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劑對紅曲霉產(chǎn)生紅曲色素的影響。

    從表6可以看出,吐溫20、吐溫40、吐溫60、吐溫80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曲色素色價差異不大,但其紅曲色素明顯高于洗衣粉。當使用吐溫20作為表面活性劑時,發(fā)酵液色價可達14.4 U/ml。

    表6 表面活性劑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表面活性劑 玂D值 色價∥U/ml

    吐溫20 0.72 14.4

    吐溫40 0.70 14.0

    吐溫60 0.67 13.4

    吐溫80 0.69 13.8

    洗衣粉 0.53 10.6

    2.1.7 吐溫20用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改變吐溫20用量,分別考察0.05%、0.10%、0.15%、0.20%、0.25%的吐溫20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生的影響。

    從表7可以看出,吐溫20在0.05%~2.50%發(fā)酵產(chǎn)生的紅色素色價逐漸減小,所以,0.05%的吐溫20是最適合的表面活性劑的量。

    表7 吐溫20用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吐溫20∥% 玂D值 色價∥U/ml

    0.05 0.72 14.4

    0.10 0.65 13.0

    0.15 0.60 12.0

    0.20 0.54 11.8

    0.25 0.50 10.0

    2.2 培養(yǎng)條件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量的影響

    2.2.1 溫度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分別在26、28、30、32、34、36 ℃下180 r/min振蕩培養(yǎng)6 d,其他條件不變,測定其發(fā)酵液的紅色素色價。

    從表8可以看出,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隨著溫度的升高,紅色素色價增大。當培養(yǎng)溫度為30 ℃時,發(fā)酵液的色價最大;溫度超過30 ℃,發(fā)酵液的色價明顯降低。主要原因是因為溫度越高,不利于菌體生長,導致產(chǎn)色素量減少。

    表8 溫度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溫度∥℃ 玂D值 色價∥U/ml

    26 0.71 14.2

    28 0.78 15.6

    30 0.82 16.4

    32 0.70 14.0

    34 0.65 13.0

    36 0.43 8.6

    2.2.2 起始pH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改變培養(yǎng)基的起始pH 5.5、6.0、6.5、7.0、7.5、8.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條件下,考察不同起始pH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量的影響。

    從表9可以看出,培養(yǎng)基起始pH為6.0時,是紅曲霉合成和分泌紅曲色素適宜的pH。

    表9 起始pH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起始pH 玂D值 色價∥U/ml

    5.5 0.75 15.0

    6.0 0.80 16.0

    6.5 0.72 14.4

    7.0 0.67 13.4

    7.5 0.64 12.8

    8.0 0.58 11.6

    2.2.3 種齡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改變接種種齡,其他條件不變,分別考察種齡為48、72、96 h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量的影響。從表10可以看出,在72 h時接種的種齡產(chǎn)生的紅色素色價最高。

    表10 種齡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種齡∥h 玂D值 色價∥U/ml

    48 0.54 10.8

    72 0.57 11.4

    96 0.48 9.6

    2.2.4 接種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以4%、6%、8%、10%、12%、14%為接種量,其他成分不變,考察其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生量的影響。

    從表11可以看出,隨著接種量的增加,紅色素色價逐漸增大,10%時達到最大值,之后隨著接種量的增加,紅曲色素色價逐漸減小。主要是因為接種量的增加,導致發(fā)酵的前期營養(yǎng)物質消耗過快,發(fā)酵液的黏度增加,從而影響菌絲體生長及色素的合成和分泌。

    表11 接種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接種量∥% 玂D值 色價∥U/ml

    4 0.52 10.4

    6 0.53 10.6

    8 0.50 11.2

    10 0.60 12.0

    12 0.46 9.2

    14 0.37 7.4

    2.2.5 裝液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在250 ml三角瓶中分別裝50、60、70、80、90、100、110、120 ml發(fā)酵培養(yǎng)基,考察不同裝液量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量的影響。

    從表12中可以看出,在裝液量為60 ml時,紅色素色價最高。這是因為紅曲霉是好氧菌,在營養(yǎng)充足的情況下,裝液量越少其通風量越大,溶氧量越多,有利于菌體生長代謝產(chǎn)物,產(chǎn)生色素,因此選用60 ml裝液量為最佳。

    表12 裝液量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裝液量∥ml 玂D值 色價∥U/ml

    50 0.84 16.8

    60 0.87 17.4

    70 0.85 17.0

    80 0.80 16.0

    90 0.74 14.8

    100 0.69 13.8

    110 0.57 11.4

    120 0.49 9.8

    2.2.6 轉速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考察140、160、180、200 r/min轉速對紅曲霉紅曲色素產(chǎn)生量的影響。

    從表13可以看出,隨著轉速的增加,紅色素色價逐漸增大,180 r/min時達到最大值,之后隨著轉速的增加紅色素色價逐漸減小。因為轉速越大,有利于溶氧,從而有利于菌體生長,但是轉速過大,雖能增加溶氧量,但因機械損傷加大,從而導致生長的色素降低。

    表13 轉速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轉速∥r/min 玂D值 色價∥U/ml

    140 0.60 12.0

    160 0.69 13.8

    180 0.72 14.4

    200 0.68 13.6

    2.2.7 培養(yǎng)時間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其他條件不變,培養(yǎng)3 d后,每隔24 h隨機取樣,直至7 d,測定發(fā)酵液紅曲色素色價。

    從表14可以看出,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增加,紅色素色價逐漸增大,6 d時到達最大值,之后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增加,紅色素色價逐漸減小。因此,適宜的培養(yǎng)時間為6 d。

    表14 培養(yǎng)時間對紅曲色素生成的影響

    培養(yǎng)時間∥d 玂D值 色價∥U/ml

    3 0.47 9.4

    4 0.52 10.4

    5 0.59 11.8

    6 0.61 12.2

    7 0.56 11.2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研究,得到了紅曲霉液體發(fā)酵產(chǎn)紅曲色素適宜的培養(yǎng)基配方為:葡萄糖5%,酵母粉2%,CaCO3 0.2%,NaCl 0.1%,MgSO4.7H2O 0.1% ,KH2PO4 0.2%,吐溫20 0.05%。適宜的培養(yǎng)條件是:pH為6.0,在裝液量為60 ml/250 ml三角瓶中接種10%種齡為72 h的液體種子,于30 ℃恒溫搖床上振蕩培養(yǎng),轉速為180 r/min,發(fā)酵6 d,發(fā)酵液色價可達19.2 U/ ml。

    將得到的發(fā)酵液濃縮,用減壓蒸餾的方法,得到的濃縮液再放入90 ℃的鼓風烘干機中烘干即可得到紅色的塊狀固體[22]。經(jīng)過4層紗布過濾后的濾渣可以在100 ℃烘干后研磨成粉末,其胞內(nèi)色素可用70%的乙醇于60 ℃水浴鍋中浸提,提取時間為60 min。

    紅曲霉的研究早已涉入次生代謝產(chǎn)物等生物活性物質,我國紅曲生產(chǎn)的優(yōu)勢目前在固態(tài)發(fā)酵方面,主要用于制作酒曲、白酒酯化和紅曲米,作色曲的紅曲米及功能紅曲米,因我國的紅曲米生產(chǎn)成本低,故具有一定的競爭力。我國的另一優(yōu)勢在于擁有豐富的紅曲霉菌種資源,有利于結合遺傳學進行基因工程改造,更深入地開發(fā)紅曲霉的潛能??傊贸R?guī)方法、原生質體融合及基因重組等技術在紅曲霉菌株的選育,紅曲霉菌發(fā)酵先進的生產(chǎn)工藝改進與科學管理,利用酶同定化技術、微膠囊技術對紅曲系列產(chǎn)品的研究開發(fā)等諸多方面均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徐堅.初學記[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15-17.

    [2] 紀遠中.紅曲及紅曲霉的研究現(xiàn)狀及進展[J].天津藥學,2005(2):22-2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GB2760-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4] 章克第.紅曲霉及紅曲色素[J].中國調(diào)味品,1989(2):1-5.

    [5] 高紅.紅曲在我國傳統(tǒng)食品和食療保健中的作用[J].中國釀造,1997(6):11-13.

    [6] 毛寧.紅曲霉的有效生理活性物質及其應用[J].中國調(diào)味品,1995(4):8-11.

    [7] WANG S L,YEN Y H.Production of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by Monascus purpuieus CCRC31499 using shromp and crab shell powder as a carbon source [J].Enzyme Microb Technol,2002,31(3):337-344.

    [8] ALBERTS A W,CHEN J,KUNT V,et al.Mevinolin:a highly potent competitive inhibitor of hydroxymethylglutary瞔oenzyme a reductase and a cholesterol瞝owering agent[J].Proc Natl Acad Sci USA,l980,77(7):39-57.

    [9] ENDO A,MONACOLIN K.A new hypocholesterolemic agent produced by a Monascus species[J].J Antibio,1979,32:852-854.

    [10] 夏書華.有關紅曲色素的提取及提高其色價的研究[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1999,14(1):44-45.

    [11] 雷幫星.紅曲及其活性物質的研究進展[J].貴州化工,2004,29(5):12-15.

    [12] 李時珍.本草綱目(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2:13-15.

    [13] 陳義光.紅曲及紅曲霉的研究與應用[J].湖北農(nóng)學院學報,2000,20(2):188-190.

    [14] 沈士秀.紅曲的研究生產(chǎn)及應用[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1,22(1):85-87.

    [15] 陳家文.水溶性紅曲色素工業(yè)性試驗研究[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999,28(2):20-21.

    [16] 熊曉輝.紅曲色素液體深層發(fā)酵工藝研究[J].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7,20(1):90-95.

    [17] 葛繼志.紅曲霉異變株產(chǎn)色素發(fā)酵條件研究[J].生物學雜志,1999,16(2):29-30.

    [18] 彭德姣.pH對紅曲霉產(chǎn)紅曲色素的影響[J].湖北農(nóng)學院學報,2002,22(2):147-149.

    [19] 顧玉梅.紅曲霉菌發(fā)酵工藝條件對色素及桔霉素生產(chǎn)的影響[J].食品與生物技術,2002,21(1):43-47.

    [20] CARELS M,SHEPHERD D.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s on pigment production and sporulation of 玀onascus 玸pp. in submerged shaken culture [J].Can J,Microbiol,1977,23:1360-1372.

    [21] 賀小賢.生物工藝學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169-171.

    [22] 李清春.紅曲色素的研究及進展[J].肉類工業(yè),2001,238(4):25-28.

    猜你喜歡
    發(fā)酵條件紅色素
    青藏高原甜菜紅色素制備工藝優(yōu)化及不同條件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一株產(chǎn)紅色素細菌的分離鑒定及色素性質研究
    產(chǎn)紅色素真菌Monascus sanguineus的液態(tài)發(fā)酵條件研究
    響應面法優(yōu)化具有抑菌活性的大麥乳酸菌發(fā)酵工藝
    復合菌液體發(fā)酵芝麻餅工藝研究
    天然色素及紅色素的研究進展
    紫甘薯紅色素與其他同類色素的穩(wěn)定性比較
    產(chǎn)表面活性劑解烴菌的篩選及其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
    諾沃霉素植生鏈霉菌發(fā)酵培養(yǎng)基的優(yōu)化
    酵母FTMR的制備及其對杜湖雜交羔羊的飼喂效果
    庄河市| 石渠县| 工布江达县| 贞丰县| 习水县| 德兴市| 潢川县| 琼中| 游戏| 竹山县| 舟曲县| 清河县| 定日县| 铜山县| 纳雍县| 额尔古纳市| 江华| 郯城县| 江津市| 辽宁省| 尉氏县| 榆社县| 界首市| 化德县| 博客| 开鲁县| 敖汉旗| 柳州市| 灵寿县| 翁源县| 菏泽市| 乐昌市| 九台市| 瑞安市| 奎屯市| 南召县| 舒兰市| 德格县| 凉城县| 曲阜市|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