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服
寫作是語文的“半壁江山”,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長期以來語文教師都非常專注于寫作教學,盡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寫作教學整體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寫作積極性不高,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空洞、語言匱乏、千篇一律、生編硬造。對于學生來說,寫作并不是一件樂事,而是一種負擔、一種折磨,他們普遍認為作文難寫。而教師只是反復講、反復強調,但學生依舊寫不出優(yōu)秀的文章來,“作文難教”是絕大部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感慨。新課改提出,要讓學生學會用文字來抒發(fā)真情實感,讓學生真正地愛上寫作,以整體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筆者現(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見解。
一、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沒有興趣的學習就是沉重的負擔,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全是苦與累,這樣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抑制學生大腦的興奮點,學生不愿寫作,只是機械地應付,所寫出來的文章全是敷衍了解,應付差事,缺乏新意與創(chuàng)意。而以往寫作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氛圍枯燥是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激起學生對寫作濃厚的興趣,我們就必須努力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輕松與自由,感受到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這樣就可以激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小學生喜愛新鮮有趣的事物,正處于形象認知階段,對于寫作主題不要單一而枯燥地呈現(xiàn),而是要運用圖片、實物、多媒體、活動等來展現(xiàn)主題,如此豐富的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教學氛圍更加愉悅、輕松。如看圖說話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形式,以往只是采用靜止而單一的圖畫,動態(tài)感不強,無法吸引學生眼球,也不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我們可以用多媒體來直觀、形象而動態(tài)地呈現(xiàn),并配以悠揚動聽的背景音樂,這樣更能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從而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又如,作文時不要讓學生急于下筆,可以上學生展開說話訓練,這樣的口頭表達形式更靈活,更能引起學生說的積極性。在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進行總結,從而找到新的寫作角度,這樣更利于激起學生寫作的激情,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更利于學生寫出好的作文來。
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素材就是學生的“米”,沒有寫作素材,如何來進行寫作呢?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觀察生活,以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
1.大量閱讀。閱讀與寫作是相互促進的統(tǒng)一體。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關系,單說寫作程度如何是沒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問那比較難捉摸的閱讀?!币虼嗽诮虒W中我們要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要通過閱讀來積累豐富的語言寫作素材。一是課內閱讀。教材非常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我們要利用好教材,讓學生展開深入的閱讀,在閱讀中提升閱讀水平,積累寫作素材。二是課外閱讀?,F(xiàn)代教學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有著更為寬廣的閱讀空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接觸到更多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的報刊書籍。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讓學生有計劃地進行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中積累更為豐富的語言素材。
2.觀察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葉圣陶先生提出:“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泵撾x閱讀的寫作可以說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我們不要把學生的思想限定在教材上、教室內,而是要帶領學生走進豐富的生活世界,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收集,要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生只有學會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才能在生活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
三、改進作文批改方式,提升學生的修改能力
作文修改也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指出:“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傳統(tǒng)的修改方式都是教師修改,對寫得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大多數(shù)學生都被忽視了,因此,改進作文批改方式勢在必行。在教師批改的基礎上,還可以增加以下兩種:一是學生自改。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一個重新發(fā)現(xiàn)、認識、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可以仔細推敲,或增或刪或改變材料,不斷地提升作文品質,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斷深化自己的思想,提升寫作技巧。二是同學互改。組織學生之間互相批改作文,對他人的作文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交流寫作心得體會,摘抄優(yōu)美詞句,糾正錯誤之處,互相借鑒,互相幫助,合作共贏。只有讓學生參與到作文的批改中來,才能讓學生以作者、讀者的雙重身份來審視自己的文章,這樣學生才能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才能真正地學會寫作,通過不斷的批改來不斷完善觀點,加工潤色,這樣才能讓學生的作品富有真情實感,能夠深深地打動讀者。
總之,加強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我們要以長遠的眼光來制訂長期規(guī)劃,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素材的積累、批改的變革等環(huán)節(jié),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解決學生無內容可寫的困境,讓學生愛寫、樂寫、會寫,以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提高。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