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剛
摘 要:在整個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一直是教學核心內容,在培養(yǎng)學生政治學意識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層面。從學生抓起帶動整個下一代的國民素質發(fā)展,增進國家內在實力,也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清楚地認識到社會主義應該擁有的價值觀。
關鍵詞:以人為本;教育觀;社會主義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觀念中的核心和主體是以“以人為本”來延伸的。學生在思想政治學教育課程中要以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來觸及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觀念。以人為本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思想教育主線,也是我國思想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的世紀、新的課程標準下,又要從細致要求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完全地從社會主義出發(fā)來帶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
新世紀的新觀念也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改變教育觀來適應全球化。教師在對待學生的教學上要從自身國情出發(fā)對教學內容做出相應措施,讓學生具有全球化觀念的意識,具有長遠目光。
成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所應該具有的特性不僅僅局限在學習成績上,而是要考慮國情人情國家內在實力,明白自己的素質教育和各方面均衡成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抓好學生的德智體,還要刻意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性格,努力提升整體學生的民族素養(yǎng)。這樣國家的內在實力就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無形地增長,對國家發(fā)展和進步是一個助力。
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課程中應把握好教學內容,適當增加對學生人格品質的教育,對學生不同方向的發(fā)展報以尊重態(tài)度。讓學生有自我發(fā)揮成長的余地和空間,對學生獨立人格進行培養(yǎng),但是不限制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在教育教學方法上要創(chuàng)新,適應社會主義的主流價值觀,通過細微之處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教育。
人格教育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整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逐漸接受了教師的教學標準和目標,也就為學生自己提供了一個邁向未來的臺階,讓學生更加適應社會主義發(fā)展,在社會主義發(fā)展中拼搏一條嶄新的道路,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涵蓋了文明教育、精神教育和人格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適應現(xiàn)代政治的各種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和質量,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耿佳琳.高中政治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1(02).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石河子市第一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