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冰梅
摘 要:語言訓練應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語言教學的訓練中,要迅速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與應用的語言能力,扎扎實實地指導學生去學詞寫字,更好地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語言訓練;方法研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由此可以看出,語言訓練應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們更應該以新的教學理念來審視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讓新的教學思想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來。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語言教學的訓練中,要迅速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與應用的語言能力,扎扎實實地指導學生去學詞寫字,更好地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下面就筆者在教學實踐的感觸和嘗試,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語言的訓練問題。
一、激發(fā)學習語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中的語言教學,必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認真去備學生、備教材,安排好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語,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旋律,運用生動活潑的、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并符合語文教學規(guī)律的方法施教,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能學”。
二、在讀中品味語言
小學生的語言比較貧乏,他們剛剛起步學習語言。文學作品都是從語言這個基礎而形成的,這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個最好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這個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能力的載體,進行有效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要訓練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去積累語言,要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誦讀、品味與感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比如,《泊船瓜洲》一詩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通過“綠”字,讓學生知道,替換它的“吹”“來”“到”“滿”“臨”等字,都不如“綠”字。通過和學生分析,讓他們知道這些字都不如“綠”字用得好,“綠”不僅表明“綠色”,還有“吹綠了”的意思,將春風擬人化,更添了動態(tài)美,使全詩大為生色。
三、通過積累學習語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小學生更要注重這一方面的問題,語言學習若是缺少了積累就不會得以提高,因為語言的能力就是靠日積月累而形成和提高的。因此,我們要利用各種方式進行語言的積累。比如,從電視、廣播、網(wǎng)絡、MP3、MP4、錄音機等中都能得到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文字,這樣就可以在聽中積累語言,還可以在熟讀背誦中積累語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抓語感。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熟讀和背誦完成語言的積累。
總之,語言文字是構成充滿生命力的課程。我們要在語言教學中,深入研究教學方法,抓住語文學科的本質,抓住語文教學的靈魂,要咬定語言不放松,在動情朗讀、精心默讀中學習語言,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林肖慧.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的有效學習[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7(01).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實驗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