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忠 蔡文治
精神分裂癥患者并發(fā)高血壓病多因素回歸分析
羅忠 蔡文治
有研究認為,抗精神病藥治療是導致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綜合征(MS)的風險之一;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可增加精神分裂癥患者MS的風險,至今報道集中于對體重、血糖、血脂改變風險的研究,但對血壓變化的報道較少。因此,筆者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并發(fā)高血壓病的風險因素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自2009-03—2012-12臺州市黃巖第三人民醫(yī)院和溫嶺市精神康復醫(yī)院的627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臺州市黃巖第三人民醫(yī)院327例,溫嶺市精神康復醫(yī)院300例)。根據(jù)入院常規(guī)血壓檢測結果,按同性別、年齡1∶1配對篩選相關的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納入標準:(1)符合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且病程3年以上;(2)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2次非同日測量收縮壓≥145mmHg和(或)舒張壓≥95mmHg,或已服降壓藥;(3)在精神分裂癥發(fā)病前無高血壓史。排除標準:(1)繼發(fā)性高血壓者;(2)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3級以上,失代償性肝硬化,氮質血癥,中毒、外傷等應激性疾病。入院后1~2周待情緒穩(wěn)定后采用非同日多次測量血壓,研究組共38例,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齡(49.74±9.76)歲;對照組共38例,男29例,女9例,平均年齡(49.50±8.89)歲。兩組年齡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 血壓采用立式血壓機測定。同時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收集一般資料,包括文化程度、病程、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飲酒史、吸煙史、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時間及劑量、體重指數(shù)(BMI)等。藥物日劑量分為低、中、高,所用藥物氯氮平、奧氮平、維思通、奎硫平、舒必利、奮乃靜、氯丙嗪、氟哌啶醇均為常規(guī)劑量,合用時劑量換算:氯丙嗪100mg=奮乃靜10mg=氟哌啶醇2mg=舒必利100mg=氯氮平50 mg=維思通1mg=奧氮平5mg。上述藥物劑量情況收集最近3年內所使用劑量,用藥時間是指發(fā)病以來服藥的累積時間。
1.2.2 生化指標檢測 入院后1~2周內于清晨 6:00空腹采集手指血,采用快速空腹血糖(FPG)測定儀及相同批號試紙(Lifescan international Inc)進行FPG測定。同時采集肘靜脈血5ml在37℃恒溫箱內保溫30min,然后離心取血清置于-70℃條件下保存待查。標本測定由意大利產奔騰自動生化分析儀完成。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測定,試劑由上海豐匯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血尿酸(UA)測定采用磷鎢酸比色法。
1.3 臨床指標及生化指標評定 血糖評定:(1)FPG受損:FPG 6.1~7mmol/L,(2)糖尿病:FPG>7mmol/L或隨機血糖≥11mmol/L或已服降糖藥者。血壓評定:高血壓:血壓≥145/95mmHg或已服降壓藥者。2004年MS的診斷標準:具備以下4項中的3項或全部者:(1)超重和(或)肥胖:BMI≥25.0;(2)高血糖:FPG≥6.1mmol/L和(或)2h TC≥7.8mmol/L和(或)確診為糖尿病后已進行治療者;(3)高血壓:收縮壓(SBP)≥145mmHg和(或)舒張壓(DBP)≥95mmHg和(或)確診為高血壓后已進行治療者;(4)血脂紊亂:TG≥1.7mmol/L和(或)空腹血HDL-C男性<0.9mmol/L,女性<1.0 mmol/L者。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627例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并發(fā)高血壓占6.06%(38/627),兩組患者在高血壓家族史、用藥劑量、血糖方面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其它因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BMI及生化指標的比較 兩組患者BMI、TC、UA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說明精神分裂癥并發(fā)高血壓病患者可同時存在生化指標的異常,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例)
表2 兩組體重指數(shù)、血脂、尿酸的比較
2.3 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并發(fā)高血壓作為因變量,以研究組文化程度、病程、飲酒、高血壓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煙、用藥類型、用藥時間、用藥劑量、BMI、TC、TG、血尿酸、血糖等作為自變量,在a=0.10水平上進行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病程、高血壓家族史、用藥時間、用藥劑量、BMI、TC、TG、UA、血糖9個危險因素,將上述危險因素通過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家族史、藥物劑量、BMI為精神分裂癥并發(fā)高血壓患者的危險因素,詳見表3。
表3 精神分裂癥患者并發(fā)高血壓病多因素回歸
關于MS的某一因素(如糖代謝異常、肥胖、脂代謝異常等)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發(fā)病率增高的報道較多[1-4],但有關精神分裂癥并發(fā)高血壓的報道較少。朱衛(wèi)明等[5]報道長期服用氯氮平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高血壓發(fā)生率12.1%。李春陽等[6]報道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并發(fā)高血壓9.26%。本研究顯示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高血壓發(fā)生率6.06%(38/627),這一結果明顯低于朱衛(wèi)明的研究,可能與使用的抗精神病藥物不同相關,是否提示氯氮平對高血壓的發(fā)生影響更大。
本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癥并發(fā)高血壓病患者組在高血壓家族史、用藥劑量、血糖、BMI、TC、UA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在藥物種類、用藥類型和用藥時間上無明顯差異,這與有關精神分裂癥并發(fā)MS相關因素的報道有所差別[7-8]。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高血壓家族史、抗精神病藥物劑量及BMI是精神分裂癥并發(fā)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以高血壓家族史的影響最大(OR=3.226),應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體重、血脂及血糖等,及早對相關的危險因素給予干預,以降低精神分裂癥患者并發(fā)高血壓病的危險,對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應盡量減少抗精神病藥物的劑量。
[1]Newcomer J W.Metabolic syndrome and mental illness[J].Am J ManagCare,2007,13(Suppl 7):170-177.
[2]Barnett A H,Mackin P,Chaudhry I,et al.Minimising metab olic andcardovascular risk in schizophrenla:diabetes,obesity and dyslipidaemia[J].JPsychopharmacol,2007,21(4):357-373.
[3] Kato M M,Currier M B,Gomez C M,et al.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Hispanic and non-HisPan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PrimCare Companion JClin Psychiat,2004,6(2):74-77.
[4] Meyer J,Koro C E,L Italien G J.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d schizophrenia:a review[J].Int RevPsyehiaf,2005,17(3):173-180.
[5]朱衛(wèi)明,易正輝,丁宇杰,等.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伴發(fā)代謝綜合癥臨床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8,11(6):484-486.
[6]李春陽.精神分裂癥患者并發(fā)糖尿病多因素回歸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12(1):10-11.
[7]張本,王豐,王學義,等.精神分裂癥患者伴發(fā)代謝綜合征的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20(10):661-664.
[8]李晨虎,沈文龍,饒順曾.精神分裂癥伴發(fā)代謝綜合征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及生活質量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8,11(6):1112-1114.
2014-01-21)
(本文編輯:嚴瑋雯)
318020臺州市黃巖第三人民醫(yī)院精神科(羅忠);溫嶺市精神康復醫(yī)院精神科(蔡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