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黎明,麻飛玲
健脾補腎湯聯合健康教育對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的臨床治療與觀察
孫黎明,麻飛玲
目的分析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的特點,考察健脾補腎湯聯合健康教育對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的治療效果,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選取100例經臨床診斷為脾腎虧虛型的亞健康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健康教育,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健脾補腎湯,兩組均連續(xù)考察3個月,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中醫(yī)證候積分及不良反應等。結果經治療后,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6%,治療組為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1、2和3個月后,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均<0.05)。兩組均未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結論采用健脾補腎湯聯合健康教育對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進行治療,可顯著改善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的身體狀況,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且安全、有效、可靠,具有較大的臨床借鑒意義。
亞健康;健脾補腎湯;健康教育
亞健康是指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者,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癥狀,但不符合現代醫(yī)學有關疾病的臨床或亞臨床診斷標準。現代醫(yī)學對亞健康狀態(tài)無特殊治療方法的情況下,使自古重視“治未病”的中醫(yī)中藥在亞健康防治方面日益顯現出其獨特而明顯的優(yōu)勢[1]。亞健康證候主要有肝氣郁結、心脾兩虛、肝腎陰虛、脾腎陰虛和痰濕內生等,在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中,熱、毒、瘀、虛是主要致病因素,“虛損”是重要的致病結果[2];因此,脾腎的虧虛是亞健康的本質之一。筆者結合臨床經驗,采用健脾補腎湯聯合健康教育對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浙江省永嘉縣婦幼保健院中醫(yī)科收治的100例經臨床診斷為脾腎虧虛型的亞健康患者,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均為5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0~61歲,平均(40.5±8.6)歲;病程2個月至3年,平均(1.2±0.6)年。治療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1~60歲,平均(41.2±8.5)歲;病程1個月至3.5年,平均(1.1±0.7)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
1.2 病例選擇入選病例均符合2006年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制定的《亞健康中醫(yī)臨床指南》中的臨床診斷標準[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患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精神病等重大疾病者,對藥物嚴重過敏而不宜進入臨床研究者,有藥物濫用、酒精依賴或服用其他精神活性物質者,有精神疾病而不配合臨床研究者等均剔除。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單純的健康教育治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宜清淡,忌抽煙、喝酒等。治療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脾補腎湯進行治療,其基本處方組成:肉蓯蓉、鹽杜仲、川斷、桑寄生、枸杞子、補骨脂、生熟地、山萸肉、黃精、生黃芪、茯苓、淮山藥、炒內金、人參。1劑/d,用水煎煮,取藥液4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個療程,3個月為1療程。治療前及治療
1、2、3 個月對兩組患者的癥狀、體征、舌脈、不良反應等情況進行考察。
1.4 療效判定治療效果根據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標準分為痊愈、顯效、有效和無效[4]。痊愈: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狀況等均非常好,消化系統各功能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2/3以上;顯效: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狀況等均較好,消化系統各功能基本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1/2以上;有效:患者的記憶力、食欲、疲勞等癥狀有所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1/3以上;無效:患者的記憶力、食欲、疲勞等癥狀未得到改善,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少不足1/3。臨床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中醫(yī)證候積分由疲勞乏力、精力不夠、腰膝酸軟、食欲不振、記憶力下降、學習困難、睡眠異常、大便溏或結、舌質淡、苔薄白或稍膩、脈細或尺脈沉細無力等部分組成,每個中醫(yī)證候分為無、輕、中、重四等級,分別得0、1、2、3分,總分越低,效果越好。
1.5 統計方法數據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檢驗;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對照組痊愈9例,顯效24例,有效5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76%;治療組分別為15、29、3和3例,總有效率為94%。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 4.158,<0.05)。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0.05);治療后1、2和3個月后,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3個月的中醫(yī)證候積分情況分
2.3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在考察期內,生理指標均顯示正常,身體狀況良好,均未出現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
亞健康人群在我國占有較大的比例,據文獻報道,目前我國亞健康狀態(tài)人數已超過9億,而屬于健康狀態(tài)的人群僅占5%左右。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數中,80%以上年齡在20~40歲,處于該年齡段的人,均承擔著極大的社會責任,如缺乏警惕,任由發(fā)展,亞健康狀態(tài)就很有可能轉變?yōu)榧膊顟B(tài),將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后果,已成為人類健康中的重大隱患[5]。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及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個人、醫(yī)療組織等對亞健康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以促進亞健康狀態(tài)向健康狀態(tài)轉化,從而達到減少疾病發(fā)生,延緩衰老,提高身體素質和健康長壽的目的。因誘發(fā)亞健康的原因較為復雜,缺乏相應的臨床指標,導致臨床治療存在較大的困難[6]。
中醫(yī)藥經歷的幾千年的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疑難雜癥的驗方,亞健康在傳統中醫(yī)中屬于“未病”的范疇,且中醫(yī)中藥自古就有治療未病的傳統,在防治亞健康方面顯現出了其獨特而明顯的優(yōu)勢[7]。已有文獻報道[8],亞健康是因七情內傷、勞倦、飲食及生活不節(jié)等導致體內陰陽平衡失調,氣血津液臟腑經絡功能紊亂,進一步發(fā)展至氣滯、血瘀、痰濕,郁久化熱進而出現熱、毒、瘀、虛的一系列病理變化;亦有學者認為養(yǎng)精(腎)、補氣(脾),補養(yǎng)結合,綜合調養(yǎng)各臟腑功能。在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中,熱、毒、瘀、虛是主要致病因素,而“虛損”則是重要的致病結果。因此,脾腎的虧虛是亞健康的本質之一,采用健脾補腎的方法是治療和控制亞健康的重要手段[9]。目前中醫(yī)治療的有針灸配合藥物治療,如胚寶膠囊、杞菊地黃丸及六味地黃丸等。
健脾補腎湯是由肉蓯蓉、鹽杜仲、川斷、桑寄生、枸杞子及補骨脂等中藥經合理配伍而成,為筆者多年來從臨床患者診治亞健康脾腎虧虛型患者過程中的經驗所得,該方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證明[10],滋補和補益性中藥(如方中人參、黃芪、枸杞子及黃精等)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疲勞、減少脂質過氧化物生成等作用,可用于亞健康人群的強身健體,延緩衰老。而且國內研究者認為補腎益精類中藥(如方中肉蓯蓉、桑寄生、鹽杜仲、補骨脂、生熟地及山萸肉等)有改善腸道對鈣的吸收,糾正負鈣平衡及激素失調,調節(jié)機體內環(huán)境、微量元素平衡等作用。本課題從亞健康的發(fā)病機制出發(fā),根據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點,采用健脾補腎湯聯合健康教育治療,對脾
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進行系統的臨床治療,能顯著改善脾腎虧虛型亞健康人群的身體狀況,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且安全、有效、可靠,具有較大的臨床借鑒意義。
[1]Lei LM,Wu GF,Qiu SY,et al.Literature analysis of tuina in regulating subhealth status in recent 10 year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4,12 (1):60-66.
[2]蔡榮林,胡玲,李姿慧,等.艾條溫和灸治療亞健康人群疲勞狀態(tài)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4,29(3):940-942.
[3]王曼蘇,岳延榮,李建強.溫針背俞穴加耳穴法治療亞健康失眠狀態(tài)療效觀察[J].新中醫(yī),2011,43(10):98-99.
[4]甘福生,鐘艷萍,張四喜.熱敏灸治療亞健康人群高粘血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8(22):27-28.
[5]Chu GX.Analysis onpulsediagram characteristicsofsubjectswithsubhealthstat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2,10 (1):1099-1105.
[6]秦艷,張蕾.耳穴貼壓加中藥內服治療肝郁化火型亞健康失眠50例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3,45(8):155-157.
[7]吳頌,馬艷波,鄭紅,等.膏滋干預治療脾腎陽虛型亞健康疲勞狀態(tài)198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2013,35(7):994-995.
[8]李希民,李歡,侯江紅.調和營衛(wèi)法治療亞健康失眠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4,20(2):264-265.
[9]侯泉,馮霞.眠安寧顆粒治療亞健康失眠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 (25):26-27.
[10]阿衣努爾·木合買提巴克,劉濤,胡曉靈.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療亞健康失眠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2(9): 57-59.
10.3969/j.issn.1671-0800.2014.11.012
R25
A
1671-0800(2014)11-1351-03
浙江省永嘉縣科技局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4312)
235100浙江省永嘉,永嘉縣婦幼保健院(孫黎明);永嘉縣中醫(yī)醫(yī)院(麻飛玲)
孫黎明,Email:26361269 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