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以及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增加,在學校的班級管理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遇到了許多新問題,諸如,獨生子女問題、網絡安全問題和公民道德問題等等。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教師積極探索,尋找新時代班級管理的新方法。
關鍵詞:學校;班級管理;學生;班主任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愛好和性格,每個班級都有獨特的氛圍和文化,所以班主任要用心選擇適合班級學生此時特點的、適合這個班級的管理方法,這樣的方法才最有效。通過近十年的探索和學習,我對班級管理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下幾點感悟。
一、明確紀律
每個學生養(yǎng)成的習慣不同、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同,如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呢?只有明確紀律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紀律是班級建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凝聚點。對于一個新組建的班集體,由于新生都是剛剛入學,教師、同學都是新的,學生對此有新鮮感。同時,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都想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在這種心理驅動下,學生對教師可謂言聽計從。班主任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上好第一堂課:明確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明確班級建設目標,對全班學生提出具體要求。一個集體組成之后,因為種種原因,總會有一些學生在中途加入進來,而且這些學生往往都帶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對于這些學生,班主任應使其盡快融入新的班集體中,要明確告訴他們校規(guī)校紀,并提出具體要求;要對這些新學生進行長期的觀察,發(fā)現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二、統(tǒng)一思想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紀律明確后,要想使班集體堅不可摧,就要培養(yǎng)班集體的凝聚力,讓學生心往一塊想,勁兒往一處使,形成最穩(wěn)固的班級結構。海倫·凱勒說:“當一個人有了高飛的沖動時,他將再也不會滿足于在地上爬?!币粋€優(yōu)秀的班主任就是要使每位學生都產生這種想飛的沖動。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級,都首先為他們上一節(jié)專門的理想教育課。通過講解,多數學生都能從一個全新的高度看待學習,制訂學習目標,樹立遠大理想。
三、處理關系
學生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學校也不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作為有責任感的班主任,我們要想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必須處理好班級內的各種關系。
1.師生關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愉快學習的前提和保障,一個學生要學會與人相處,首先就要學會與教師相處。為此,我給學生提出了幾點行為準則:(1)主動與教師打招呼。我常對學生說,見到教師主動問好,這是最起碼的禮貌。(2)客觀公正地對待教師。我對學生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辛辛苦苦教育我們,我們應該心存感激。如果對老師的批評不滿意,不能當場頂撞,要靜下心來想一想老師的話有沒有道理;如果還想不通,一天以后心平氣和地找老師交換意見。”
2.同學關系。獨生子女時代的來臨給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幫助獨生子女群體全面健康地成長,成為每個班主任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學生的交際范圍比較窄,主要接觸對象就是家長、教師和同學,在這三者之中,與同學的交往最多,也最能鍛煉能力。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與同齡人相處,使他們彼此成為好伙伴。
3.“優(yōu)生”和“差生”的關系。班主任要樹立平等意識,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班級里盡量淡化優(yōu)生、差生的概念,積極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讓優(yōu)等生多看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長處,使他們少一分傲氣和霸氣;讓差等生多看別人的長處,使他們少一分邪氣和怨氣,引導他們勇于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也使他們看到自己的潛能和希望。
四、科學施愛
教育需要愛,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富有愛心的教師才有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對學生的愛要明確愛的目的,講究愛的方式,把握愛的尺度。如何更好地體現師愛呢?教師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全面了解學生,分擔學生的痛苦,分享學生的成功,關注學生的一生。愛而不嚴不是真正的愛?,F在有些教師不敢嚴格要求學生,怕得罪學生。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只要出以公心,學生是會理解的。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高尚的愛,深沉的愛,理智的愛,科學的愛,恰到好處的愛,富有藝術的愛。
五、家校結合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教育的失敗將是無法彌補、遺憾終生的失敗。要想避免這樣的失敗,就需要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學校和家庭雖然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孩子,卻經常發(fā)生沖突。我認為,要想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家長。對家長要一視同仁,以禮相待,和家長談話要講究方式和方法。
2.統(tǒng)一思想。(1)我告訴家長:對孩子物質需求的關心是淺層次的關心;真正的關心應該是精神上的關心,人格上的關注。(2)給孩子長大的機會。教師和家長要達成共識:孩子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做,家長不要包辦代替。(3)不要替孩子撒謊。人在成長中都會犯錯誤,學生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長如果幫助孩子撒謊,那家長就是糊涂了。教師要把這個問題跟家長說明白,家長和教師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家庭學校齊抓共管,教師家長同心同德,教育效果會更明顯。(4)正確對待孩子的成敗。望子成龍是家長的共同心愿,而家長要想把自己的愿望化作孩子學習的動力,就必須客觀理智地對待孩子的成敗,使孩子擁有良好穩(wěn)定的心態(tài)。我告訴家長:應該冷靜客觀地對待孩子的成績,尊重孩子的選擇;成功是多方面的,僅把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成敗的唯一標準,是不恰當的;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學會肯定孩子的成績,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3.保持聯(lián)系。教育是學校和家庭共同的責任,班主任要想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預定的教育目標,就必須和家長保持聯(lián)系。
班級管理這項工作不應該是盲目的、隨意的,而應該是有計劃、有目標的;不應該停留在某一個層面,而應該是不斷深入、與時俱進的;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應該是隨著學生的變化、校際環(huán)境的變化、教育目標的變化而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不斷變化。這就需要新時代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盡快成長起來,把我們的日常教育工作與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緊密聯(lián)系起來,積極探索,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