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榮華
【摘要】合唱教學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課題研究;合唱教學;認真調研;資料匯編;課程研討
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為教師的成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方向,課題研究作為教師專業(yè)的有效途徑之一,使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受益匪淺。我有幸參加了十一五教育課題研究,并承擔了校本課程研究的小課題研究《班級合唱教學中多聲部合唱聲音訓練方法的研究》,編寫了《中學生合唱校本課》一書。在編寫和實踐校本課程的過程中,通過前期認真調研、資料匯編、課程研討成書以及在實際教學中使用對合唱教學有了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在這里我就所做課題研究結合實際教學談談合唱教學的經驗和看法。
合唱教學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具有深遠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受到了不應有的忽視,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參差不齊。由于學生的家庭條件和家長的教育理念的差異,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差距判若云泥。有些學生很小就掌握了一門甚至幾門樂器,而有些學生連基本的樂理常識都不懂,因此在班級合唱教學中學生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從而導致了教學中課堂氣氛受到嚴重影響,教學效率低,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第二,中學音樂教材中不乏優(yōu)秀的合唱材料和曲目,但也有些曲目過于老舊,遠離學生的生活或與學生的認知和感受相去甚遠,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眾所周知,歌由心生,由感而發(fā)、由情而發(fā)才能唱出最美的歌曲。如果教材中能夠補充和添加一些有時代感、更貼近學生生活和心靈的合唱曲目,相信學生會對合唱課堂更加喜歡,并會更加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
第三,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素質的差異也是影響合唱教學廣泛實施的原因之一。音樂教師都是以音樂為專業(yè),但專業(yè)專修方向也存在不同,例如有些音樂教師是主修鋼琴、手風琴或舞蹈的,就不太擅長聲樂,即使專修聲樂的教師也存在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不同。而合唱教學對音樂教師的要求是非常全面的,從伴奏到指揮到和聲學到整部作品中的細節(jié)處理都有很高的要求。一堂成功的合唱課,教師所需的備課勞動量遠遠超過音樂欣賞課、歌曲學唱課,這也是教師對合唱教學不夠積極的原因之一。
第四,學校教學設備和場地的限制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即使有音樂教室,音樂器材也配備不夠齊全。例如有些音樂教室配備了鋼琴,但由于維護不夠,無法正常使用,成了擺設。音樂教室數量不夠,無法滿足教師的日常教學要求,也影響了音樂教師使用專設的音樂教室的熱情。
針對以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在做合唱教學課題研究過程中嘗試做了一些工作,去著力解決合唱教學推廣工作中所存在的困難,希望能給音樂教育同仁一點有益的借鑒。
第一,做好學生音樂學習的學情調研工作,深入細致地了解各層次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他們音樂方面的喜好和他們對音樂課堂的期望。發(fā)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校本課程《中學生合唱》一書的編寫過程中,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讓他們體驗到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課程編寫中的樂趣和主人翁精神,去編寫一本屬于自己的教科書?!吨袑W生合唱》一書中的部分插圖是學生設計的,一些合唱曲目如《青春舞曲》也是由學生提供的。
第二,在合唱教材的編寫上,注重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兼顧。新疆是一個少數民族地區(qū),各少數民族能歌善舞,音樂資源豐富。教材中不僅編入了富有時代感、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經典合唱作品,還編入了突出新疆地方音樂特色的曲目,如《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春舞曲》等學生耳熟能詳的合唱版本曲目。
在教材《中學生合唱》初步編寫完成后,充分利用教材實施課堂教學實驗,開放課堂邀請專家和教學同仁聽課,廣泛聽取專家和同仁意見,及時認真地修整完善,在利用《中學生合唱》校本教材進行教學實踐中,我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實施合唱教學。
第一,從欣賞人手,找學習起點。我首先從欣賞優(yōu)秀合唱作品人手,培養(yǎng)學生對合唱的興趣。給學生播放演唱好的合唱歌曲,觀看著名合唱團的演出,甚至把我校合唱團同學的現場演出錄像給學生觀看,用身邊熟悉的同學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在欣賞中盡情感受多聲部效果,建立和聲概念,了解合唱歌曲比齊唱歌曲增添了和聲要素,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力,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合唱的作用和情韻。
第二,實施快樂教學方法。把合唱隊里的一些常規(guī)訓練放入課堂,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同學從頭頸、背到腰進行“按摩”,并隨著老師一起做各種姿態(tài)有趣的“體操”,這種活動的目的是放松精神。老師帶領學生兩腿分立,用力喊出聲音,其目的是鍛煉橫隔膜,使腹部有彈性。在音樂課堂上,這兩個練習是課前必做的。既可以使學生得以放松,為唱歌做準備,又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親和力,增進團結與協作意識,既新鮮又有趣。學生頸部、胸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心胸舒展,精神愉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較為寬松的氛圍,使他們感覺既是在學習,又是在娛樂。課堂上,要讓學生在放松中激起對合唱的興趣,比如用“咬蘋果”、半打哈欠的方法來啟發(fā)學生打開喉嚨、放松下巴等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的發(fā)聲概念。在輕聲歌唱時,要求注意音色、節(jié)奏、聲部的和諧,學會有控制地、發(fā)自內心地歌唱。
第三,小組合作,自我學習。我在平常的教學中,把學生有意識地分成紅藍兩個組,每節(jié)課設計一些簡單的多聲部練習曲,讓學生分組唱各自的聲部,讓學校合唱團成員帶領,自主完成各聲部的初步學唱,比一比哪組唱得又快又好。就這樣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多聲部合唱能力。
第四,利用鋼琴幫助學生學唱多聲部歌曲。在教唱多聲部合唱時,由于學生不能很準確地掌握音準和音程,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困難,而鋼琴這個學具卻能引導學生把握好音準和音程。先讓學生分聲部演奏旋律,互相聆聽,接著合奏,然后要求他們把合奏時的音準和音程感覺轉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過程中,每個聲部指定幾個同學伴奏,輪流交替進行。通過這樣有步驟的過渡,合唱的音準問題大都比較好得到解決。
第五,根據歌曲難易情況適當增減難度。有些合唱歌曲有一些難度,教學時要慎重處理。如有困難,可適當降低難度。如歌曲《青春舞曲》的教學中,可以相對降低難度,讓學生比較容易進入學習。
通過做課題研究使我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合唱歌曲的有效教學,它需要我們音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yè)思想、較強的業(yè)務能力、敏銳的聽辨能力和更高層面的聽賞能力、熟練的合唱總譜閱讀能力以及音樂的記憶能力、熟練掌握聲樂知識和技能以及較高的鋼琴伴奏水平能力,掌握嫻熟的指揮技能,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更需要我們以滿腔的熱情、不懈的努力投身其中,讓我們相互借鑒成功經驗,豐富教學經驗,從而使我們的合唱教學以嶄新的模式面對我們的學生,實現知識技能與審美教育的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