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大梅
(鄭州經貿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關于高職院校《審計》教學問題的探討
肖大梅
(鄭州經貿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審計學是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綜合性和實踐性,與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相比又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審計教學一直存在著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本文就筆者個人在多年審計教學中所遇到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審計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審計專業(yè)成為高等院校近年來眾多學子報讀的熱門專業(yè),高職院校也紛紛設置審計專業(yè)或在財經類課程中開設審計課程,為我國的審計事業(yè)發(fā)展輸送后備人才,但是當前的審計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出來。筆者從事高職院校審計教學多年,每學期教學結束都會有很多感想:為什么花費這么大的心血和努力卻達不到預想的教學效果?為什么教師和學生的默契度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為什么教學過程中有時候會覺得力不從心?怎樣才能讓同學們由被動地接受變?yōu)橹鲃幼杂X地學習?對此,筆者從以下方面進行了分析。
1.審計課程的特點分析。①涉及知識寬泛,理論性強且比較抽象,學生學習困難。審計學是我國高職院校財經類會計專業(yè)和會計與審計專業(yè)的一門主干課程,并與許多相關學科的理論相互滲透,融匯了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經濟法、計算機、統(tǒng)計學等知識,具有知識更新快、綜合素質要求高的特點。所以,要想學好審計學和做好審計工作,必須對以上各學科知識有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能夠對知識融會貫通,但目前學生對相關學科知識的掌握存在少、散、不夠扎實的情況,不能將各學科知識系統(tǒng)聯(lián)系起來。由此造成部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教師不得不停下來復習相關的會計知識,這樣既費時又費力。②審計實務中的職業(yè)判斷,讓習慣于“標準答案”的學生們難以把握。審計課程的思維方式和其他會計類課程的思維方式不同。對一個事件的判斷,它沒有直接唯一的依據和結論,它更多依據的是審計人員自身的職業(yè)判斷。例如,對審計證據充分性的把握、對審計重要性水平的評估和對可接受審計風險大小的確認等,都離不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yè)判斷。而不同的注冊會計師,由于專業(yè)學識、職業(yè)經驗自身風險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客戶的專業(yè)判斷也很難完全一致。這對審計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頭霧水,云遮霧罩,是非難辨。③操作性強,學生難以把握其關鍵環(huán)節(jié)。
審計中所講的業(yè)務,極少會發(fā)生在學生的身邊,教材在舉例介紹時,幾乎都是簡單介紹審計人員通過實施了某些必要的方法,發(fā)現被審計單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多也就是提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或介紹經常容易出現錯弊的表現,很少涉及具體的審計過程。如,錯弊的邏輯推理、審計人員的分析思路等關鍵問題根本沒提到或涉及很少,導致學生想象的多、眼見的少,這使得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
2.審計教學中的實訓建設分析。目前高職院校的審計學實訓建設相比較成熟的會計實訓或會計電算化實訓的建設和配備明顯滯后,缺少實訓項目內容、實訓項目教材、實訓軟件及實訓教師。所以,在高職院校的審計教學體系中,實訓環(huán)節(jié)明顯出現了坍塌,成了實訓項目中的短板,不能有效地支撐審計理論知識。
3.從事審計課程教學的教師素質分析。審計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要求教師不但有堅實的理論知識,還必須有豐富的參與社會審計活動的經驗。而目前高職院校從事審計教學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從學校到學?!保苌儆性洀氖逻^審計實務工作的。所以,教師只有理論而沒有實踐經驗,不但無法對案例資料做出深入細致的分析判斷,而且很難引導學生進行激烈、深入地討論,很容易造成講授的課程內容空洞,索然無趣,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高職院校審計教材分析。目前,審計教材種類很多,但是真正有新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材很少?,F在我們的審計教材基本就是審計準則的講解和重復,理論內容太多,案例很少,這對于沒有任何實務經驗的初學者來說會覺得抽象、枯燥、難以理解、沒有吸引力。另外,相關的實踐和培訓教材太少,案例教材更是少之又少。
1.課前充分準備,課上方法靈活。審計教學難度大,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對晦澀的專業(yè)術語一定要領悟透徹,并且對其他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要有足夠的儲備,以應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隨時出現的理解偏差和錯漏。另外,鑒于審計課程本身的特點,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當前的審計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眾多媒體信息融合到一起,然后通過屏幕將審計的過程展示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實感受到審計的工作流程,使得教學更為生動、直觀,學生學習起來也更為輕松愉快,從而可以讓枯燥、抽象的審計學習變得更為形象和有趣。再如,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的運用減少純準則條款的講解,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豐富的生活實例取代照本宣科的書面語言等方法以喚起學生對審計課程的熱愛。
2.科學選用審計教材、合理規(guī)劃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培養(yǎng)的是理論知識夠用、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所以在審計教學中,應選用結構合理、案例豐富、適用性強的教材。比如教材在介紹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同時,加上相應的配套習題、典型案例、社會時事和實訓資料。另外,條件允許的話開設審計上機課,類似于會計電算化課程,讓學生覺得審計知識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可以操作的。
3.運用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審計學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想要提高審計的實踐操作能力,就必須增加學生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除了基本的多媒體教學外,還需要有相應的情景教學,讓學生在貼近實際的工作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這樣的教學互動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就我院而言,我們可以將審計學的教學放在會計模擬實訓室中,大三的學生在進行會計模擬實訓,大二學習審計的同學可以在一旁進行相應項目的審計檢查,經過自己的審計檢查,再經過教師的分析講解,同學們能很快掌握相關項目的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以及雙重目的的測試的要點,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審計實踐能力,而且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
4.完善審計實驗室的建設。要想學生切實學好審計,必須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際操作的機會,而審計實訓室則是學生模擬參與審計工作實踐的主要場所。模擬實訓應從簽訂審計業(yè)務約定書、編制審計計劃等準備工作開始,到審查具體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資料、實施審計程序、收集審計證據、編制審計工作底稿,并對所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給出審計意見,最終形成審計報告,最后對審計資料進行整理歸檔等審計工作的全過程進行模擬,通過系統(tǒng)的模擬實訓能夠讓學生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不再會覺得審計好像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即。希望學院提供整個審計流程所需的資料、用品以及相關的設備,以確保審計實訓效果。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從事審計教學的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應能為學生參與課堂的分析和討論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案情和真實的場景,讓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有豐富的參與社會審計活動的經驗。所以,要提高審計教學效果、實現案例教學的良好互動,必須提高審計教師的實踐能力。學院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創(chuàng)造條件或鼓勵校內教師爭取機會去企業(yè)、機關、會計師事務所鍛煉,在審計實務工作中增強動手操作能力,積累審計經驗,回到課堂上可以言之有物、言之有趣;也可以聘請校外會計師事務所或黨政機關的合格專業(yè)人士來學校代課,重點負責審計實訓環(huán)節(jié)的指導。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審計學的教學現狀還不容樂觀,這就要求我們從事審計教學的教師面對教學中出現的諸多問題積極應對、知難而進,努力開創(chuàng)出順應社會發(fā)展、學生需求、教學需要的新局面,以提高審計教學效率和效果。
[1]鄭艷茹.進一步改進審計教學的思考[J].現代審計,2009,(6).
[2]張麗.高職院校審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09,(8).
[3]姚曉蓉.關于提高審計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J].會計之友,2010,(1).
[4]張詠梅.關于審計教學改革的思考[J].市場論壇,2011,(7).
[5]梁士旗.高職院校審計教學困境及應對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2,(17).
[6]俞靜.審計學[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
G712
A
1674-9324(2014)28-0178-02
肖大梅,鄭州經貿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審計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