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德
“學校規(guī)模小,班級人數(shù)少”是我省大部分農村學校的現(xiàn)狀。這看上去是劣勢,其實也是優(yōu)勢,它為開展小班化教育提供了條件。小班化教育是通過小班額這一優(yōu)勢,以促進青少年學生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fā)展為目的,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模式和班級文化建設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種班級教學活動形式。在小班化教育實踐中落實“四個百分百”的理念,實行“一三五”教學模式,課堂中教師主體轉向了學生主體,體現(xiàn)了教育均等、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彰顯了新課程的魅力,讓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可能。
一、四個“百分百”理念
在“小班化”教育的實踐中,先行實踐的學校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經(jīng)驗,確立了“小班化”四個“百分百”的理念,即“百分百關注,百分百互動,百分百展示,百分百面批”。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教師的關愛,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的學習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和進步,“關注每一個,激勵每一個,發(fā)展每一個,成功每一個”是對四個“百分百”的細化解讀和目標定位。
二、小班化“一三五”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三五”教學模式,是在小班化教學背景下提出的課堂教學操作流程,主張尊重每一個學生,賞識每一個學生,給每個學生以希望,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這個模式中的“一”指關注每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視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為課堂教學首要位置的“一”;“三”是指正確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三者的關系,師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時間比為1:3;“五”指課堂教學模式的五環(huán)節(jié):學案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師點撥提升—當堂達標測評。
三、四個“百分百”理念在小班化“一三五”教學模式中的體現(xiàn)
1.百分百關注?!靶“嗷钡慕處熞P注每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愛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愛是教育的靈魂,愛即教育,這是實施“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因為班級規(guī)??s小了,教師與學生人際接觸、互動交往的機會增加了,教師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每個學生,以教導學,既備課又備人,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學法,既為學生現(xiàn)在想,又對學生將來負責,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美國學者曾對近50年間的學業(yè)成績與班級規(guī)模的關系做了研究,表明班級規(guī)模下降到30名以下,學業(yè)成績普遍上升,學生能力普遍增強。這是因為學生人數(shù)少,教師能較多地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有更多的機會使教學計劃適應學生個別化的需要,從而為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有利條件。
“學案自主學習”階段,小班化班級人數(shù)少的特點為教師關注每位學生提供了可能,也有利于教師隨時發(fā)現(xiàn)、掌握學生自主學習時出現(xiàn)的問題,會使學生產(chǎn)生被關注、被重視的幸福感和愉悅感。學生的成長、發(fā)展成為了課堂的第一追求目標和要務。
2.百分百互動。這是小班化教學對師生提出的共同要求。知識的生成源于建構,互動是建構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它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等多種形式,涵蓋了提問、發(fā)言、討論、鑒賞、評價、做游戲等多種學習方式。這是“小班化”學習的基本過程?!盎印北仨殹皡⑴c”,只有“參與”才能“互動”?!耙蝗濉苯虒W模式中的“小組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通過生生、師生、組組互動探究、交流教師的預設的問題,“參與、互動”成了實現(xiàn)學生主體性的有效落腳點。參與互動越多,越積極,主體地位的感性體驗越強烈,主體意識就越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3.百分百展示。這是學習效果的呈現(xiàn),它既是互動的結果,又會促發(fā)下一個互動點,既洋溢了成長的快樂,又催發(fā)了奮進的激情。教學相長,享受成功,這是實施“小班化”教育的關鍵。在“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相互間實現(xiàn)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小組合作學習后的匯報是必要的環(huán)節(jié),以展示學生學習的成果。匯報的形式內容應多樣化,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我們可以采用小組集體匯報或派代表匯報;可以采用即興說或有感情地讀的形式匯報;可以評議別人的發(fā)言或質疑來參與匯報;還可以引用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作為展示的內容……在“點撥提升”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匯總學生交流展示中出現(xiàn)的問題,準確把握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精講點撥,釋疑解惑。教師的點撥講解與學生的自我學習、小組討論和演練匯報的時間比應為1:3。這樣,課堂上學生的操作、交往和自主學習比大班學生明顯增多了,教師就可以用足夠的時間來傾聽學生的聲音,與學生交流,感受學生一次次的課堂生成,使學生享受教育的快樂。在“達標測評”環(huán)節(jié),學生先完成精編精選的達標訓練題,然后通過教師抽檢、小組長批閱、同桌互批等方式顯示學生的學習效果,隨后教師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講解,以保證教學效果的落實。學生當堂學習的成功感就在于能解決問題。適時檢測反饋,既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為教師校正教學提供依據(jù),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并使學生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催生學生學習的動力。
4.百分百面批。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由于班級人數(shù)少,非常適宜于教師當堂練習后的面批。當堂作業(yè)的設計,要既有鞏固性、求知性,有明確求知的方向、方法,又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與精神。當堂作業(yè)應以小題量,快節(jié)奏,能檢測本節(jié)知識為根本。首先,教師應按學生舉手的次序來進行面批。其次,教師可以用講解訂正的形式完成面批。對于有一定難度的或者出錯率較高的習題,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講解,然后讓訂正完畢的學生把練習本展開置于課桌,按座位順序批閱,這樣就節(jié)省下了為每個學生逐個糾正錯題的時間。對于課內未完成的作業(yè),學生應在自己完成后到教師面前進行面批,這樣便于教師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而且,面批使學困生有更多的機會得到教師細致的講解和輔導。
小班化教育不僅僅改變了班級的數(shù)量,而且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四個“百分百”的理念,讓每一個學生有可能得到更多、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更多被關注的機會,以最現(xiàn)實的方式縮小了城鄉(xiāng)教育的差距,讓農村的學生先于城里的學生享受到了“個性化”教育的潤澤。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2012】GSG336)“初中小班化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成果。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