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效應”來源于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賽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發(fā)威,來了一個呼嘯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接著南風徐徐吹動,行人頓覺風和日麗,春暖上身,于是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在人們的觀念中,北風似乎威力更大,為什么卻輸了?原因在于南風采用了“軟”的手段,而北風則采取了“硬”的手段,使人們產(chǎn)生抵觸心理。
【啟示】
北風遇事焦躁,不加三思,用粗暴行為橫加干涉,其法不可取。激怒別人,結果自然是一事無成。而南風卻遇事鎮(zhèn)定,充分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充分地考慮人家的感情,順其意而后行之,采取和風細雨的方式,把工作做細做好,自然馬到成功了。實踐證明,南風徐徐吹動的“柔”比北風凜冽刺骨的“剛”效果更佳,是提高溝通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nèi)在需要,使人的行為變?yōu)樽杂X。
情感是人在活動中對客觀事物所持有的態(tài)度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應形式。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情感——這是道德信念、原則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偽君子?!痹诂F(xiàn)實中,“北風效應”卻大有市場,即缺乏積極情感,方式簡單粗暴,往往挫傷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在家庭教育中也要講究方法:如果你對孩子采取高壓政策,動輒怒罵,甚至體罰這些簡單強制的教育方法,只會使你的孩子將“大衣裹得更緊”;采用和風細雨“南風”式的教育方法,根據(jù)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循循善誘,積極引導,你會輕而易舉地讓孩子“脫掉大衣”,達到你的教育目的,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