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桂
習題課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對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恰當、具體的物理習題的解答,不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規(guī)律,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散性、深刻性。本文將以高三第一輪復習中筆者自編的一道傳送帶習題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
例題 如圖所示,靜止的水平傳送帶上,A、B兩點間距L=4m,一質(zhì)量m=0.5kg的小物塊以水平初速度v0=6m/s從A端滑上傳送帶,滑到B點時的速度為2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現(xiàn)使傳送帶按順時針方向以恒定的速率v運
行,物塊仍以初速度v0=6m/s從A端滑上傳送帶,試求下列三種情況下物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①當v=1m/s時;②當v=4m/s時;③當v=8m/s。
活動一、一題多解,提升思維的發(fā)散性
提問1:物塊在滑上傳送帶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運動性質(zhì)如何?
學生A:物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m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
提問2:誰能說出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的解題思路?
學生B:先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求出物塊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動摩擦因數(shù)。
板演1:(1)對物塊的減速過程有v2-v20=-2aL
對物塊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得μmg=ma
解得a=4m/s2,μ=0.4
提問3:上述解法是從力的瞬時效應,即力產(chǎn)生加速度的角度出發(fā)求解的,你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
學生C:還可以從力對空間累積效應,即合力做功改
像上面這樣的試題,由于其錯誤較隱蔽,一般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加上其在考查學生解題能力時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一些教輔資料和試卷所選用。但作為教師,在編制和使用試題時,對試題和答案在力求做到符合知識性和技巧性原則的同時,也要重視其科學性原則,既要避免出現(xiàn)題干中措詞、表達上欠妥或不嚴密的現(xiàn)象,更要注意避免答案和題設(shè)過程相矛盾的隱性錯誤,否則容易導致讓一些思維較嚴密的學生無從作答。endprint
習題課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對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恰當、具體的物理習題的解答,不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規(guī)律,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散性、深刻性。本文將以高三第一輪復習中筆者自編的一道傳送帶習題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
例題 如圖所示,靜止的水平傳送帶上,A、B兩點間距L=4m,一質(zhì)量m=0.5kg的小物塊以水平初速度v0=6m/s從A端滑上傳送帶,滑到B點時的速度為2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現(xiàn)使傳送帶按順時針方向以恒定的速率v運
行,物塊仍以初速度v0=6m/s從A端滑上傳送帶,試求下列三種情況下物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①當v=1m/s時;②當v=4m/s時;③當v=8m/s。
活動一、一題多解,提升思維的發(fā)散性
提問1:物塊在滑上傳送帶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運動性質(zhì)如何?
學生A:物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m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
提問2:誰能說出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的解題思路?
學生B:先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求出物塊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動摩擦因數(shù)。
板演1:(1)對物塊的減速過程有v2-v20=-2aL
對物塊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得μmg=ma
解得a=4m/s2,μ=0.4
提問3:上述解法是從力的瞬時效應,即力產(chǎn)生加速度的角度出發(fā)求解的,你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
學生C:還可以從力對空間累積效應,即合力做功改
像上面這樣的試題,由于其錯誤較隱蔽,一般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加上其在考查學生解題能力時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一些教輔資料和試卷所選用。但作為教師,在編制和使用試題時,對試題和答案在力求做到符合知識性和技巧性原則的同時,也要重視其科學性原則,既要避免出現(xiàn)題干中措詞、表達上欠妥或不嚴密的現(xiàn)象,更要注意避免答案和題設(shè)過程相矛盾的隱性錯誤,否則容易導致讓一些思維較嚴密的學生無從作答。endprint
習題課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對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恰當、具體的物理習題的解答,不但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規(guī)律,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fā)散性、深刻性。本文將以高三第一輪復習中筆者自編的一道傳送帶習題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
例題 如圖所示,靜止的水平傳送帶上,A、B兩點間距L=4m,一質(zhì)量m=0.5kg的小物塊以水平初速度v0=6m/s從A端滑上傳送帶,滑到B點時的速度為2m/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2)現(xiàn)使傳送帶按順時針方向以恒定的速率v運
行,物塊仍以初速度v0=6m/s從A端滑上傳送帶,試求下列三種情況下物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①當v=1m/s時;②當v=4m/s時;③當v=8m/s。
活動一、一題多解,提升思維的發(fā)散性
提問1:物塊在滑上傳送帶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運動性質(zhì)如何?
學生A:物塊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下的重力m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
提問2:誰能說出求解動摩擦因數(shù)的解題思路?
學生B:先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求出物塊的加速度,再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動摩擦因數(shù)。
板演1:(1)對物塊的減速過程有v2-v20=-2aL
對物塊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得μmg=ma
解得a=4m/s2,μ=0.4
提問3:上述解法是從力的瞬時效應,即力產(chǎn)生加速度的角度出發(fā)求解的,你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
學生C:還可以從力對空間累積效應,即合力做功改
像上面這樣的試題,由于其錯誤較隱蔽,一般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加上其在考查學生解題能力時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往往被一些教輔資料和試卷所選用。但作為教師,在編制和使用試題時,對試題和答案在力求做到符合知識性和技巧性原則的同時,也要重視其科學性原則,既要避免出現(xiàn)題干中措詞、表達上欠妥或不嚴密的現(xiàn)象,更要注意避免答案和題設(shè)過程相矛盾的隱性錯誤,否則容易導致讓一些思維較嚴密的學生無從作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