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兵工廠的眾多武器中,沒有一種武器能像AK-47那樣受歡迎,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動步槍,戰(zhàn)士最喜愛的武器……使用它很簡單,就算小孩都能用,而且他們的確在用。蘇聯(lián)把它放在錢幣上,莫桑比克把它放在國旗上?!?/p>
這是尼古拉斯·凱奇在《戰(zhàn)爭之王》中形容AK-47最為傳神的臺詞。如今紅色帝國已不復存在,但至少有3個國家把AK-47放在他們的國旗或國徽上;同時,阿富汗塔利班和非洲反政府武裝的娃娃兵手里,也端著銹跡斑斑的AK-47。
它是反美的標志,卻為美國電影所用;它是反叛的象征,卻為政權締造新秩序;它是一把槍,更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符號——戰(zhàn)爭、武力、叛逆、秩序,甚至愛與和平?,F(xiàn)在,越來越多的槍比它更準、更輕、更好用,但論名氣,它們休想超越AK-47。
簡單、結實、耐用、便宜,世上沒有幾把槍能像AK-47這般獨領風騷。與設計精良、在文藝領域“好人專用”的西式武器不同,AK-47完全是“黑白通吃”。
關于這點,好萊塢功不可沒。作為世界電影先進水平的代表,好萊塢充滿了“AK粉絲”。在美式“主旋律”動作片中,主角多半是些硬漢形象的肌肉男,比如在《第一滴血》系列中,由史泰龍扮演的越戰(zhàn)退役特種兵蘭博,以正派形象用AK-47與蘇軍交手,順便把蘇軍基地掀了個底朝天——反派的槍打反派,反派沒有正派帥。
另一位著名演員施瓦辛格,在1985年的電影《魔鬼司令》中,扛著火箭筒和改裝的AK步槍獨闖龍?zhí)叮涯厦滥硣莫毑脛萘σ诲伓肆?,還救出了被綁架的女兒。這部電影是施瓦辛格的代表作,它證明了AK-47與硬漢是絕配。
只要足夠硬朗,“女漢子”們照樣能用AK。在《終結者2》里,美國女演員琳達·漢密爾頓飾演一身肌肉的“圣母”,與兒子和施瓦辛格一起對抗機械人T-1000。整部電影中,AK、香煙和墨鏡一直常伴她左右,這把“神槍”也成功地把她塑造成了“女漢子”。
除了這些“美國主旋律”,電影中AK-47也是“反派最愛”。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緊急44分鐘:北好萊塢交火事件》里,兩名全副武裝的匪徒手持AK-47實施搶劫,并壓住了上百名警察的手槍火力。不久后,特警帶著美制M-16步槍趕到,在最后瘋狂的交火中,匪徒手持AK以二敵百,最后因彈藥耗盡而敗下陣來。
在電影里,AK-47就是這么強。而在現(xiàn)實中,它也是美國毒販們的首選武器。出于對“AK現(xiàn)象”的擔憂,1989年美國立法禁止進口AK-47,理由是它擁有“進攻性武器”的外形特征,容易對公眾產(chǎn)生心理影響。不過,這不能阻擋美國人民對這把蘇聯(lián)“神槍”的熱愛——沒過多久,采用運動步槍結構的半自動版“AK-47”又在美國市場重新出現(xiàn)。
如果說蘇聯(lián)人是AK-47的生產(chǎn)者,那么美國人就是AK-47的營銷者。美國人熱愛它,讓它隨著美式文化的腳步滲透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不僅好萊塢讓這把槍的形象深入人心,美國政府和軍隊也讓不少人把它端起來,反對自己。
從委內(nèi)瑞拉前總統(tǒng)查韋斯,到伊拉克前總統(tǒng)薩達姆,再到恐怖大亨本·拉登,AK系列步槍一直是他們的摯愛,仿佛舉起了它,就擁有了與美國對抗的力量。在越南,在伊拉克,在阿富汗,無數(shù)人端著的無數(shù)支AK-47,成了美國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時過境遷,上述三位“反美大將”都已不在人世,反美也不再是AK形象的唯一主題。在阿富汗,AK是街頭涂鴉的永恒元素,年輕人用暴力諷刺暴力,警察也為AK涂上“和平”;在東歐,AK牌雨傘、伏特加和軍刀充斥市面,它是某種記憶,如今變成了商標;在中國,AK是青年們熱愛的文身logo,它象征著叛逆、個性,北京還有一支工業(yè)金屬樂隊“AK-47”——他們說,他們的音樂是槍,也是子彈。
全世界的游戲宅男們,都可以告訴你AK-47到底有多流行。1999年,射擊游戲《半條命:反恐精英》一炮而紅,AK-47也順風而上,以“匪槍”成為游戲中當仁不讓的主角。在那個軍事常識不甚普及的年代,美制M4步槍被中國玩家稱為“B43”,MP5沖鋒槍則是“B31”,惟獨AK-47被直接稱為“AK”,其人氣可見一斑。
繼《反恐精英》后,AK-47成為諸多游戲的必備元素,無論是大紅大紫的《使命召喚》或者《戰(zhàn)地》系列,甚至獨樹一幟的《無主之地》和《輻射3》,AK-47及其衍生產(chǎn)品都占去了半邊天。
有時候,使用一個AK-47的形象就能解釋很多問題。2008年7月,美國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和他的夫人米歇爾出現(xiàn)在《紐約客》雜志的封面上,兩人被描繪成“恐怖分子”:奧巴馬身穿穆斯林長袍,米歇爾則背著AK-47。
“我的老天!報紙說什么選民根本不在乎,但是該死的,他們會看圖畫!”一位民主黨支持者說,這幅名為《政治恐懼》的漫畫上了封面,讓他感到忍無可忍。
當時,《紐約客》雜志資深編輯戴維·瑞尼克這樣解釋:“我們把針對奧巴馬的最極端、最常見的污蔑總結在一幅畫中,諷刺那些胡說八道的東西,任何人一看就知道。”
不過,民主、共和兩黨都不怎么欣賞這種反諷。奧巴馬發(fā)言人比爾·伯頓批評,這種做法“毫無品位、特別冒犯”,他們的對手麥凱恩陣營則呼應:“我們完全贊同奧巴馬陣營的看法,這既無趣也無禮?!?h3>它也可以是藝術品
長期以來,AK-47被視為“屌絲武器”,其身影在多數(shù)情況下也難登大雅之堂。不過,在光怪陸離的藝術世界中,也有例外。
2011年,意大利雕塑家尼古拉·波拉用上千顆施華洛世奇水晶制作了一把“AK-47”,它和水晶頭骨等物在意大利米蘭一同展出,象征著“奢侈品的恐怖與死亡”,當時引起不少爭議。
如果你嫌水晶版AK太“高尚”,它也有“土豪金”版。2005年,英國舉行了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槍械展,其中包括一把當時世上最貴的步槍——薩達姆專用、完全由黃金制成的AK-47,槍身上有阿拉伯文題詞:“送給薩達姆先生,伊拉克共和國總統(tǒng)?!?/p>
這是英國人在第一次海灣戰(zhàn)爭中繳獲的。它可以正常使用,但比起一把步槍,它更像是一個藝術品。類似的“土豪金AK”有好幾把,它們分別被英國和美國人收藏,有幸一睹其尊容的士兵們,更會紛紛端起它來合影留念。
似乎是與“土豪金AK”遙相呼應,同年法國奢侈品設計師菲利普·斯塔克發(fā)布了一系列槍形臺燈。他說,沒什么比一把AK-47放在書房里當照明燈更酷 了。
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至今收藏著一把“AK-47”。2007年,哥倫比亞藝術家塞薩爾·洛佩斯將該國政府從游擊隊中收繳而來的12把AK-47改裝成吉他,其中一把送給了安南。洛佩斯說,把所有武器改裝成藝術品,這是他的美好愿望:
“如果說AK吉他也能殺人,那你一定是不小心被它砸破腦殼了?!?/p>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網(wǎng)、《中國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