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艾莉
(中共濰坊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山東濰坊262406)
論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
蒿艾莉
(中共濰坊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山東濰坊262406)
官僚主義是寄生于黨和政府肌體上的一大毒瘤,是人民的大敵、共產黨的大敵。毛澤東同志終其一生同官僚主義進行著不懈的斗爭,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關于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認真學習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的重要思想,對于今天我們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效克服“四風”,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毛澤東;官僚主義;群眾路線
官僚主義是寄生于黨和政府肌體上的一大毒瘤,是人民的大敵、共產黨的大敵。對這一不良作風,中國共產黨從未與其妥協(xié)過。尤其毛澤東同志,可謂是我黨歷史上高舉反對官僚主義大旗的第一人。這與他的特殊身份有關,他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這就決定了他比其他人更早地關注和認識到,共產黨必須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在黨內的滋生和蔓延。為能幫助黨內同志時刻警惕這種不良作風,他既生動刻畫出官僚主義的種種表現(xiàn),也深刻揭示了其危害性和產生的社會歷史思想根源;他既自己帶頭與官僚主義傳統(tǒng)徹底決裂,又堅持不懈地探索著鏟除這一政治頑癥的途徑與方法。認真學習毛澤東關于反對官僚主義的重要思想,對于今天我們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效克服“四風”,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毛澤東對官僚主義作風一向深惡痛絕,在與官僚主義的不懈斗爭中,形成了毛澤東較為豐富的關于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尤其在官僚主義的表現(xiàn)形式、危害、產生原因等問題上,都有比較系統(tǒng)和深刻剖析。
(一)生動刻畫出官僚主義的各種表現(xiàn)
對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傳統(tǒng)的國家而言,“官僚”一詞并不陌生,但“官僚主義”則是從西方轉譯過來的,是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做官當老爺?shù)念I導作風。”[1]在我們黨尚未取得政權時,官僚主義作風在黨內并不突出,但這并不代表黨內沒有官僚主義傾向。因為官僚主義是一種附著在權力上的政治病癥,所以,即使在紅色根據地初創(chuàng)時期,官僚主義的某些傾向性苗頭已經在部分領導機關、領導干部身上有所表現(xiàn)。毛澤東作為一位飽覽史書、熟讀中國歷史的馬克思主義者,自然對高高在上、獨斷專行,飽食終日、無所作為,遇事推諉、不負責任的官老爺作風保持著高度警覺。為謹防這種不良作風在共產黨的肌體上滋生蔓延,他對不同時期的官僚主義的各種表現(xiàn)都曾進行過精準的刻畫和分析。
在中央蘇區(qū)時他分析官僚主義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一種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責的怠工現(xiàn)象,另一種是命令主義。[2](P124-125)他認為對黨的工作“不理不睬”不對,但只會命令群眾做這做那也不行,那會使黨和政府“失去信用”。
在延安時,為了引起人們對官僚主義的警惕,他又用形象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為官僚主義畫像:“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不靠,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意思是說,官僚主義者都是一些高高在上、養(yǎng)尊處優(yōu)、閉目塞聽、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這樣一些人于革命事業(yè)、于人民群眾自然是“十分無用”的。
六十年代初,毛澤東覺得“泥塑的神像”比喻太籠統(tǒng),于是又專門寫了一篇《論官僚主義》的短文,系統(tǒng)地為官僚主義者“畫像”,以素描的方式畫出了官僚主義的二十種表現(xiàn),其中包括: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強迫命令式的官僚主義、迷失方向的官僚主義、老爺式的官僚主義、不老實的官僚主義、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做官混飯吃的官僚主義、顢頇無能的官僚主義、糊涂無用的官僚主義、懶漢誤事的官僚主義、機關式的官僚主義、“五多”的官僚主義、特殊化的官僚主義、擺官架子的官僚主義、自私自利的官僚主義、爭權奪利的官僚主義、鬧不團結的官僚主義、鬧宗派的官僚主義、蛻化的官僚主義、助長歪風邪氣的官僚主義。這種全景式“素描”,既為我們警惕和批判官僚主義豎起了靶子,也讓那些犯有類似毛病的人對號入座,抓緊“自糾”。
(二)深刻揭示了官僚主義的實質、危害
對任何一種錯誤思想和言行,只有弄清實質、認清危害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加以批判和糾正?!肮倭胖髁x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復雜的歷史現(xiàn)象”,[3](P327)從它的種種表現(xiàn)來看,絕對與黨的宗旨不相容、與人民公仆的形象不相符,更與人民民主政權的性質相違背。對其實質,毛澤東一針見血地指出:“無論在地方工作中,在軍隊工作中,無論是官僚主義傾向或軍閥主義傾向,其毛病的性質都是一樣,就是脫離群眾?!盵4](P934-935)顯然,“脫離群眾”對于以人民利益為宗旨的共產黨人來講是最致命的。建國后,對存在于黨和政府中的各種官僚主義現(xiàn)象,他又進一步指出:“官僚主義和命令主義在我們的黨和政府,不但在目前是一個大問題,就是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還將是一個大問題”,并指出這是一種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反人民的作風”。[5](P254)
毛澤東之所以對這種“反人民的作風”深惡痛絕,是因為它的確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極大危害。一是嚴重損害黨群關系。毛澤東深知,共產黨的工作作風與國民黨的工作作風,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共產黨能夠也必須最密切地聯(lián)系群眾,正是有了群眾的支持,共產黨才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贏得革命勝利。所以,對于那些脫離群眾的表現(xiàn),毛澤東一貫表現(xiàn)得極為警覺。譬如,1932年針對蘇維埃政府出現(xiàn)的一些官僚主義現(xiàn)象就嚴肅指出: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破壞蘇維埃與群眾的關系,對于蘇維埃勝利和發(fā)展,有莫大危害。1943年,在招待陜甘寧邊區(qū)勞動英雄大會上的講話中特別強調:“如果我們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脫離了群眾,不了解群眾的情緒,不能夠幫助群眾組織生產,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們要救國公糧,而不知道首先用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去幫助群眾解決他們‘救民私糧’的問題……那末,這就是沾染了國民黨的作風,沾染了官僚主義的灰塵。”[4](P933)這是非常要不得的,所以要求那些“沾染了官僚主義灰塵”的人,趕緊“用一盆熱水好好洗干凈”。二是嚴重削弱黨和人民政府威信。從黨的發(fā)展歷程看,戰(zhàn)爭年代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更需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和平建設的大環(huán)境,容易導致有的黨員干部堅持己見、自以為是,不懂實際、胡亂指揮,欺上瞞下、弄虛作假。這就容易失去群眾的信任,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譬如,1953年毛澤東就曾批評郵電部一些官僚主義者強迫群眾給黨中央打致敬電報和寫致敬信的作法,他說“這就在人民面前把共產黨表現(xiàn)得不像樣子,大大損害了共產黨的威信?!盵5](P266)三是影響黨的任務的完成和黨的路線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還在中央蘇區(qū)的時候,毛澤東就分析指出:“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xiàn)的”[2](P140)而由于官僚主義者在決定問題的時候,往往不調查、不研究;制定計劃或執(zhí)行計劃的時候,好說空話,瞎指揮,這一來必然使干部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漠視群眾利益,使黨的路線政策受損失。四是使黨的干部退化變質。那些犯有官僚主義作風的人,因為不作為普通勞動者,不同群眾同甘共苦,政治上空談,不老實,不負責任,不能、無用,埋頭于事務主義,搞特殊化,自私自利,鬧不團結,搞宗派,最后發(fā)展蛻化變質。正因為官僚主義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種種危害,所以,毛澤東嚴肅指出:“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應有的……要把官僚主義方式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里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2](P124)
(三)全面剖析了官僚主義的產生原因
毛澤東不僅對官僚主義的本質和危害性進行了深刻揭示,而且還對其產生的原因全方位進行過剖析。
其一,官僚主義的產生有其深遠的社會歷史根源。毛澤東曾對黨內出現(xiàn)的官僚主義作風做出過如下判斷:“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壞作風”、[6](P114)“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污毒”、[5](P221)“舊社會壞習慣的殘余”[7](P164)等等,這些說法證明官僚主義絕不是共產黨自身固有的,而是剝削階級長期統(tǒng)治的遺產。毛澤東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就清醒地分析說:“我們是處在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反動勢力的層層包圍之中,我們是處在散漫的小資產階級的包圍之中,極端惡濁的官僚主義灰塵和軍閥主義灰塵天天都向我們的臉上大批地撲來”,[4](P935)因此,即使在我們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國家政權之后,某些陳舊的思想遺毒仍借著巨大的歷史慣性影響著已進入了新時代的人們。正如毛澤東分析的:“封建時代獨裁專斷的惡習慣深中于群眾乃至一般黨員的頭腦中,一時掃除不凈”,[2](P72)造成官僚主義作風在一些黨員干部身上仍廣泛存在著。
其二,官僚主義的產生也有其深刻的階級社會根源。官僚主義雖然時常出現(xiàn)在我們部分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身上,但它絕不是社會主義的特有產物,它作為上層建筑的一種現(xiàn)象,在幾個不同的社會制度中有著不同程度的表現(xiàn),尤其像我國這樣一個有著數(shù)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人們的封建等級特權觀念根深蒂固,這些都會成為產生官僚主義的階級社會根源。所以,毛澤東在分析官僚主義產生原因時也深刻指出:“官僚主義作風,就其社會根源來說,這是反動統(tǒng)治階級對待人民的反動作風(反人民的作風,國民黨的作風)的殘余在我們黨和政府內的反映的問題?!盵5](P254)
其三,官僚主義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思想認識根源。這種思想根源,一方面是來自剝削階級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部分領導干部尤其是執(zhí)政后部分領導干部放松學習和思想改造,以功臣自居,產生驕傲自滿情緒,缺乏民主作風,產生享樂思想,自然不自然地脫離了群眾所致。對此,毛澤東嚴肅指出:“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熱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少了,過去跟敵人打仗時的那種拼命精神少了,而鬧地位,鬧名譽,講究吃,講究穿,比薪水高低,爭名奪利,這些東西多起來了?!盵8](P284)面對這種思想狀況,毛澤東認為中央“在很多部門中極端缺乏思想領導和政治領導的狀況是完全不能容忍的,這是官僚主義存在和發(fā)展的主要原因?!盵9](P69)
正因為毛澤東對官僚主義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切的認識,所以,也就比一般人更表現(xiàn)出與官僚主義的不可調和性。毛澤東最怕黨員干部滋長脫離實際、脫離群眾、作威作福的官僚主義作風,所以,終其一生都在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徑同官僚主義進行著堅決的斗爭。這期間雖然毛澤東對反對官僚主義路徑的認識也出現(xiàn)過偏差,比如,希望通過群眾運動“大民主”的方式解決官僚主義問題,但是,總的看來,毛澤東關于反對官僚主義路徑的闡述,至今仍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
其一,堅持走好群眾路線。在毛澤東看來,官僚主義的本質是脫離群眾,相應的,克服官僚主義的最好辦法就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所以,不論在戰(zhàn)爭年代還是執(zhí)政時期,毛澤東一直倡導黨員干部一定要堅持走群眾路線,要與群眾結合,要向群眾學習,提出“當干部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打破個人英雄主義,忘記自己是什么‘長’……而到群眾中去學習”。[10](P98)針對黨內有些同志怕群眾,不愿到群眾中去的現(xiàn)象,他循循善誘地教導:“帝國主義都不怕,為什么反而怕老百姓呢?怕老百姓,認為人民群眾不講道理,只能壓服,不能說教,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盵11](P547)
浙江省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極易遭受臺風和強對流天氣產生的暴雨襲擊。臺風暴雨強度強、總量大,夏秋季的局地強對流天氣也極易形成短歷時強降雨,由于暴雨分布與山洪災害在時間與空間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兩者都極易誘發(fā)山洪災害。短歷時暴雨沒有規(guī)律可循,突發(fā)性、隨機性強,限于當今的科學技術水平,短歷時強降雨預測預報的準確度不高,山洪災害預警不確定性大,給防御工作造成極大的困難。
其二,堅持做好調查研究。毛澤東認為官僚主義的另一個重要表現(xiàn)是脫離實際。脫離實際的認識根源就是主觀和客觀相背離,而要使它們一致起來,就必須去調查實際情況,然后才能做出合乎實際的判斷,因此毛澤東教導說:“使黨員注意社會經濟的調查和研究,由此來決定斗爭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們知道離開了實際情況的調查,就要墮入空想和盲動的深坑?!盵2](P92)1961年,他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批評了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不愿做調查研究工作的現(xiàn)象:“這些年來,我們的同志調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調查研究工作,只憑想象和估計辦事,我們的工作就沒有基礎。所以,請同志們回去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心?!盵7](P233-234)
其三,堅持搞好民主參與。毛澤東認為,克服官僚主義的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徑還是發(fā)揚民主,讓人民群眾直接參加國家各項事業(yè)的管理。應該說這是他一貫的思想主張。1945年黃炎培訪問延安時,黃炎培曾向毛澤東提出了如何跳出政權興亡周期率的問題,毛澤東當時的回答就是:“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盵12](P148-149)在毛澤東看來,全體勞動者直接參與管理,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他一貫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贊成人民群眾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在陜北時期,李鼎銘先生向抗日民主政權提出精兵簡政的建議。毛澤東高度評價說:“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們的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癥藥?!盵13](P245)
其四,堅持用好思想武器。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黨防身治病的思想武器。官僚主義既是寄生于黨和政府肌體上一種政治頑癥,也是存在于部分黨員干部頭腦中的一種反動落后的思想觀念。毛澤東認為,要想糾正它、克服它,還必須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1943年他在招待陜甘寧邊區(qū)勞動英雄大會上明確提出:“我們的同志,絕對大多數(shù)都是好同志。對于有了毛病的人,一經展開批評,揭發(fā)錯誤,也就可以改正。但是必須開展自我批評,正視錯誤傾向,認真實行改正。如果在地方工作中不批評官僚主義傾向,在軍隊工作中不批評軍閥主義傾向,那就是愿意保存國民黨作風,愿意保存官僚主義灰塵和軍閥主義灰塵在自己清潔的臉上,那就不是一個好黨員?!盵4](P934-935)1953年,他在中央一份轉發(fā)的文件上批示道:“中央人民政府和軍委各部門必須盡速召開會議,發(fā)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刻揭發(fā)領導方面的官僚主義,并規(guī)定改正的具體辦法。”[9](P69)不僅如此,毛澤東還總結延安整風的經驗,用整風來幫助黨內破除官僚主義的惡習。
其五,堅持干部作好表率。毛澤東同志是中國歷史上決心打破官僚特權制度的第一人。早在上井岡山的途中,借助“三灣改編”,力主在軍隊中建立士兵委員會,真正實現(xiàn)了官兵平等,對當時軍隊中存在的舊軍隊作風,尤其是對軍事干部的長官作風起到了有效遏制。延安時期,力戒領導干部擁有特權。大生產運動期間,上至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高級領導人,下至普通士兵百姓,一樣參加紡棉、種地等生產勞動。在建國前夕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不但著重強調了兩個“務必”,而且提議全會通過了六條規(guī)定:一曰不做壽;二曰不送禮;三曰少敬酒;四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并列。建國后,針對部分干部脫離群眾,搞特殊化,毛澤東強烈要求領導干部要深入工廠、農村參加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與工人農民實行“三同”。他認為,干部特殊化如果不認真克服,干部和群眾生活距離如果不逐步縮小,群眾必然會脫離我們。
毛澤東關于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對于我們今天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反對“四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聯(lián)系當前的實際,重溫毛澤東關于反對官僚主義的有關論述,我們可以獲得以下啟示。
(一)破除官僚主義必須加強思想教育
毛澤東已經為我們分析了官僚主義絕不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所固有,而是剝削階級的思想作風和舊衙門作風的反映。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所形成的宗法觀念、等級觀念、綱常倫理仍在長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所形成的“官僚文化”成為官僚主義產生的重要土壤。要想有效清除官僚主義作風,需要鏟除其產生的土壤,也就是要徹底改變這種腐朽陳舊的思想觀念。而觀念的改變離不開教育。在當前形勢下,就要通過對廣大共產黨員進行深入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教育,牢固樹立公仆意識、群眾觀念,這是反對官僚主義斗爭中一個帶有長期性的根本任務,而且還要注意把經常性與集中性教育有機結合。實踐證明,經常性教育離不了,集中性教育也不可少。定期開展集中性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教育,有利于警醒那些沾染了官僚主義灰塵的黨員干部,趕緊改弦易轍,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認真查找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努力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以達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破除官僚主義必須加強制度建設
官僚主義是一種“作風病”。之所以不易杜絕,除了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之外,也與我們過去反對官僚主義的方法路徑有一定偏差有關。尤其是毛澤東同志,急于想把官僚主義作風“完全消滅得干干凈凈”,因此,建國后基本采取了群眾運動的方式。實踐證明是走了彎路的。鄧小平曾一語道破以往反對官僚主義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官僚主義還有思想作風問題的一面,但是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3](P328)所以他提出了從制度層面解決這一問題的思想。我們今天強調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正是這一正確思路的體現(xiàn),也就是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尤其要靠制度解決好權力來源或授權問題,解決好權力規(guī)范運行問題。事實表明,定制科學、配套規(guī)范、運行有序、執(zhí)行有效的制度就是對獨斷專行、玩忽職守等官僚主義行為的最有效約束。
(三)破除官僚主義必須加強權力監(jiān)督
官僚主義之所以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或領導機關中經常滋生出來,首先還在于他是“官”。無“官”何來“官僚主義”?“官”就意味著權力,而權力天然具有腐蝕性。所以才說“官僚主義”是附著在權力之上的一種頑癥。既然是“權力”惹出的禍,有效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權力”制約“權力”。后一種“權力”就是要真正賦予人民對權力進行監(jiān)督的“權力”,要給人民參與民主政治的權力,以人民的權力限制個別領導機關或領導干部主觀妄為甚至胡作非為的行為。這正是毛澤東為什么那么推崇人民民主的根由。只有使黨和國家的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經常處于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真正落實人民群眾對權力運行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才能有效杜絕官僚主義作風的潛滋暗長。
(四)破除官僚主義必須加強調查研究
毛澤東認為,官僚主義之所以產生,還在于有的同志不重視調查研究,亂決策、瞎指揮,情況不明膽子大。1953年他在全國政協(xié)一屆四次會議閉幕會上指出:“現(xiàn)在我們的黨政機關中間,存在著一部分很不健康的現(xiàn)象,這就是嚴重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這些事情、這些壞人壞事……我們中央機關幾十個部門……應該說其中很多的部門,不是少數(shù)的部門,存在著官僚主義。他們脫離群眾,脫離下面的實際情況,關在房子里寫決議案,寫指示。決議案、指示像紙片一樣飛出去,下面的情況究竟怎么樣,能不能執(zhí)行,不去管?!盵5](P265)那么,當年毛澤東分析的這種現(xiàn)象當下是否還存在呢?不客氣地說,還在不少的領導機關、領導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所以,要想有效地克服官僚主義,必須重視調查研究。在這方面,毛澤東給我們留下了非常豐厚的政治遺產,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要注意把調查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調查”是為了了解真實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和找出問題,以免頭腦“昏昏”;“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真正做到“使人昭昭”。當前,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倡導黨員干部經常抬起屁股離開老板椅,邁開雙腿離開辦公室,挽起褲腿深入田間地頭、企業(yè)車間、建設一線、村莊社區(qū),摸情況、搞調查、做研究,唯有這樣,才能避免頭腦“昏昏”,官僚主義嚴重的局面。
總之,毛澤東同志關于反對官僚主義、密切黨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思想,極富遠見卓識,對官僚主義所作的理論剖析以及同官僚主義斗爭的方法舉措,無疑是對社會主義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一種探索和貢獻,其反對官僚主義的思想對今天乃至今后仍有重要的指導借鑒意義。
[1]辭海.
[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9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7]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10]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2]黃炎培.八十年來[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
[13]梁柱.毛澤東民主政治建設思想探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責任編輯:閆明]
Mao Zedong’s Anti-bureaucracy Thought and its Realistic Significance
HAO Ai-li
(Teaching Department of Party History and Construction,Party School of CPC Weifang Municipal Committee, Weifang 262406,Shandong,China)
A powerful enemy of the people as well a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bureaucracy is like a kind of cancer that affiliates with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During his whole life,Comrade Mao Zedong spared no effort and forms sophisticated thought in combating bureaucracy.To thoroughly study Mao’s anti-bureaucracy ideas is of huge realistic and historic significance in following the mass line amid the ongoing anti-extravagance drive.
Mao Zedong;bureaucracy;mass line
D26
A
1674-0955(2014)05-0112-06
2014-01-15
蒿艾莉(1965-),女,山東濰坊人,濰坊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