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杰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沙井醫(yī)院眼科,廣東 深圳 518104)
淚囊炎是常見的新生兒疾病,臨床上治療淚囊炎的關(guān)鍵措施是及時解除淚道梗阻、恢復淚道通暢,治療方法主要有手法按摩、淚道沖洗、淚道探通三種[1]。但是,究竟選擇什么樣的時機、采用何種治療方式一直存在爭論。本研究主要探討新生兒淚囊炎的治療時機和方式,旨在為臨床處理新生兒淚囊炎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5月至2012年7月期間在深圳市沙井人民醫(yī)院眼科就診的新生兒淚囊炎患兒171例(202眼),所有患兒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溢淚,或有黏液性或膿性分泌物溢出,用手壓迫患側(cè)淚囊均有分泌物由淚點反流。其中單眼發(fā)病153例、雙眼發(fā)病18例,右眼97只,左眼92只,總眼數(shù)189?;純耗挲g為7 d至2歲,平均(6.9±1.1)個月,根據(jù)年齡分為<1個月組、1~3個月組、4~6個月組、7~12個月組以及1~2歲組。其中<1個月組10例(15眼),男5例、女5例,年齡7~28(21.8±3.3) d;1~3個月組64例(75眼),男35例、女29例,平均年齡(2.1±0.3)個月;4~6個月組64例(72眼),男32例、女32例,平均年齡(4.9±0.6)個月;7~12個月組22例(27眼),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齡(10.3±1.2)個月;1~2歲組11例(13眼),男6例、女5例,平均年齡(1.1±0.2)歲。不同年齡段患兒基線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手法按摩 取患兒仰臥位,并固定好患兒頭部,采用向下壓擠淚囊法,一手壓住上下淚管部(即內(nèi)眥部),同時用另一手自淚囊頭部向下擠壓淚囊。按摩后用氯霉素滴眼液(長春迪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10215)滴患眼,每日2~3次。
1.2.2淚道加壓沖洗 對于手法按摩無效的患兒給予淚道沖洗?;純喝⊙雠P位、頭部固定,用丁卡因棉球進行表面麻醉后暴露患側(cè)的淚小點,使用沖洗針頭插入下淚管內(nèi),用手壓住上淚小管,維持一定的推注壓力及推注速度向內(nèi)推入藥液,保證患兒淚道暢通。
1.2.3淚道探通 淚道加壓沖洗3次仍不暢者給予淚道探通治療。取患兒仰臥位,固定好患兒頭及肢體部位,滴0.5%地卡因(浙江九旭制藥廠生產(chǎn),批號:200805051)表面麻醉,采用7號探針或自制0.8 mm鋼針,并在探針或鋼針上涂抹眼膏,然后垂直插入下淚點約1.5 mm深處,旋轉(zhuǎn)探針至瞼緣平行方向,沿淚小管緩緩推進至骨壁,隨后調(diào)整針尾部至向上方向后再向下、向后進針,進針深度至2.5~3 cm處[2]。停留時間2 min,向內(nèi)注入少量10%磺胺酰鈉(武漢五景藥業(yè)生產(chǎn),批號:09041251)和潑尼松龍(浙江仙居制藥廠生產(chǎn),批號:080704)。次日或隔日再行沖洗。
1.3觀察指標 參照談暉珍[2]擬定的評判標準進行評價:無溢眼及異學分泌物,且淚道沖洗通暢,為治愈;淚眼及異常分泌物,且淚道沖洗不通暢,為未愈。觀察患兒有無溢淚、分泌物及淚道是否通暢。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和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治療方式的治療情況 手法按摩通暢率顯著低于淚道沖洗與淚道探通(χ2=6.354、18.354,P=0.018、0.000);淚道沖洗通暢率顯著低于淚道探通組(χ2=14.625,P=0.000)。手法按摩后通暢率<淚道沖洗后通暢率<淚道探通后通暢率,三種治療方法通暢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65,P<0.05)(表1)。
表1 手法按摩、淚道沖洗、淚道探通三種方法治療效果對比 [眼(%)]
2.2不同年齡段患兒治療的效果比較 年齡1~3個月組和4~6個月組的患兒通暢率顯著高于<1個月組、7~12個月組以及1~2歲組(χ2=5.864、4.652、5.735、5.864、4.652、5.735,P=0.032、0.038、0.033、0.032、0.038、0.033);年齡<1個月的患兒通過手法按摩通暢1例,其余組手法按摩均未成功(表2)。
表2 不同年齡段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使用確切概率法
新生兒淚囊炎系胎兒時期鼻淚管下端被上皮碎屑或鼻淚管下端的Hasner瓣膜所阻塞,此膜于出生前消失,如出生后此膜仍然存在,部分或全部遮蓋管道,或者鼻淚管下端發(fā)育不完全,沒有完成“管道化”[3],使脫落的上皮細胞碎屑滯留于淚囊,都會造成淚液滯留在淚囊內(nèi)、細菌繁殖,最終引起淚囊繼發(fā)感染,形成新生兒淚囊炎[4]。該病的主要癥狀為出生后不久患眼出現(xiàn)溢淚、溢膿。檢查時壓迫淚囊,可見黏液或膿性分泌物自淚點溢出,當高度懷疑本病時,即使壓迫淚囊無膿液自淚點溢出,也應行淚道沖洗以確定診斷[5]。
目前,廣大醫(yī)療人員普遍認為治療淚囊炎的關(guān)鍵措施是及時解除淚道梗阻、恢復淚道通暢[6]。然而對于治療方法與治療時間的選擇上仍有不同的爭論,尤其是對于于先天性鼻淚管阻塞患兒的治療[7],Stolovitch等[8]研究認為可采用保守治療的方法,原因在于患兒出生1歲以后鼻淚管阻塞常大都可自行消失。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不少學者主張實施早期治療,以預防病情拖延加重而增加治療困難[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2個月的患兒,實施淚道探通或加壓沖洗時,尤其要注意沖洗灌注壓力及沖洗壓力量,以防止患兒再次出現(xiàn)醫(yī)源性肺炎[10]。
本研究首先觀察了不同治療方式的療效,由結(jié)果可以看出,手法按摩后通暢1眼、淚道沖洗后通暢12眼、淚道探通后通暢161眼,手法按摩后淚道通暢眼數(shù)<淚道沖洗后通暢眼數(shù)<淚道探通后通暢眼數(shù)。這說明淚道探通是治療先天性淚囊炎最為有效的方式。
同時,本研究還進一步分析了治療時機的選擇。年齡1~3個月和4~6個月的患兒治愈通暢率顯著地高于<1個月組、7~12個月組以及1~2歲組;年齡<1個月的患兒中有1例通過手法按摩恢復通暢。由此能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1~6個月是進行淚道沖洗、淚道探通的最佳時機[11]。另一方面,<1個月時通過手法按摩仍有治愈淚囊炎的機會。
綜上所述,1~6個月是淚道沖洗、淚道探通治療的最佳時機;對于<1個月的患兒建議采用手法按摩,如果患兒癥狀仍不能得到徹底改善,在1~6個月時輔以淚道沖洗、淚道探通等治療措施。
[1] 肖志剛,唐曉榮,楊慧玲.嬰幼兒淚囊炎的治療綜述[J].國際眼科雜志,2011,11(2):286-288.
[2] 談暉珍.80例小兒先天性淚道阻塞臨床治療觀察[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9(19):4980-4981.
[3] 高榮萍,李華萍,鄧小芬,等.KTP激光鼻淚管成形術(shù)治療新生兒淚囊炎的護理配合[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4):468-469.
[4] Bharathi MJ,Ramakrishnan R,Maneksha V,etal.Comparative bacteriology of acute and chronic dacryocystitis[J].Eye(Lond),2008,22(7):953-60.
[5] 范真.332例先天性淚道阻塞治療結(jié)果分析[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08,16(1):32-34.
[6] 應文闖.早期淚道探通術(shù)治療新生兒淚囊炎[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4,6(10):909.
[7] 賀志若,楊玲杰.綜合治療新生兒淚囊炎的臨床體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6):703.
[8] Stolovitch C,Michaeli A.Hydrostatic pressure as an office procedure for congenital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J].J AAPOS,2006,10(3):269-272.
[9] 閆利鋒,徐秀哏,周瑾,等.新生兒淚囊炎發(fā)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2,33(4):541-543.
[10] 黃曉莉,毛婭妮.沖洗法治療先天性淚道阻塞122例療效觀察[J].廣州醫(yī)藥,2011,42(6):29-30.
[11] 廖燕紅,宋前方,許霞.淚道探通聯(lián)合藥物推注治療新生兒淚囊療效分析[J].浙江醫(yī)學,2012,34(6):46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