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新
(中共大連市委黨校,遼寧 大連 11601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p>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嚴三實”的重要論述,既質樸平實、語重心長,又概括精辟、寓意深刻,針對當下實際情況把脈精到、斷病準確,應該講字字珠璣、切中要害,與去年來遼寧視察時強調的領導干部要自覺“講誠信、懂規(guī)矩、守紀律”的九字箴言,與在全國組工會議上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20字好干部標準一脈相承,互為補充。
“三嚴三實”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干部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準則,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事業(yè)觀、工作觀、政績觀的具體要求。
“三嚴三實”體現了德治與法治的統(tǒng)一,從嚴治黨與以德立黨的統(tǒng)一,謀大事與干實事的統(tǒng)一,做人與做事的統(tǒng)一,做官與為民的統(tǒng)一。體現了我們黨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鹊母刹柯肪€;體現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繼承光大;彰顯了新一屆黨中央治國理政從嚴的要求和務實的風格;也彰顯了我們黨一鼓作氣抓作風,馳而不息改作風、以身作則正黨風的堅定決心和恒心。
我理解“三嚴三實”核心思想體現在“嚴”和“實”上,歸根結底,體現一個“德”字,修行和務實都是德行的體現,德行天下。德為什么有如此大的作用?追根溯源,我們共同回到中華文化的本原起點上,即群經之首《易經》中。
《易經》順應的是自然與社會變化規(guī)律,是全信息集成,是一套完整的自然、社會和人生密碼。《易經》最關心的是人類和自然界的生命現象,從人類的生命活動出發(fā),觀察自然現象,從中找出生命的意義和本源,并且認為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人的生命現象有著內在的聯系,即“推天道以明人事”,即“天人合一”?!暗来蟆⑻齑?、地大、人亦大,人居其一”?!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碧烊酥畬W,是生命哲學的開始。有人說中國人沒信仰,其實,我們老祖宗們信仰天地、敬畏自然,這種信仰是崇高而博大的。
按照這種思維,自然界是一個不斷變化著的生命過程,人則是這一過程的生命主體。人與自然界在雙向交流和相互感應的過程中,既是相互對應的,又是和諧統(tǒng)一的,這種和諧,就是生命的重要原則,也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終極目標。《易經》開篇兩卦是乾坤,即天地。人類始祖?zhèn)冇^天地之象取其義,天地象什么呢?乾卦,卦象健也?!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體的運行剛健不已,君子因而要求自己不斷奮發(fā)上進。坤卦,卦象順也?!暗貏堇ぃ右院竦螺d物?!贝蟮氐男蝿蓓槕獰o比,君子因而厚植自己的道德來承載萬物。
這兩句話,甚稱中華民族精神之魂。
“天人合一”理論把人放在宇宙空間,以天地之道喻示人道。乾為德,地為業(yè),效法天為進德,卑法地為修業(yè)。天是什么德行呢?孔子講,大哉乾元,呈大光明體,是光明的道,對萬物、對人類浩大恩典。天地“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老子講,“天之道,利而不害?!币虼耍藨次诽斓?、效法天地,學習天德以立人德,學習天道以立人道,做到增進德行、樹立功業(yè)。這就要求人的修行也逞大光明體,光明磊落,無私無畏,養(yǎng)浩然之氣,清正、清明、清廉;效法天的勤奮不休,就應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做到忠誠而信實,懂規(guī)矩,守紀律。人效法天道就應“為而不爭”,“以百姓心為心”,就應“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
正是基于這一邏輯,孔夫子講,“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君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熬又嘛L,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边€講,“為政以德,壁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他的弟子也講,“德者,本也”,“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其內在修養(yǎng)的規(guī)律,首先是誠意、正心,之后遞進的關系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只有德業(yè)豐厚,才能天長地久,體現了因果關系。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解釋,身心的常態(tài)是謂有德,表現在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也叫五德上。實際這五德與天的德行是一體的。五德(常)與人生五毒(怒、惱、恨、煩、怨)相克,五德與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相生,五毒與五臟相克。它的原理就是五行原理——“心物合一”。遵循了這個規(guī)律,則順應了自然,以此修行,正如古人所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笨鬃又v“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笨追蜃舆€講:“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想當官,想當好官,必先修其德,這是真理,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命根。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了這個道理,積極健康的心理和情緒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給人以激情,讓人愉快;消極頹廢的心理和情緒導致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血漿皮質酯酮濃度增加,導致血壓增高,心率加快。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標準定為軀體健康、心理健康、適應社會能力和道德健康。缺德的人不能說是身心健康的人。
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精髓正是馬列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源泉,許多方面是一脈相承的,這個脈是人類文明智慧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tǒng)、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chuàng)新。”
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理論培育了先人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境界。馬克思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形成了為大多數人而謀利益的革命理論,即共產主義理論,培育了無數仁人志士為共產主義而奮斗。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制度、道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永恒的宗旨,也是黨員領導干部應有的信仰。“三嚴三實”歸根結底植根于為人民服務的德業(yè)上,簡明至深。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自覺地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缺德補德,缺鈣補鈣,缺能力,補能力,缺知識,補知識,知行合一。懂得了這個天理,就會自覺地把職業(yè)作為人生的事業(yè),作為黨的事業(yè)、人民的事業(yè),就會從內心產生一種愛的激情,這就是事業(yè)心、責任心、上進心,就會自然做到“三嚴三實”,自然用心做事,坦誠做人,清明做官,就會積德業(y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