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敏 關慧蘭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的樞紐工作。班主任是學校工作中各項決策的落實者和執(zhí)行者?,F(xiàn)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更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彪m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務,但是班主任卻是學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于整個班級工作的始終,是班主任開啟班級工作走向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一、正確認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科教興國”“教育強國”的口號下,中小學教育備受關注。然而,高分低能、高分低德和未成年人犯罪現(xiàn)象的日漸突出,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國家和社會更多的關注。為此,學校教育已不再是單一的“五好”教育,也應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處于成長的黃金時期,也是重要的轉折期。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應該成為學校、家長和社會所共同關注的問題。
初中生處于身心發(fā)展變化的特殊階段,我們不能把初中生行為表現(xiàn)中出現(xiàn)的多動、厭學、早戀、打架等種種異常行為特征簡單地歸結為品行問題。這些行為往往是由心理問題引起的。那么,解決這些心理問題就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睂τ诮逃叨?,我們應該從中領會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正確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原因
1.自身因素。青春期的心理變化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產生一定影響。步入初中的學生開始進入了青春期,這是他們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特征的變化,一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情感極不穩(wěn)定,情緒上變得焦慮不安等狀態(tài),有時會感到孤獨、憂慮和苦悶,以至于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聽課等等。
2.學校因素。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和強大的考試壓力是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教育目標的偏差,在中考“指揮棒”的驅使下,大部分初中生成了學習的奴隸、考試的機器。題海戰(zhàn)術、頻繁考試、反復排名這些來自于考試的競爭以及來自于家長的期冀等,導致初中生情緒波動較大,偏激,容易走極端,從而養(yǎng)成各種不良習慣。
3.家庭因素。家庭結構和培養(yǎng)方式等因素是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經濟條件,家長對孩子的過高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的不當,家庭氛圍不好,家庭結構不良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例如,過分的溺愛和過度的保護,會使初中生缺乏吃苦精神,生活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獨立意識得到不充分發(fā)展。家長對初中生的期望過高,無形中會加重初中生的心理負擔,導致緊張焦慮情緒等。單親家庭的學生,如果家庭教育不當,更容易形成自私狹隘、自卑怯懦、妒忌孤僻、自高自大等不良性格。
4.社會因素。社會上的腐敗現(xiàn)象、不良風氣、各種新奇、各種誘惑嚴重危害學生心理健康。初中生的身心正處在明顯而急劇變化的時期,由于在知識、道德、心理上缺乏應有的準備,導致他們迷惘、困惑、沮喪、失落。
三、正確把握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初中生心理具有可變性與可塑性的特點。盡管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十分復雜,但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扶持、幫助和教育,同樣可以得到相應的糾正和調整。這也是新時期初中班主任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對學生成長至關重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能夠消除消極情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班主任,我們僅僅具備專業(yè)的知識能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時帶給學生正面的鼓勵、期待、欣賞和贊美,并善于在細節(jié)之處洞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出積極引導。
2.科學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后,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要急于給問題定性,而應該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耐心觀察,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原因,然后科學地施以心理疏導和教育。
例如,當我發(fā)現(xiàn)班上一男生抽煙、酗酒,經常和同學打架后,并不是簡單地對他進行批評指責,而是通過向其他同學了解、家訪、與該生談心等方式,了解到該生生活在單親家庭的環(huán)境中,父親嗜酒如命,脾氣暴躁。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導致學生內心孤獨、心理失衡、情緒低落。
3.營造和諧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勒溫曾說過:“人與環(huán)境所起的交互影響可以導致行為上的變化?!焙玫陌嘀魅文軌蛲ㄟ^班級環(huán)境的布置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班級布置應盡可能的體現(xiàn)新穎、美觀、明亮、整潔,起到啟智潤心的作用。此外,升入初中后,“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單調、乏味,使學生的視野和活動空間受到了限制。因此,班主任要根據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經常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中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總而言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班主任更應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水平上,重要的是能夠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實際意義,從而才能推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