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盛武
美術技能的形成需要長期的學習,而且門類眾多,前期需要大量的基礎性練習,但最基礎的就是形體的塑造。
多年的學習實踐使我發(fā)現(xiàn),工藝折紙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教學內容,它入門時間短,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我從迷惑不解到基本掌握也就是短短幾周的時間。在學習中我發(fā)現(xiàn),工藝折紙對美術教學中的觀察理解、分析對比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每根折痕之間都有著聯(lián)系,就如同我們畫面中的線條。
下面我談談一些做法和體會。
首先談一下折紙的過程。它是由一張紙基本確定形狀后就不再對紙進行破壞,所有過程都由折疊的方式來完成。在折疊的過程中要不斷思考折痕的位置以及為后面的折疊所留的空間。當然學生在學習的前期是可以參考折圖的。但好的作品是沒有折圖的,只有基本折線圖紙,要求學習者根據自己的理解聚合,這種基礎線圖被稱為CP(在折紙中,折紙愛好者把根據折好的作品展開后在紙上留下的痕跡繪成的圖稱為CP圖。即Crease patterns)。這樣就要認真細致地分析當前步驟與下一步的折疊形式。
折紙從開始的第一根折痕就是有依據的,有參照的,而不是隨便決定的,與后期所有的折痕都有因果關系,可以有誤差,但誤差是相對的。要盡可能地折工整,因為有些作品要折上百步,幾千條折痕,它是一項極考驗耐心和毅力的工作。折完后也只是一個雛形,有些作品的后期整理工作也許比折疊的工作時間還要長。折紙就像雕塑,要一點點把自己對物象的理解通過折的方法表現(xiàn)出來并定型。
其次就是材料。折紙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紙張,不同的造型需要不同的紙張。紙張的選擇主要是根據作品的復雜程度來決定,對于一般的作品或條件不允許的地區(qū),普通的宣紙和牛皮紙等韌性好的紙張都能折復雜的作品。然后就是裁紙工具和后期定型的工具,當然也有一些不用工具的定型方法,不過通常大家都會上些膠幫助完成定型工作。
最后說一下課堂實踐,因為材料易得,所以在課堂上學生不存在找不到材料、工具以及家長不配合的情況。我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在網絡上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資料,把一些名家的作品仿折一些,通過圖片和實物對比,讓學生從真實的作品中感受折紙的魅力。學生先是好奇,當?shù)弥麄兛吹降淖髌分皇怯靡粡埰胀ǖ募堅诓凰翰患舻那闆r下折疊出來時,就由贊嘆轉為驚嘆了!我把作品的內容給大家作了些介紹,讓學生了解折紙的過程和看圖看折痕的方法,并給學生看了一些簡單漂亮的實用圖案折紙,如雪花、紙鶴書簽等,部分學生有些躍躍欲試。在第一節(jié)課上,為了了解折紙自鎖結構,我交給學生一個最簡單又很神奇的作品——回旋器,即一個可以飛出去自己又飛回到主人手里的玩具折紙。在接下來的課上,我由簡單的,只有峰折和谷折的紙鶴書簽發(fā)展成有復雜沉折的華麗十字架。每一節(jié)課學生都在積極學習,更讓人高興的是有些學生在課下把我留在班級的折圖自己研究完成了,他們在下節(jié)課時可以幫助老師來指導其他學生。我最終的目的也是讓學生能自己研究并完成折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這對學生今后學習幾何也有很大的幫助。由于折紙的折痕是由比照得來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思考分析的能力,而且作品是立體的也可是實物的,用來當書簽、擺設、信紙等,學生很喜歡。而由折疊失誤導致的失敗再到折疊獲得成功的成就感,大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耐心和細致的習慣。
折紙不僅是種藝術,還是一種鍛煉方法。它能鍛煉人的綜合協(xié)調能力,包括手、眼和大腦。學習折紙需要用眼睛看折疊的過程,并在看的同時思考,記住過程;在折的時候,學生要親自動手,遇到問題,還要仔細去想剛才別人是怎么疊的。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手、眼、腦三位一體的綜合協(xié)調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用紙折成實際生活中可以用的果盤、筆筒等,不僅美觀,還非常環(huán)保。學生還可以贈送一些紙藝作品給別人,這樣不僅鍛煉了技巧,而且增進了友誼,可謂一舉兩得。
折紙不是兒時玩意,而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里面包含了數(shù)學運算、幾何、比例、對物象的理解及后期的形體塑造。折紙充滿了探索與發(fā)現(xiàn),也有很多困難和考驗。經過努力,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并由此產生強烈的成就感。
在美術課標中,“造型·表現(xiàn)”是排在首位的,我個人理解“造型·表現(xiàn)”是學習美術的基礎,接下來的各個學習領域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有了一定的“造型·表現(xiàn)”能力才能更好地進入美術學習的其他領域。可見,造型基礎在美術學習中的重要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