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依文
摘 要:本文探討了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價值,以及如何利用故事教學,讓英語課堂“生態(tài)”起來等問題。
關鍵詞:故事情景教學; 小學英語; 生態(tài)課堂; 創(chuàng)造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12-095-001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到了不可輕視的作用,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值得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進行實踐。
一、故事教學可以使兒童在“做”中學
在英語課堂中運用故事教學,學生把英語用到生活中,也解放了孩子的空間,擴大認識的眼界,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兒童學習的一大特性是:Learning by doing.而“故事教學”可以提供許多“做”中“學”的機會,讓孩子們在愉快的“做”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新知識。就拿故事“Mei Lin and her new pet”來說吧,在講到:“Oh. Its a snake. How long it is!”時,可讓孩子們伸長手臂做“l(fā)ong”,在“做”中學會了“l(fā)ong”這個新詞。 正是因為兒童有以上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性,因此,“故事教學”更能使兒童學得快,掌握得牢。
二、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情境中理解新單詞的意思
因為故事中有角色,有情節(jié),能告訴孩子們故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孩子們能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去理解故事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新句子。例如PEP Book Two Unit Three中,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The Big Turnip”. 當孩子們聽到“pull”這個新詞時,也許不理解。但通過后面的句子:“Come on, my friends. Please help me.”“One, two, three, pull.”再加上教學圖片、老師的表情和動作,孩子們會很快明白“pull”是“拉”的意思。
三、故事可以使孩子們對感興趣的、簡單的短語和句子記得牢固
許多故事中還會出現(xiàn)許多重復的句子,孩子們在聽故事或復述故事的過程中,能輕易地記住一些簡短的句子。有一次,我提著一個裝有水果教具的袋子走進教室時,一位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女同學走過來,脫口而說:“Hello, Kelly. Whats in it?” 我拿出了一個仿真蘋果說:“Look, its an apple.”她又是一句:“Wow! How big it is!”
四、聽故事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聽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聽、說能力,還可以發(fā)展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肮适陆虒W法”是培養(yǎng)孩子們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有效方法。我在Unit5 Fruit.就采用了故事教學。講的是一條小蛇在森林里散步,瞧,它吃到了什么?以故事的形式帶入單詞和句子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孩子在聽故事和回答問題中提高了他們的聽說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五、故事教學可以激發(fā)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通過講故事能激發(fā)孩子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天生就擁有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講故事可以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理,保持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國的Gail Ellis and Jean Brewster (1991:1)說過:“Stories are motivating and fun and can help develop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y can create a desire to continue learning.”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創(chuàng)造教育的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觀點對我們培養(yǎng)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力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他要解放兒童的雙眼、大腦、雙手、嘴、空間和時間,而故事情景教學就是給孩子們最大的解放。故事情景教學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肮适陆虒W法”正是通過聽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等形式來進行思想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故事教學法”完全符合兒童的心理特性和學習語言的特點。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般表現(xiàn)為:
l Learn by doing (邊做邊學)
l Go for meaning (意思先行)
l Pick up chunks/formulaic language. (摭拾習得)
l Creative use of language.(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
l Sense of imagination. (有豐富的想象力)
l Sense of fun and playfulness.(好玩好動的天性。)
l Capacity to imitate.(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l Short attention span. (注意力短暫)
l Strong sense of curiosity. (有好奇心的天性)
l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強烈的交際欲望)
l Capacity to learn incidentally. (偶學偶得的能力)
由此可見,運用故事進行教學,是非常適合幫助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一種教學手段。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jù)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往往是教師的權威性主宰課堂,而生態(tài)課堂要求我們的課堂更有靈動性質(zhì),利用故事教學,從學生感興趣的點來展開教學,是教學的一種智慧,自然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讓我們在故事教學中找到孩子們感興趣的點,讓英語課堂碰撞出知識的火花和靈感的閃現(xiàn),讓學生在和諧而快樂的英語課堂提升英語素養(yǎng),開心成長。
參考文獻:
[1]包天仁.中國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反思[J]英語教育教學研究,2006,(3)
[2]晁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策略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育,2006,(6)
[3]董燕萍.雙語心理詞典的共享(分布式)非對稱模型[J]現(xiàn)代外語,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