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自己日常教學或其他教師的教學中找出創(chuàng)新教學的教學片斷,進行總結,探討和嘗試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實現(xiàn)創(chuàng)新,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不僅在教學理念,更在平常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這樣學生才會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習的興趣,使課堂活起來。下面我結合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片段談談創(chuàng)新教學的感受。
一、巧妙設問,積極探究,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
【教學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這一框,我們以釣魚島事件為例來理性探討下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投影展示釣魚島事件發(fā)生始末)
探究活動一:圍繞釣魚島問題,中日關系為何會出現(xiàn)緊張局面呢?
(學生分組討論并展示答案)
生1: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日本侵犯了我國的主權和領土,所以出現(xiàn)緊張局面。
生2:日本違反了《國際法》,損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中日關系就緊張了。
生3:中日國家利益出現(xiàn)沖突,利益的對立是緊張局面的根本原因。
……
(投影展示“釣魚島撞船事件中方表態(tài)與反應”)
探究活動二:面對這種緊張局勢,我國在處理中日關系時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學生分組討論并展示答案)
生1:日本在釣魚島撞船事件中的行為損害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我們要堅決捍衛(wèi)我國的國家利益,所以我國外交部召見日駐華大使,敦促日方立即放還被口中國船長等。
生2:日本雖然在釣魚島撞船事件中理虧,但我們是一個有禮有節(jié)的大國,一方面嚴正聲明堅決捍衛(wèi),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國際爭端,不希望完全撕破臉,畢竟中日之間還是有共同利益的,所以也沒有用戰(zhàn)爭的方式,用極端的方式來解決。
……
(投影展示圖片:如游行示威反對日貨,打砸日系車等)
探究活動三:我們應怎樣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從國家和公民兩個角度)
(學生分組討論并展示答案)
生1:我覺得抵制日貨是可以允許的,在特殊時期,是民間支持國家反對日本損害我國的國家利益的一種行為。
生2:我反對那些打砸日系車輛的行為,畢竟那些車是我們同胞的財產,這些行為過于偏激了,也觸犯了法律。
生3:國家要積極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與其他國家嚴正交涉,但同時也不損害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
……
【觀課感悟】
以設問為載體,讓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在活動互動中順其自然地學習教材中的核心知識,與傳統(tǒng)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這種教學創(chuàng)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理性愛國意識和民族情感,在教學目標中,能更好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二、角色代入,學生當老師,讓習題分析課活起來
【教學片段二】
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已經(jīng)做過的題進行分析
師:下面我們邀請第一學習組來分析選擇題,由組長來主持,組員根據(jù)分配的任務來一一進行分析。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其他非第一組的同學有疑問可以追問。如果還是解釋不清,最后由老師來解答。
第一學習組組長上臺主持,組員分析,其他同學追問,老師補充……
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當堂做練習并分析
師:下面有12個選擇題,我們請第二學習組的同學當堂做和分析,一邊做一邊把你作題的思路講解出來,例如:哪個選項不選的理由,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關鍵語句對應哪個選項,做完后其他組同學提出異議,最后我們確定答案。
生:(略)
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生當堂對已做的主觀題答案進行評分并說明理由
(投影兩位學生的答案)
師:我把我們同學的主觀題答案給大家展示了,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也展示了,下面各個小組給這兩位同學評下分,并說明理由。請你對照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說明一下兩位同學答案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對你應對高考有何啟示?
生:(略)
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生嘗試做一做主觀題
師:針對我們前面主觀題的評分,以及根據(jù)主觀題分析答題的思路,我們請同學們嘗試一下自己做一做。
生:(略)
【觀課感悟】
從一般的習題分析課來說,老師講解學生訂正,但往往教學效果并不佳,學生最后有可能不會的題仍然不會。上面的教學片段中老師從學生出發(fā),把課堂的主體性發(fā)揮地淋漓盡致,讓學生自己來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和其他同學的理解發(fā)生碰撞,在探討中找到真正的答案,從而真正掌握知識;請學生當堂訓練并說明解題的過程,重視學生的自我解題能力以及良好的答題習慣的培養(yǎng);由老師給分到由同學評分,教師角色的帶入使學生從旁觀者進入到主角的身份,更加明白應該怎么答題才能得分,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最后請學生嘗試做一做,再次驗證自己分析組織答案的情況。這樣的習題分析課更新穎,讓學生也當一回老師,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巧編教材,利用資源,讓選修課活起來
【教學片段】
《農耕文化遇上游牧文化——金庸筆下那些人和事》
(視頻展示,金庸群俠傳)
師:說說你知道的金庸小說(影視作品)或小說(影視作品)中的武俠人物。
生:(略)
師:在金庸的小說中,描寫了很多絕世女子,聰明伶俐的黃蓉,純潔無瑕的小龍女,同學們喜歡那個角色呢?
生:(略)
(展示:“張公子,你說是我美呢,還是周姑娘美?” ——出處:《倚天》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1、點評趙敏的性格2、你認為周芷若會怎么樣表達情感(角色扮演),為什么你會這樣演繹?)
生:(略)
師:總結不同文化對女性人物性格的影響
生:(略)
師:為什么會產生不同區(qū)域特點農業(yè)文化呢?
生:(略)
……
【觀課感悟】
新課改的要求,很多教師被要求自編選修課教材,并上好選修課,選修課該怎么編怎么上,這是現(xiàn)在很多教師在頭痛的問題。上面教學片段給我們開啟了一種新的視野,可以結合學生的學情和心理特點,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相關的學科知識來編選修課教材,這是一種大膽而創(chuàng)新的行為,也是我們可以嘗試和借鑒的。教師利用武俠情境,啟發(f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材料、思考、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形式理解把握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相關知識,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金庸小說這個學生喜歡的話題,巧編教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濃,使選修課活了起來。
綜合以上三例,可以看出,教學創(chuàng)新就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在于師生共同的教與學的行為中,需要我們教師細心,用心,有心。細心地注意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問題的設計、事例的運用、板書小結等的設計,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用心地關注學生的需要,使練習分析課真正解疑答惑;有心地編寫選修教材,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資源來設計選修課,讓選修課活起來。
(作者單位:寧波市鄞州區(qū)鄞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