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均霞,梁瓊琳,吳映梅
(昭通學院, 云南 昭通657000)
淺談高中英語基礎與大學英語的銜接關系
吳均霞,梁瓊琳,吳映梅
(昭通學院, 云南 昭通657000)
高中學生的英語基礎對升入大學后的英語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英語基礎決定著大學英語學習的諸多方面,無論從英語發(fā)音的準確性,還是口語的流暢性,閱讀能力和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來說,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大學英語學習是在高中英語學習基礎上的升華和提高.沒有扎實的高中英語基礎,大學期間的英語學習會顯得困難重重.本文就此論述高中英語基礎與大學英語學習的銜接之間的關系.
高中英語;基礎;大學英語;銜接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打牢基礎這個環(huán)節(jié),英語學習也是一樣.基礎決定著今后學習的方向、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能力的提升等等.高中英語的學習有別于大學英語學習:高中英語沿襲了初中英語的傳授最基本的基礎知識的特點,從語音、語調到詞匯的積累以及句型的掌握和運用,達到詞匯的擴充,語法知識的拓展,閱讀篇幅的增加,寫作能力的躍升等.而大學在此基礎上加強語音的準確性,發(fā)音時音準的到位程度,語法知識的全面學習,閱讀分析能力更上一個層次,英語口語更多體現(xiàn)在交際中,甚至包括書法的規(guī)范性都是這個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生的高中英語基礎影響著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影響著學習的成績.
2.1 高中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
2.1.1 學生的學習狀況
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存在兩級分化的現(xiàn)象.一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學起來比較輕松,英語成績提升較快,他們有著較強的自學能力,從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中就可以攝取知識的精華,課后通過練習進一步的鞏固,對知識的掌握達到融會貫通;中等生處于徘徊狀態(tài),會犯冷熱病,一段時間熱情高漲,一段時間情緒低迷,常常在遇到問題或者考不到高分時懷疑自己,容易喪失信心自暴自棄,從而滑到低等生的位置上;差生本身就沒有牢固的英語基礎,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不知所云,不知所終.而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不可能兼顧所有個體,致使這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收效甚微.
2.1.2 教師的教學狀況
高中教師的英語教學大多還走不出語言的交際化軌道.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其表達意義的功能,達不到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以往的傳統(tǒng)教法緊扣語法,只看重語言知識點的講授和記憶,忽視了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這完全與“強調基礎性,提高全民素質,培養(yǎng)不同層次的外語人才”的原則相悖.所以中學教師如何從原來的語法知識講解的模式中走出來,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轉軌以達到交際目的顯得尤為重要.
2.1.3 原因分析
(1)高中英語過分強調與考試相關的題型從而走入一個以應考為目標而疏忽了學生語言的準確性誤區(qū).即使聽力訓練階段可以讓學生感知到純正英語語言的音質,卻很少有時間讓學生得到親自模仿和操練的機會,學生沒有進行大量的模仿和練習,久而久之,長期形成的發(fā)音習慣就難以糾正.實際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什么不能再高中階段得以提升,加之詞匯、閱讀等其他板塊的任務繁重,不可能天天花時間去糾正學生的發(fā)音等存在的問題;還有,現(xiàn)在很多學校都存在大班額現(xiàn)象,有的教師任務繁重,沒有精力去兼顧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學習.在教師看來,能考高分就是好學生,只要高考分數(shù)理想,管他以什么方式去學,能考高分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2)中學缺少英語課外活動.教師就手拿課本為圣旨,教學模擬題為工具,學生瞄準考題,不惜一切投入到高考中去.盡管在現(xiàn)階段,我們無法否定高考,但是高中時代的英語學習活動對于大學的英語銜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舉辦諸如英語口語演講比賽、開展英語角活動、英語朗誦比賽等英語活動的缺乏給學生留下了很多遺憾.
2.2改善學習和教學現(xiàn)狀的對策
2.2.1 針對高中生的英語學習現(xiàn)狀,筆者認為:課堂是實施英語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要改變過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平時讓學生多聽、多說、多實踐,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和語感,在運用時水到渠成,信手拈來,一改過去的聾啞式英語從而達到脫口而出.教師在課堂上堅持說一些交際性強的學生易懂、易記易用的英語,減少不必要的語言點解釋,在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創(chuàng)設適當語境,使死板的語言知識教學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減少學生因語法知識的枯燥而降低學習英語的興趣,產(chǎn)生畏難情緒.可充分利用教學本身的真實情景,采用多種形式,如簡筆畫、數(shù)據(jù)、表格、投影、實物、卡片、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情景來傳授英語知識,把語法學習有機地貫徹到短文學習中,使語言知識在特定的情境,便于掌握和運用.
2.2.2 英語教學的原則是: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可以通過英漢對比,讓學生直觀地對比母語與英語在語法結構、社會、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差異,讓他們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但不可多用,否則會弱化英語而喧賓奪主.
2.2.3 英語教學關鍵在于教會學生聽和說,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難的.對于教師,教好英語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多讓學生接觸英語和使用英語.學英語就像學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泡在水中,而不是沾沾水就行了;學生必須潛入到水里去,像一個游泳者那樣行動自如樂在其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說話練習的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一般來說,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比例最多不要超出35%,應留出65%的時間給學生講.好的教師就如同一個交響樂隊的指揮,他不是演奏者,而是指揮演奏的人.當然,教師的認真準備也至關重要.教師的教案重要性就等同于管弦樂隊的樂譜,語言的熟練是一種技巧,同其他任何技巧一樣,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學會.
3.1 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
大學英語尤其是英語專業(yè)課程的設置頗具特殊性,它要求學生全身心地學英語,全面地學英語,無論從知識的構建和體系來說都有別于高中英語教學,所培養(yǎng)的學生是面向社會的英語人才,既要求學生掌握系統(tǒng)英語知識,又要求學生從能力方面下功夫.大學英語不再像高中英語那樣為了應付考試,在大學所學的英語知識是為了走入社會并加以運用做準備.大學英語從語音、語法、翻譯、閱讀、精讀、泛讀、口語表達能力、書寫能力等諸多方面入手,它是在高中英語基礎上糾正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的一個臺階.在這個階段,學生可以專心致志,把英語作為學習的目標或方向.
3.2 教師教學方法的轉型
大學教師的教學更加系統(tǒng)化、全面化、專業(yè)化.對學生的要求比高中階段更嚴格更專業(yè).高中英語教學是由一位英語教師完成教學任務,一包到底,不管聽力、閱讀、語法等統(tǒng)統(tǒng)一人承擔;大學則多位教師分別完成.大學階段的學生除了參與課堂教學之外,可以參見各種形式的英語活動,可以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比如參加英語角活動,有更多機會接觸外國教師,享受到地道的英語,這對于自身的提高和對英語興趣的提升方面都如魚得水.
3.3 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銜接的重要性
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兩者之間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沒有高中英語的基礎,就沒有大學英語的延伸和拓展;高中英語是英語的基石,大學英語就如同一幢不斷上升的建筑;學生在高中階段所具有的英語基礎決定著大學階段的學習.一個在高中階段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會更加輕松自如,學生的語言學習必然有個持續(xù)銜接的過程,語言學習是為了交流,這個目的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會有所體現(xiàn).大學英語教材安排的課堂學習活動以任務型和話題為主,要求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等方式完成任務;同時在語言層次上比高中英語有明顯提高,生詞量大,句型、篇章相對復雜.
英語本身是語言學科,不管高中教師還是大學教師,都應該把握好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從高中階段學好英語以順利過渡到大學英語的學習中,教育大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大學英語的學習;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要去研究對比《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課程性質,把握教學要求,調整教學思路,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交叉式的學習環(huán)境,不斷適應多樣化、網(wǎng)絡化、個性化的大學英語教學需要.
〔1〕武力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析——兼談高中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8).
〔2〕羅甜甜.淺議高中與大學英語教材的銜接[J].考試周刊,2010(09).
H319
A
1673-260X(2014)06-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