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看他的吞咽方式對不對
一個非常簡單的測試,就能知道孩子是否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像成人那樣吞咽食物:孩子3歲時,讓他緊閉牙關(guān)吞咽食物。如果他很難做到,甚至根本做不到,那就說明他還沒有形成成年人的吞咽方式。
還有其他一些征兆同樣可以提示你,孩子的吞咽方式不正常:如果他喜歡嘬嘴唇或者發(fā)音有點不準,證明他的舌頭所處的位置不對,也就是說,他的舌頭是放在牙齒中間的。
相比較而言,有些孩子會比別的孩子更容易產(chǎn)生吞咽方式不對的問題:喜歡吸吮手指、咬依戀物或長期吸吮安撫奶嘴的孩子,這些孩子的舌頭通常會放在較低的位置上,不會頂向上顎。
本月提醒
春捂,幾個部位要保暖
雖說春天來了,但天氣還冷,尤其是北方,所以,這個時候保暖仍是很重要的。寶寶身上下面幾個部位是最需要保暖的:
頭和脖子 寶寶頭部血管比較豐富, 30%左右的熱量由頭部散發(fā),如果頭部受涼,寶寶身體的熱量就會散發(fā)得較快。另外,寶寶頸部的皮下脂肪比較薄,這個部位受寒,會使寶寶的抵抗能力下降。
小肚肚 寶寶的小肚肚如果受寒,會損傷他的脾胃功能,發(fā)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
后背 人的后背是陽氣匯聚之處,受寒很容易致病,所以,保持后背溫暖可以預(yù)防疾病,減少感冒。不過,保暖也不能過度,如果寶寶穿得太多,后背出汗,反而容易受風,引起感冒。
小腳丫 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yīng)本來就少,如果受涼,血液循環(huán)量會更少,而且還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微血管收縮,使?jié)摲诒茄什康牟≡⑸锍脵C大量繁殖,抵抗力低下的寶寶會因此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
霧霾天,保護孩子的呼吸道
因為孩子的呼吸器官還沒發(fā)育完全,因此,和成人相比,孩子對于PM2.5等空氣中的有害物質(zhì)抵抗力更弱。
霧霾中影響健康的有害成分主要是直徑小于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這些微小顆粒還容易負載病毒,到處傳播。霧霾中的PM2.5顆粒更是會誘發(fā)氣道的高過敏反應(yīng),同時對呼吸系統(tǒng)的黏膜造成損害,致使黏膜排毒能力下降。而孩子還沒有鼻毛,而且他的鼻腔比成人短,彎曲度也沒有成人大。既沒有鼻毛的過濾屏障,直通的氣道又讓氣流暢通無阻,因此孩子對于霧霾天氣更敏感。
專家建議,患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在霧霾天氣要避免外出,以免誘發(fā)慢性病發(fā)作或加重。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咳嗽、氣喘等癥狀,服藥3天后依然不見效,要及早就醫(yī)。
食物過敏
有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兒童中對食物過敏的患病率為3.5%~4%,而且多發(fā)生在6歲以下,尤其是4~6個月為高發(fā)月齡段。約90%孩子的過敏是由牛奶、蛋清、小麥、花生、黃豆引起的。
測一測,你的安全指數(shù)高不高
⒈做菜的時候,將鍋把轉(zhuǎn)向靠墻的內(nèi)側(cè)。
⒉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有人來電話,先讓寶寶自己待一小會兒,交代幾句馬上回來。
⒊帶寶寶坐自己家的車或出租車時,通常抱著寶寶坐在副駕駛座上。
⒋寶寶發(fā)燒時,用稀釋的酒精給他擦拭退燒。
⒌家里的電線短路起火時,馬上切掉電源。
⒍從外面回家,進家門聞到有煤氣味兒,馬上開燈察看。
答案:
1.√2.X3.X4.X5.√6.X
19~24個月,最容易患齲齒的年齡
美國研究人員觀察到,孩子在19~24個月之間最容易感染致病的細菌,這個時期稱為潛在的感染窗口期,而這個時期正好是孩子長乳磨牙的時期。如果孩子在這個時期沒有感染上齲齒,他的恒牙長齲齒的危險也會小。
你知道嗎?
寶寶指甲的形狀和生長速度,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如果寶寶的指甲經(jīng)常折斷或剝落,那可能因為太干了。
小時候吃得太油長大容易得癌
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對于青少年來說,高脂肪的飲食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甚至加速乳腺癌的發(fā)展,特別是女孩子。研究人員做過一項試驗:給一組青春期的雌性老鼠持續(xù)4周時間喂食高脂肪食物,在此期間,研究人員同時給另一組青春期的雌性老鼠喂食低脂肪食物。之后對比了兩組小鼠的細胞及基因變化值,他們發(fā)現(xiàn),攝入脂肪會誘導(dǎo)與乳腺癌相關(guān)的基因表達。也就是說,高脂肪食物可能加速炎癥的反應(yīng)過程,促使癌細胞的增殖。研究人員特別提到,在人類身上,脂肪從青少年時期就會對基因產(chǎn)生影響,并且會一直伴隨人到老年。因此,從小養(yǎng)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對孩子未來的身體健康是極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