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松,李愛紅,陳 鑫,朱振杰,孫 麗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纖維肌痛綜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 FMS)是一種非關節(jié)性風濕病,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全身性肌肉疼痛與發(fā)僵,70%~80%的患者伴有失眠、焦慮、抑郁、易疲勞等精神心理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質(zhì)量。穴位埋線應用特制針具將醫(yī)用羊腸線埋入相應穴位區(qū)域,能夠產(chǎn)生持久刺激的1種“長效針感效應”,達到“深納而久留之,以治頑疾”的效果[1-2]。筆者采用穴位埋線治療FMS30例并與氟西汀治療對照研究,取得較滿意的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60例FMS患者是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康復醫(yī)學科和神經(jīng)內(nèi)科門診病人, 診斷均符合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學會(ACR)建立的FMS診斷標準[3],排除繼發(fā)性纖維肌痛綜合征(如繼發(fā)于外傷、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甲狀腺機能低下、惡性腫瘤等疾患)以及肌筋膜痛、慢性疲勞綜合征等。所有患者自愿參加實驗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根據(jù)就診先后順序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8例,女22例;年齡18~49歲,平均年齡(32.4±10.43)歲;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5.2±3.15)歲。觀察組男6例,女24例;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3.2±9.75)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4±2.68)歲。入組時2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心理及行為指導。
1.2.1 對照組 采用氟西汀(Fluoxetine)治療,氟西汀片10 mg,每日1次。
1.2.2 觀察組 采用穴位埋線治療。主穴:壓痛點(阿是穴)。配穴:①氣血虧虛型:脾俞、胃俞、足三里、曲池、合谷;②心腎不足型:腎俞、心俞、關元、太溪、神門;③氣滯血瘀型:膈俞、血海、委中、合谷、三陰交;④風寒阻絡型:風門、腰陽關、曲池、外關、關元;⑤肝郁脾虛型:脾俞、肝俞、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太沖。埋線方法:將2/0號醫(yī)用羊腸線剪成1~2 cm長線段,先置于75%乙醇中浸泡30 min,然后置于0.9%滅菌生理鹽水中備用。選定并標記穴位后,常規(guī)消毒局部皮膚,根據(jù)穴位的深度選取合適長度的羊腸線放入一次性埋線針內(nèi)(埋線針由江蘇華宏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右手持埋線針,左手固定穴位,將針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向下慢慢進針,深度基本同針刺深度。得氣后,邊推針芯邊退針管,將羊腸線植入穴位內(nèi),出針后立即用干棉棒壓迫針孔片刻,并敷醫(yī)用膠貼固定1 d。每10 d埋線1次,共埋線3次,2組均于治療30 d后評價療效。
1.3.1 痊愈:無周身疼痛,無壓痛點,睡眠正常;顯效:周身疼痛明顯減輕,壓痛點減少6個以上,睡眠障礙者睡眠時間增加2 h以上;有效:周身疼痛減輕,壓痛點減少4個以上,睡眠障礙者睡眠時間增加1 h以上;無效:周身疼痛未減輕,壓痛點減少3個以下,睡眠障礙者睡眠時間增加少于1 h。
1.3.2 觀察指標及方法 (1)痛點個數(shù):根據(jù)FMS診斷標準,F(xiàn)MS患者壓痛點共有18個(9對)部位。以拇指按壓,壓力為4 kg,檢查者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情況適當調(diào)整壓力,患者覺得疼痛明顯即為陽性,計算痛點個數(shù);(2)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在白紙上畫一條長10 cm的直線,兩邊分別標上“無痛”和“最嚴重的疼痛”。病人根據(jù)自己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某一點做記號,以表示疼痛的強度,從起點到記號處的距離長度就是疼痛的量;(3)纖維肌痛影響調(diào)查表(Fibromyalgia ImpactQuestionnaire, FIQ):FIQ量表有4個方面問題,共20個關于FMS影響的問答,根據(jù)評分方法累計各項分值為FIQ總分,F(xiàn)IQ與工作能力喪失程度有很好的相關性[4]。量表均于治療前后由專人各評估1次,評估者不參加治療為單盲法評估。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組內(nèi)比較用配對資料t檢驗,組間比較用成組設計定量資料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顯示,經(jīng)過1個月的治療,觀察組有效26例(86.7%),對照組有效16例(53.3%),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顯示,治療前2組壓痛點個數(shù)、VAS值、FIQ總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治療后組內(nèi)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2種方法均能改善臨床癥狀,提高工作能力;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表12組療效比較
組 別例數(shù)痊愈顯效有效無效有效率(%)對照組3016914533觀察組30815348671)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表2 2組壓痛點個數(shù)、VAS值、FIQ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治療前比較:2)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3)P<0.05
氟西汀組出現(xiàn)心悸7例,口干6例,頭暈4例,出汗4例,納差3例,便秘2例,均未進行特別處理,停藥后癥狀消失。穴位埋線組治療未見明顯埋線不良反應。
纖維肌痛綜合征是一種特發(fā)性疾病,以慢性疼痛、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與解剖部位相應的再發(fā)性觸痛為特征,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遺傳、病毒感染、風濕、過敏、睡眠障礙、工作過度等有關,且是多因素的結果[5]。研究認為,服用抗抑郁藥對FMS具有一定療效,其鎮(zhèn)痛機制目前有3種假說:一是單胺再吸收抑制;二是藥物作用于內(nèi)源性疼痛抑制系統(tǒng);三是協(xié)助慢波睡眠重建,該波形在纖維肌痛患者中常失調(diào)。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SSRI)型抗抑郁藥,臨床常用于FMS的治療[6]。
中醫(yī)學認為,纖維肌痛綜合征屬于“痹證”、“周痹”、“肌痹”范疇?!端貑枴ぴu熱病論》記載:“邪之所湊,其氣必虛。”FMS患者素體虛弱、臟腑虧虛、正氣不足、陰陽失調(diào)是本病的主要內(nèi)因,其中又以肝脾腎虧虛為主?!端貑枴け哉摗酚涊d:“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被颊吒文I虧虛,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乏源,氣血不足則營衛(wèi)失調(diào),腠理不固,衛(wèi)外不密,則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發(fā)為痹病。風寒濕成痹日久,則五臟氣機紊亂,升降無序,導致臟腑經(jīng)絡功能失調(diào),故臨證所見病情復雜。本研究中穴位埋線主穴
以痛點阿是穴為主,疏通局部氣血、通絡止痛,配穴根據(jù)證型辨證取穴,全面調(diào)理經(jīng)絡臟腑功能,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穴位埋線療法是在中醫(yī)整體觀念及針灸經(jīng)絡理論的指導下,將醫(yī)用羊腸線埋入相應穴位區(qū)域的治療方法?,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羊腸線作為一種異體蛋白埋入機體后,逐漸被機體軟化吸收,有組織療法的作用,能調(diào)節(jié)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的相對平衡,促進病區(qū)恢復,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還能提高機體應激能力[1]。任曉艷[2]認為,埋線療法能對穴位、神經(jīng)以及整個中樞產(chǎn)生一種綜合作用,使組織器官的活動能力加強,血液循環(huán)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陳代謝增強,其營養(yǎng)狀態(tài)得到改善,產(chǎn)生的疼痛信號傳到相應的脊髓后角內(nèi),可以引起脊髓水平的疼痛抑制效應。鐘小蓓等[7]研究發(fā)現(xiàn),穴位埋線能夠使外周血和脊髓后角中P物質(zhì)的含量明顯升高,起到鎮(zhèn)痛效應。
本研究結果與氟西汀治療比較,穴位埋線能夠更好地改善FMS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和患者的工作能力,且穴位埋線治療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故穴位埋線治療FMS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今后研究中需對穴位埋線治療FMS進行大樣本、多中心及遠期臨床療效觀察,并對穴位埋線治療FMS的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1] 孫文善.微創(chuàng)埋線:技術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中醫(yī)外治雜志,2008,17(2):3-5.
[2] 任曉艷.穴位埋線的源流及其機理探討[J].中國醫(yī)藥學報,2004,19(12):757-759.
[3] Wolf F, Smgthe HA, Yunus MB, et al.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1990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bromyalgia[J]. Arthritis Rheumatology, 1990, 33(3):160-172
[4] White KP. Harth M, Speechley M, Ostbye t. Testing an instrument to screen for fibromyalgia syndrome in population studies: the London Fibromyalgia Epidemiology Stud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J]. J Rheumatol,1999,26:880-884.
[5] Gut A, Cevik R, Nas K, et al. Cortisol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hormones in follicularphase women with fibromyalgia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effect of depressive symptoms on these hormones[J].Arthritis Res Ther, 2004,6:232-238.
[6] Lautenschl?ger J. Present state of medication therapy in fibromyalgia syndrome[J]. Scand J Rheumatol,2000,29(suppl 113):32-36.
[7] 鐘小蓓,王光義,賀志光.穴位埋線加艾灸對佐劑型關節(jié)炎大鼠P物質(zhì)含量的影響及其對細胞因子的免疫調(diào)控作用[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