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招娣
(江蘇省啟東市鶴城中學,江蘇啟東,226241)
初中生物是一門較為基礎的學科,與實際生活存在著很多的聯(lián)系,對豐富學生的知識有幫助作用。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我們應該順應現(xiàn)階段的素質教育理念和新課標的要求,首先把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們愿意探索知識,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和生物課程的實用性。近些年來,全面素質化教育在初中逐漸開展,學生們的均衡發(fā)展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因此,我們必須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全面優(yōu)化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生物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生物水平與課堂效率。
由于初中是學生接觸生物知識的起始階段,學生還不太適應生物課程的學習,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生物課堂上存在著一定的不穩(wěn)定性。例如,教師在讓學生就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討論的時候,他們常常感到無所適從,課堂氣氛經常顯得死氣沉沉;或者學生會借著討論的機會在課堂上東拉西扯,討論一些與課堂內容聯(lián)系不大的問題等。這些給教師授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進行一些精簡的、有趣的課堂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打造高效生物課堂。
任何良好的教學都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教與學的雙邊合作才能完成,生物教學也是如此。傳統(tǒng)的生物課堂上,教師總是霸占著課堂教學的主導權,在課堂上實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思維不活躍,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的灌輸。教師要想把生物知識更好地傳遞給學生,就必須改變自身的定位,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更好地引導學生。而這樣的轉變首先必須從良好的師生溝通開始。師生之間的溝通順暢了,學生們才能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思維也才會慢慢地活躍起來。同時,由于生物與我們自身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在進行講解時也可以多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身邊入手,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生物知識。
例如,過去在講解生殖系統(tǒng)知識的時候,有些教師認為這些內容在課堂上講解有些不合適,于是很多教師就選擇了粗略講解或者是讓學生自學。但是這些知識都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新型高效的生物課堂上,教師應該摒棄這種傳統(tǒng)的思想,平等地對待該章節(jié)的內容,仔細講解。生殖系統(tǒng)是每個人都有的,學生也許在私下里對此有很多思考和疑問,教師應該合理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以開放的交流態(tài)度與學生們進行交流,讓學生們說出自己的疑問,教師要一一耐心解答。這樣就能逐步建立起師生的良好溝通模式,減少生物學習的障礙,從而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教學中,由于學校要求不嚴,教師在教學上由于沒有過大的壓力而逐漸演變?yōu)閷虒W不重視。然而在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新課改對生物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讓學生掌握過硬的生物知識,要提高學生生物理論基礎與實驗水平。自此,生物教學改革探索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方案進行全新設計,根據(jù)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切實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
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初中的課堂中,我們已經在語文、數(shù)學等課程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的巨大輔助作用。因此,在生物課堂上,我們也應該合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幫助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例如,在教學與植物相關的章節(jié)時,書本上的插圖很有限,不能全方位地向學生展示植物的面貌,學生自然也就不好全面掌握。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制作相關課件,在網絡上搜集相關植物的全方位圖片,上課時利用投影儀向學生們展示,讓學生們對植物有清晰直觀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網上搜集到最新鮮的生物教學素材,讓學生學到的知識能與時代接軌。在充分的講解完這節(jié)內容之后,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植物,根據(jù)課本中的知識分析身邊植物的特性。教師可以靈活安排多種課堂組織形式,把個體活動、小組活動與整體活動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也能夠更加便于學生學習和討論,提高課堂的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在傳統(tǒng)教學安排當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被當作重點課程,生物一直得不到足夠的課時,導致很多教學內容只能粗略講解甚至是直接略過。而新課標對于生物課程的要求陡然增加,要求教師講述更多的生物知識,帶領學生操作更多的生物實驗,組織學生聯(lián)系更多的生活實際,這給生物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生物,歸根到底是一門應用型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生物知識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學生會感覺到生物就在我們身邊,是一門有必要掌握的生活知識,學生自然會更加積極地投入生物課程的學習中來。教師在引入時也需要注重運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教師提問的作用并不僅僅是用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應該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思考,把學生引入到生活實際當中,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講解花朵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應該先進行相關的引導與提醒,帶領學生進入該章節(jié)的內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讓學生仔細觀察植物與花朵的結構,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xiàn)實中的花朵一一對應,理解花粉傳播與生長過程,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書本知識。另外,在講解細菌知識的時候,因為細菌看不見也摸不著,單純地告誡學生細菌的危害,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尋細菌快速增殖、感染傷口的視頻放給學生們看,然后再告誡他們生活中一定要勤洗手、講衛(wèi)生。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課本上的內容,提高課堂效率,也能讓學生更深刻地記住所學知識。
初中生物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旁做好輔助引導工作,激發(fā)學生對生物課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欲望,帶領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講解課本知識的過程中穿插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實例,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展示給學生,或者帶領學生真正地走進大自然之中,合理開展生物實驗,讓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學習生物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1] 李小林.初中生物生活化課堂的探索與思考[J].中學時代,2013(20).
[2] 王桂玲.初中生物的層級互動課堂教學淺談[J].文理導航:下旬,2013(12).
[3] 高越.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