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瑜+畢俊峰
摘要:課程建設是教學團隊建設的基石,教學團隊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有力保障,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本研究在調研學生對英語學習需求的基礎上,研究了如何通過課程建設來加強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學習需求;課程建設;教學團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5-0236-02
一、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需求調研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程建設,課題組對云南省高校的120名本科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并分析了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方面的需求情況。受調查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學科專業(yè),包括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哲學、理學、工學、體育類、藝術類、東南亞南亞非通用語等。此調研較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了目前云南省高校本科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
(一)問卷調查涉及的主要問題
1.學生對今后的學業(yè)規(guī)劃和就業(yè)意向是什么?該問題主要目的是弄清專業(yè)背景、學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意向這三個因素對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產生的影響。
2.學生對當前開設的大學英語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滿意程度怎么樣?問卷中設計了“很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比較不滿意、很不滿意”五個可供選擇的答案。該問題主要了解了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態(tài)度和看法。
3.學生對學校開設大學英語選修課程類型有何意見和建議?調查問卷中列出了六類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分別是綜合英語類課程,語言技能類課程,語言應用類課程,語言文化類課程,以及英語考試類課程。
4.學生學習大學英語選修課程的原因和目標是什么?
5.學生對每個學期大學英語選修課程開設門次的建議?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對120份問卷調查的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需求已不再是為了某個單一的目的,而是呈現(xiàn)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發(fā)展趨勢。問卷調查顯示,目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動機和目的呈現(xiàn)出多元化、個性化的態(tài)勢,反映了大學本科學生由于英語水平、學習能力、學習經歷、認知風格、個性特點、就業(yè)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個體差異性。從權重高低來看,學生學習大學英語選修課的目的依次分別是:提高社會工作適應能力與就業(yè)競爭力(72.7%);提高英語語言水平與應用能力(63.6%);提高英語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31.8%);迫于國內的考研升學壓力或為了出國讀碩(27.3%);為了修夠學校規(guī)定的學分,從而能夠順利畢業(yè)(18.2%)。當前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的多樣性、個體化發(fā)展趨勢說明了在我國經濟社會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英語水平總體有所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目標和期望值也在不斷地提高。
2.具有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而同一大類專業(yè)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1)經濟、管理、法學等社科類專業(yè)的學生傾向于選擇英語演講與辯論、高級英語視聽說、翻譯基礎及實踐、商務英語、經貿英語、法律英語等語言技能類、語言應用類和專業(yè)英語類課程。這是由于經濟、管理、法學類專業(yè)實用性較強,與社會各行業(yè)聯(lián)系緊密,因此,學生注重培養(yǎng)英語聽、說、譯等方面的應用能力,希望通過英語來學習財經、商務、法律等實踐性強的知識,為今后的就業(yè)打下基礎。(2)人文、歷史、教育、東南亞南亞小語種等人文科學,以及語言類專業(yè)的學生傾向于選擇諸如英美國家概況、英美文學、中國文化、少數民族文化、東盟國家文化等語言文化類課程,這些課程與他們所學的專業(yè)相關,說明學生希望通過英語選修課來補充與本專業(yè)有關的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內涵。除此之外,人文類專業(yè)的學生還樂于選擇像考研英語這種考試類課程,這反映了人文類專業(yè)的本科生就業(yè)比較困難,讀研究生的機會比較多,想通過升學提高就業(yè)質量。(3)藝術、體育專業(yè)的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較差,希望通過英語選修課來提高英語水平,比較傾向于選擇大學英語四級、綜合英語課程。此外,藝術專業(yè)的學生還樂于選擇像英語影視欣賞這類趣味性較高的藝術鑒賞類課程。(4)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傾向于選擇大學英語四級、考研英語等證書類課程,這反映了純理科學生的就業(yè)前景主要是教育、科研等領域,而教育、科研領域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較高,因此,理科學生希望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研英語課程來幫助其實現(xiàn)升學的愿望。此外,有少數理科學生愿意選修專業(yè)英語課程,以此來提高學習專業(yè)知識的能力,這有助于今后的科研能緊跟國際學術前沿。
3.學生的學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意向對英語的學習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問卷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最受學生青睞的工作單位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是:黨政機關公務員(41.2%)、國有企業(yè)(24.1%)、事業(yè)單位(21.3%)、部隊(6.1%)、非國有企業(yè)(5.2%)、自主創(chuàng)業(yè)(2.1%)。其中,教師這一職業(yè)在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中排名差異較大。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科專業(yè)的學生選擇教師職業(yè)的比例較低,這些專業(yè)的學生除了選擇公務員之外,大多愿意到國有企業(yè)工作。而人文學科、外語、理科、藝術、體育專業(yè)的學生選擇教師的比例較高,排第二,僅次于公務員,這說明了不同專業(yè)會對學生的學業(yè)規(guī)劃、就業(yè)意向產生影響,從而決定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4.從本次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云南省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做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因此,改革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除了從學校、教師等方面入手外,還必須從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的視角出發(fā),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式,分析大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主客觀需求,從學生需求的角度探討學習環(huán)境、就業(yè)目標、社會需求等因素對大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只有把教師的教學、學校的管理和學生的學習三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找到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途徑與方法。endprint
二、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組建分門別類的教學團隊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有別于其他人文學科的教學團隊建設,有其特殊性。一是教師隊伍龐大。在很多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是最大的一個教學團體,教師的興趣愛好不同,教學風格各異,這給教學團隊的建設造成了較大障礙。二是教學對象廣大,學生的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較大的困難。三是教學要求不斷提高。大學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團隊的建設任務十分艱巨。
針對目前學生對英語學習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的發(fā)展趨勢,大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成立課程小組,為學生開設不同類型的大學英語選修課。由于專業(yè)種類繁多,不可能開設出所有專業(yè)的專業(yè)英語課程,但可以按大類開設專業(yè)英語核心課程。專業(yè)英語課程可以分成以下幾個大類:社科類、人文語言類、理科類、工科類、體育藝術類。社科類重點開設財經英語、商務英語、管理英語、法律英語等課程;人文語言類重點開設英美文學、語言學、英美國家文化、中國文化、東盟國家文化、英語教育等課程;理科類重點開設理學英語、學術英語課程;工科類開設計算機英語、工程英語;體育藝術類開設體育英語、藝術英語課程。
課題組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學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內容大而全,而建設時限一般就2~3年,時間短、任務重、經費有限,難以保證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水平。造成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缺乏孵化建設的過程,到了申報項目的時候才臨時拉起一個大規(guī)模的隊伍。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學校應提供一定的條件,分步驟、分階段地開展團隊建設工作。在團隊建設的規(guī)模、內容、組織形式、目標任務等方面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根據學校的實際,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組建分門別類、形式多樣、目標明確、團結協(xié)作的小型教學團隊。
1.按課程組建教學團隊。團隊的負責人從該課程骨干教師中遴選,負責帶領課程教學團隊,緊緊圍繞某個單一課程的教學開展一系列與課程建設相關的教研活動和師資培訓。這樣的團隊人員相對較少,便于集中開展活動。建設任務范圍相對小,便于進行精細的研究。建設目標大小適中,易于在短時期內完成。
2.以一兩門核心課程(如大學英語讀寫和視聽說課程)為基礎,建設大學英語核心課程的教學團隊。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英語技能為培養(yǎng)目標,以突出和加強對學生英語語言基本功的訓練為主要手段,逐步夯實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云南省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差,語言基本功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不可或缺。通過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扎實建設好基礎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工作,為后續(xù)課程的建設打下基礎。
3.結合學生的需求和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打造好提高階段的選修課程建設。首先是組建提高階段選修課程教學團隊,可以是單一課程的教學團隊,也可以是相關類別的課程群教學團隊,如語言文化類課程教學團隊、專業(yè)英語類課程教學團隊、ESP課程教學團隊。選修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當兩者發(fā)生沖突時,應以學生需求為主導,培養(yǎng)適應需求變化的師資隊伍。教學團隊的成員可以是由同一專業(yè)、同一學科的教師組成。如果建設需要,也可以是由來自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科的教師組成。尤其是專業(yè)英語修課程的建設,單靠英語教師是無法完成的,需整合全校的教師資源,建設具有特色的選修課程群。
4.以培養(yǎng)目標為綱,統(tǒng)籌單一課程教學團隊和課程群教學團隊的建設。無論是基礎階段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還是提高階段選修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均需時刻把握大學英語教學的總體培養(yǎng)目標,以培養(yǎng)目標為綱,建設大小不等的若干個單一課程教學團隊和課程群教學團隊,統(tǒng)籌做好單一課程教學團隊和課程群教學團隊的建設,并使這些各種團隊形成合力,為大學英語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發(fā)揮各自的作用。
三、結論
Widdowson(1981)認為,需求指外語學習者為真正習得一門語言所必須要做的事情。Hutchinson和Waters(1987)指出,不論是普通用途英語還是專門用途英語,任何課程都要建立在學生的某種需求之上。教學團隊的建設應該根據學科的結構特點和學科領域內課程設置以及課程之間的關聯(lián)情況,將學科劃分出若干個課程群,在此基礎上,根據教師教授的主要課程和科研的重點領域進行師資組合,形成團隊。團隊成員進行經常性的交流溝通,共同進行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這樣才能全面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田甜.大學英語后續(xù)課程建設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2]王守仁.在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過程中建設教師隊伍[J].外語界,2012,(4).
[3]王厚紅.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4).
[4]夏紀梅.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師發(fā)展的難點與出路[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2).
[5]張強,喬海曙,劉曉劍.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博弈分析[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基金項目:此文系2011年云南省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以課程為核心的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建設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馬瑜(1966-),女(哈尼族),云南宣威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課程與教學論;畢俊峰(1980-),男,云南昆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