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義 高穎 戴順
摘 要:本文主要根據原拓本,校勘《翁牛特旗志》收錄的《劉慈墓誌》《劉暐墓誌》兩篇遼代墓誌文,訂正了原拓本的錯誤。
關鍵詞:遼代;墓志;???/p>
中圖分類號:K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2-0020-02
遼代天慶四年《劉慈墓誌》、保大元年《劉暐墓誌》,現存于翁牛特旗博物館,誌文最早被《翁牛特旗志》收錄。①然細檢墓志拓本,發(fā)現《翁牛特旗志》所錄志文頗多誤植之處。原刻石文字亦存魚魯之訛,亥豕之舛。
劉暐墓誌
第一行“大遼國松山州故鄭州刾史”,《旗志》作“大遼國松山州故鄭州刺史”
案:刾,同“刺”。
第二行“生而聦 ”,《旗志》作“生而聰明”。
案:聦,同“聰”,《玉篇·耳部》:“聦,明也,察也?!薄墩滞āざ俊罚骸啊?,俗‘聰字?!?/p>
復案:“ ”,缺末最后兩筆,乃避遼景宗耶律賢之諱也。遼景宗名賢,字賢寧,小字明扆,②所以遼代碑刻中常常避“明”字,書寫時省減筆畫,有省一畫者,如《道宗耶律洪基哀冊》③第二十六行中的“燕國英明”,其中的“明”字缺最后一筆,作“ ”。有省兩畫者,如《圣宗欽愛皇后哀冊》④第三行中的“粵明年夏五月四日癸酉”,第九行中的“聰明正直”,第十一行至第十二行中的“若日月之明”;《圣宗仁德皇后哀冊》⑤第六行中的“續(xù)日之明”等,其中的“明”字均缺最后兩筆,作“ ”。還有一種“朙”字,左偏旁異寫,右偏旁缺末筆,如《劉文用墓志》⑥第八行至第九行“到所之 年卒”。朙,同“明”?!墩f文·明部》:“朙,照也……明,古文朙從日?!?/p>
第五行“前后十數年閒”,《旗志》作“前后十數年間”。
案:閒,同“間”?!墩f文》:“閒,隟也。從門,從月。 (門外),古文閒?!毙戾|系傳:“大門當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隙也?!鼻逯祢E聲《說文通訓定聲》:“古文從門從外,按從內而見外,則有閒也。”“閒”字在閑暇、空閑的意義上常與“閑”字混用;后世表示間隙、間隔時,則別造一從“門”從“日”的“間”字。
第五行至第六行“將無忝于先人矣”,《旗志》誤作“將無沗于先人矣”。
第七行“囼難具載”,“囼”字,拓本誤,應為“固”?!镀熘尽分覍嵲乇?,未訂誤。
案:囼,同“胎”,《改并四聲篇?!た诓俊芬端颜嬗耒R》:“囼,音胎字?!薄蹲謪R補·口部》:“囼,與胎同?!?/p>
“交慮禍福相倚”,《旗志》誤作“父慮禍福相倚”。
第九行“時于乾統八禩”,《旗志》誤作“時于乾統八祀”。
第十行“鄭州刾史”,《旗志》作“鄭州刺史”。
第十一行“撿挍司空”,《旗志》作“檢校司空”。
第十二行“承封太原縣君”,《旗志》誤作“承封□□縣君”。
第十三行“自謂適漢踈之樂哉”,《旗志》誤作“自謂適漢竦之樂哉”。
第十四行“次男洛苑使君嗣”,《旗志》誤作“次男浴苑使君嗣”。
第十五行“用 禮葬”,《旗志》作“用明禮葬”。
第十六行“命工刻石為記云爾”,《旗志》誤作“命工刻后為記云爾”。
第十七行“長孫女 圣”,《旗志》作“長孫女尼賢圣”。
案:“ ”,同“尼”?!锻┌鼗丛磸R碑》:“仲 慎祭,常若神在。”“ ”字,缺末筆,乃避遼景宗耶律賢之諱也。
“重孫女子香哥”,《旗志》誤作“孫女子香哥”。
第十八行“撿挍工部尚書”,《旗志》作“檢校工部尚書”。
第十九行“撿挍太子賓客”,《旗志》作“檢校太子賓客”。
第二十行“弟故右挍尉慈”,《旗志》作“弟故右校尉慈”。
第二十一行“弟故右殿直昈”,《旗志》誤作“弟故右殿直曠”。
第二十五行“次孫女淑哥”,《旗志》誤作“孫女淑哥”。
附錄:《劉暐墓誌》誌文
大遼國松山州故鄭州刾史、團練使劉暐者,非出自寒□,□』貴家之胄也。生而聦 ,及長,談論捷辯,心計善□(此字疑為“閔”),長於□□』□,出於常人矣。始年逾弱冠,以祖翁邠,臨海軍節(jié)度使。門閥之故,遂榮其名,□于班籍,縱橫』天下,遊歷仕途,前後數十年閒,籌濟公務,□□□(此字殘,疑為“察”)於珪玷,將』無忝于先人矣。自茲厥後,屢承爵命,溢於囊箱。凡』在勳函,囼難具載。交慮禍福相倚,寵辱若驚,意以古人有言』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庇衷唬骸爸悴蝗?,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睍r於乾統八禩,固以抽簪為請』,王命允俞。是時,特授使持節(jié)鄭州諸軍事、鄭州刾史、』充本州團練使、撿挍司空、進封開國子、食邑二百戶,致仕。其』室家王氏,承封太原縣君,不幸先公而沒。爾後遊鄉(xiāng)閭,歸田』里,自謂適漢踈之樂哉。壽至八旬有二,倏然而卒。有長男右』丞制君輔,次男洛苑使君嗣,前空悲於瞻戶,仰失所于戴天,』聊示孝心,用 禮葬。嗚呼哀哉!昊天罔極之恩,何日忘矣。時』保大元年歲次辛丑季夏丙申日,命工刻石,為記云爾?!婚L孫女 賢聖;孫子老松;重孫女子香哥。』次男洛苑使、撿挍工部尚書、知玄寧軍節(jié)度副使君嗣。』長男右丞制、撿挍太子賓客、雲騎尉君輔?!坏芄视覓浳敬??!坏芄视业钪睍O?!恍止识Y賓使映?!淮涡止什皇酥??!婚L兄故不仕昔?!淮螌O女淑哥。
劉慈墓誌
第一行“故行太子左翊衛(wèi)挍尉”;《旗志》誤作“□行太子左翊衛(wèi)校尉”;“?!弊?,拓本作“挍”。
“撿挍太子賓客兼監(jiān)察御史”,《旗志》作“檢校太子賓客兼監(jiān)察御史”。
案:挍,同“?!?。《廣雅·釋詁一》:“挍,度也。”《玉篇·手部》:“挍,報也?!彼喂宜 杜逵劇肪砩希骸拔褰涀謺环中洝!薄墩滞āな植俊罚骸懊鞅苡M(熹宗朱由校),校省作挍?!鼻邋X大昕《十駕齋養(yǎng)心錄·陸氏釋文多俗字》:“《說文·手部》無挍字,漢碑木旁多作手旁,此隸體之變,非別有挍字。”
復案:“撿挍”,同“檢校”。撿,同“檢”?!蹲謪R·手部》:“撿,巡察也?!?/p>
第四行“公諱慈”,《旗志》誤作“公諱 ”;
第七行至第八行“以公勤□名,超授東班小底。□天積庫”,《旗志》誤作“以功勤□名,超授東班。小底□天積庫”;
第九行“公產素贍,孝于二親,詎以祿養(yǎng),系心常切朝夕于膝下,遂告辝致政焉”,《旗志》誤作“公產素贍孝于二親,詎以祿養(yǎng)□心常切,朝夕于膝下,遂告辭致仕焉。
案:辝,同“辤(辭、辭)”。《說文·辛部》:“辤,不受也。辝,籀文辤,從臺。”《龍龕手鑒·辛部》:“‘辝,同‘辤?!?/p>
第十行至第十一行“后遷太子左翊衛(wèi)挍尉”,《旗志》作“后遷太子左翊衛(wèi)校尉”。
第十三行“継配丁氏”,“繼”字,拓本作“継”。
案:継,同“繼”,《玉篇·糸部》:“‘継,同‘繼,俗。”
第十四行至第十五行“適冝州節(jié)度使張如晦”,《旗志》作“適宜州節(jié)度使張如晦”。
案:冝,同“宜”,《玉篇·宀部》:“‘宜,今作‘冝。”
第十五行至第十六行“凢春秋六十有三泉”,《旗志》作“凡春秋六十有三泉”。
案:凢,同“凡”,《字匯·幾部》:“‘凡,俗作‘凢。”
第十五行至第十六行“天慶四禩二月十四日”,《旗志》誤作“天府四祀二月十四日”。
附錄:《劉慈墓誌》誌文
故行太子左翊衛(wèi)挍尉、銀青崇祿大夫、撿挍太』子賓客兼監(jiān)察御史、雲騎尉致仕劉公,其先彭』城人也,後家於松山焉。曾祖諱邠,終臨海軍節(jié)』度使。祖諱承相,好舒逸,不仕。父諱元澤,賦性淳』儉,治家甚殷,志傲爵祿而不從官焉。公諱慈,剛』而能柔,威而不猛,動必以道,克正于家。以祖廕』調入三班院,屢經監(jiān)督,不染脂膏,以公勤□(疑為“之”)名,』超授東班小底,□天積庫,考滿未五旬,而課最』焉。公產素贍,孝於二親,詎以祿養(yǎng),系心常切朝』夕於膝下,遂告辝致政焉。特授東頭供奉官,後』遷太子左翊衛(wèi)挍尉。室人張氏,有子四焉:長君』儀,娶杜氏,有子二,長乞奴,次奪里缽,小女二;次』君道,娶成氏;次君遇,元娶王氏,継配丁氏;次君』造,娶趙氏。皆業(yè)進士,各以父廕在班。女一,適冝』州節(jié)度使張如晦;男鶚,亦業(yè)進士,有名于時。凢』春秋六十有三泉,天慶四禩二月十四日卒於』松山之里第,止當年四月二十七日,從狼嶺之』先塋而歸葬焉??淌O之,以克永世。時天慶四』年歲次甲午四月丙午朔□□二十七日記。
注 釋:
①劉暐墓志、劉慈墓志.范郁森.翁牛特旗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720,721.
②元脫脫等.遼史·卷八·景宗紀上.中華書局,1974.89.該書第96頁《??庇洝吩疲骸啊秶尽妨ⅰ堕L編》及《東都事略》并作‘諱明記,更名賢?!?/p>
③④⑤王綿厚,王海萍.遼寧省博物館藏碑志精粹.文物出版社,2000.206,186,192.
⑥李俊義,李義.遼《劉文用墓志銘》勘誤.“第二屆金上京文化暨第十一屆遼金契丹女真史學會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