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河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實驗教學的研究,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實驗裝置的改進、對實驗條件的探究上,而應通過實驗讓學生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理解科學探究的本質、注重實驗過程與教學過程的有機融合[1]。
“探究溶液酸堿性”是新課標規(guī)定的8個必做實驗之一。魯教版教材將該內容呈現于九年級化學(下)第七單元“到實驗室去”,在酸、堿性質學習完之后,安排的一節(jié)“探究溶液的酸堿性”的實驗課,實驗手段是學生動手完成性質驗證性實驗[2]?!痘瘜W課程標準》對本主題的要求是: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目的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學會根據某些物質的性質檢驗和區(qū)分一些常見的物質;知道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3]。
一、設計思路
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是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必須強化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實證意識是實驗教學的宗旨。探究是人的本性,通過探究獲得的知識能夠更好地將其融合在已有的知識體系里,通過探究獲得的能力和情感體驗更加真實、持久[4]。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筆者沒有按照課本上的教學流程,而是用課前拍攝的實驗片段的視頻引入,把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改造成“探究性實驗”,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把要探究的問題與已有知識、技能結合起來,使他們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內涵,變被動接受的知識傳授為主動積極的知識構建,在討論和爭論中完成溶液酸堿性的探究。
二、教學流程
1.視頻導入
視頻內容:學生做中和反應的實驗,直接向氫氧化鈉中加入稀鹽酸,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應后的溶液加入酚酞,發(fā)現酚酞不變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結論。
教師:你從視頻中發(fā)現了什么問題?
學生:視頻中學生的結論是錯誤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中性,但絕不呈堿性,因為若呈堿性,加酚酞就會變紅。
實驗學習評價細則表1
實驗學習評價細則表2的評價對象主要是對實驗操作技能的評價、對實驗的環(huán)保觀念的評價。評價方式主要采取分級制,分成A、B、C、D四個等級,這四個等級分別對應的表現是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
實驗學習評價細則表2
實驗學習評價細則的兩張表格完整地體現了對學生多維度的評價,是一個豐富的整體,缺一不可。從上述評價表也不難看出,化學實驗學習的多元評價目的旨在避免重復以往功利性的評價模式。這種評價形式試圖通過建立新的多元評價體制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國外的許多教學經驗表明,教師教學評價的成敗取決于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坦誠與參與程度,這一過程必須建立在師生相互信任的基礎上[4]。不僅如此,多元評價過程還引入了學生之間的互評,因此學習的過程促進學生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1]宋漢萍,崔鴻.構建高中生物實驗課程多元學習評價體系的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1(6):9-11.
[2]王建.中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3(2):83-84.
[3]羅菊芳.關于高中化學綠色環(huán)保實驗理念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2012(11):69-70.
[4]李建新.實驗教學評價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8(9):20-21.
(責任編輯羅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