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孫仁國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寫作不僅能提高小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而且能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寫作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如何對人物、景物、情感這三個方面進行描寫,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人物描寫則是主要內(nèi)容。人物描寫教學可以從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以及心理描寫著手,逐層為學生撥開其神秘面紗。
一、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亦稱肖像描寫,主要包括容貌、體形、衣著、神情、姿態(tài)等方面的描寫。外貌特征的描寫應盡可能真實,且突出人物特點。優(yōu)秀的外貌描寫能夠在勾勒出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時,反映出描寫對象的身份、職業(yè)、經(jīng)歷等。
如:教師在教學生如何進行外貌描寫時,可以給出以下兩個片段:
片段一:濃密的眉毛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還有一張紅彤彤的小嘴巴,這就構成了我。
片段二:圓圓的瓜子臉像我的母親,濃眉大眼像我的父親,干凈利落的馬尾辮是我永恒的主題。我的臉稱不上白凈且有一些褐色的雀斑,高高的鼻梁不堪重負似地努力架著一副近視眼鏡。雖說不夠漂亮,可我從未因容貌而煩惱。
教師:以上兩段都是對“我”外貌的描寫,你們認為哪個抓住了具體內(nèi)容?
學生1:第一個只是直觀的描寫,而第二個則進行了細致具體的描寫。
學生2:第一個只是一個大概輪廓,而第二個則清晰地形成了一個人臉的模樣。
教師:大家說的都對。片段一的容貌描寫過于模式化,不夠具體;而片段二則具體形象,抓住了人物容貌的主要特征,讀者閱讀后在腦海中會形成一個喜歡干凈、熱愛學習、充滿自信的學生模樣,若加上體形、著裝描寫,會更加生動真實。
接下來為了讓學生明白外貌描寫必須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教師舉出以下兩個片段:
片段三:晨晨今年一歲半,紅撲撲的小臉像一個半熟的桃子。她濃黑的眉毛下,有一雙大眼睛閃著智慧的光芒。小辮兒朝天翹著,桃紅色的發(fā)帶像兩只蝴蝶飛來飛去。尤其惹人喜愛的是她那櫻桃小嘴。
片段四:老伯伯今年七十歲,雖然頭發(fā)、胡子已花白,但是其臉色紫紅,并且具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其是其有一個依然明亮的嗓子,跟年青小伙子似的。
教師:晨晨和老伯伯都有什么樣不同的外貌特征?
學生1:年齡不一樣,頭發(fā)顏色不同,老伯伯長胡子。
學生2:晨晨紅撲撲的小臉,而老伯伯則是臉色紫紅。
學生3:晨晨有著智慧的眼睛,而老伯伯的眼睛僅比較大。
……
教師:晨晨和老伯伯都有著他們年齡段特有的外貌特征。人物的年齡不同,在長相和形態(tài)特征上會有很大差異。
成功而深刻的外貌描寫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加深讀者對該人物的印象,甚至能夠對情節(jié)起到鋪墊、推動的作用。外貌描寫是人物描寫中的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更是寫作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動作描寫
成功的動作描寫也有助于整體人物的塑造。
小學生的動作描寫訓練,應從最基本的觀察著手。教師應帶領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并用語言準確地描述出人物的動作。
訓練學生使用動詞的能力,可以通過兩方面的練習進行,一是加強閱讀訓練,著重分析人物動作描寫篇章,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一個片段: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教師:此片段寫一位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過程。文中都用了哪些動詞描寫父親,通過這些動詞的描寫你們能感受到什么?
學生:戴著、穿著、蹣跚地走、慢慢探身、穿過、攀著、向上縮、向左微傾,通過這段動作描寫,作者形象地描寫出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艱難,將父親對兒子的愛充分展現(xiàn)出來。
教師:分析得很正確,抓住了動作描寫的特點。優(yōu)秀的動作描寫能夠讓讀者觸摸到栩栩如生的、擁有豐富精神世界的、靈魂飽滿的人物。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填空練習。如“??!7點20分!都怪我昨天晚上電視看得太晚了。我迅速 A 起一件衣服, B 在身上,抓起一條褲子 C 了進去。褲腳怎么這么長?原來是爸爸的。我又匆匆忙忙 D 進洗手間。去刷牙,嘴里沒有泡,嗨,忘了擠牙膏!算啦!我 E 起書包, F 出家門?!睂W生通過思考,選擇最能體現(xiàn)主人公心理和狀況的動詞,進而提高動作描寫水平。
動作描寫還常常和語言描寫相結合,用人物的語言、語氣襯托出動作背后隱藏的心理。
三、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指通過描寫人物對話、獨白或說話語氣,表現(xiàn)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及情感的寫作方法。小學生學習寫作時主要掌握獨白和對話這兩種形式,且要學會交替使用,避免枯燥或歧義。
學生在了解語言描寫的作用后,才會主動、努力地進行學習和使用,教師也應該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讓學生體會到語言描寫就是利用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程度的詞匯,來表達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態(tài)度。
學生在初學語言描寫時,經(jīng)常會犯同樣的錯誤——往往只會使用“我說”“他說”這些死板的表達方式,使得文章中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氣,人物形象略顯單薄。為了緩解這一現(xiàn)象,可以先教給學生一些公式。公式一: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如:許多男生搶過女生手中的鐵鍬,(自信滿滿地)說:“讓我來!”公式二:人物+動作+動作+語言。如:李老師在一疊試卷的最上方拿起兩張,貼在黑板上說:“這兩篇作文作為范文給大家學習?!碑斎?,這些公式只是作為語言描寫入門的輔助手段,學生進入更高等級的學習階段后,則要大膽摒棄公式。
四、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人物描寫中的點睛之筆,是指將人物在某一情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和內(nèi)心活動描寫出來。心理描寫應緊緊圍繞文章主旨、符合人物的身份、能夠體現(xiàn)人物性格,不能脫離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如:教師給出了以下片段:
剛上課,老師就將已經(jīng)批好的試卷發(fā)給大家??粗蠋熞粋€一個地發(fā)試卷,我的心好緊張,怕自己考得不好。終于發(fā)到我手上了,我一看59分,我非常傷心,要是再多做對一道題就好了。
教師:這是一個學生寫的作文中的一段,寫的是他得知考試成績前后的心理描寫。請大家指出有哪些心理描寫,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學生:心理描寫有“心好緊張、怕、傷心、要是”。我感覺他心理描寫過于簡單,并沒有將其內(nèi)心完全表達出來。
……
教師:很有道理。雖然該學生用了“好緊張、非常傷心”等詞,但是他僅僅抽象地概述了自己的內(nèi)心,并沒有將其內(nèi)心的具體感想寫出來。
常見的心理描寫方法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直接描寫包括內(nèi)心獨白和心理剖析;間接描寫包括環(huán)境烘托和動作語言描寫。環(huán)境烘托是指通過描寫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和身邊的景物,烘托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如,用“連綿不絕”和“黑壓壓一片”描寫同一片森林,能夠反映出主人公的心理狀態(tài)是積極還是消極的。就小學生寫作而言,更常用的心理描寫是內(nèi)心獨白。教師再通過指導學生對上文內(nèi)心獨白進行改寫,讓學生進一步實踐心理描寫,并明確心理描寫的注意事項。
五、結語
理論教學是寫作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并非唯一內(nèi)容,也不是說只要學生掌握了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方法和寫作時常用的修辭方法,就能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人物寫作。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不僅需要牢固的理論基礎和多樣的寫作手法,更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樹立勤思考勤動筆的寫作態(tài)度,正確處理思維和語言間的關系,保證寫作內(nèi)容具體,學會取材于生活、加工成文學,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情感,不斷自我反省,提升寫作能力。
(作者單位:1.山東省膠州市三里河教育辦 2.山東省膠州市李哥莊鎮(zhèn)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