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輸卵管不孕的療效及臨床價值。 方法 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間共收治90例輸卵管性不孕患者,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5例)給予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對照組(45例)在宮腔鏡下進行插管通液術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總結實驗組患者輸卵管病變情況與妊娠的相關性等。 結果 實驗組輸卵管的復通率(87.1%)、妊娠率(51.1%),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復通率(59.3%)、妊娠率(24.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實驗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顯著低于對照組(6.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患者輸卵管的粘連程度越重,其術后的妊娠率就越低,組間相比,正常的宮內妊娠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療法可有效地提高輸卵管阻塞的復通率及妊娠率,尤其是輕、中度粘連患者,并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應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輸卵管性不孕;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術后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3-0044-03
輸卵管性不孕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常見因素,主要是由于女性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管腔扭曲、蠕動失調等,進而引發(fā)的妊娠障礙,并且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以前臨床上對該病主要采取開腹手術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而隨著內鏡技術不斷進步,腹腔鏡、宮腔鏡或者二者聯(lián)合使用逐步應用于臨床,而單純的腹腔鏡或者宮腔鏡的效果仍有提升空間[2]。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接診45例輸卵管不孕患者采取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90例輸卵管性不孕患者,均通過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得到證實為輸卵管梗阻,患者的月經規(guī)則而且有排卵并排除男性不育因素。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45例,年齡22~42歲,平均(28.9±3.1)歲,不孕病程為1.6~8.5年,平均(4.5±0.6)年,原發(fā)性不孕21例、繼發(fā)性24例,梗阻部位:間質部8例、峽部14 例、傘部及壺腹部23例;對照組45例,年齡22~43歲,平均(28.9±3.4)歲,不孕病程為1.7~8.6年,平均(4.5±0.7)年,原發(fā)性不孕22例、繼發(fā)性23例,梗阻部位:間質部9例、峽部14 例、傘部及壺腹部22例。兩組的年齡組成、不孕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和準備,均沒有手術禁忌證。對照組45例在常規(guī)宮腔鏡下給予插管通液術治療,均在患者的月經干凈后3~7 d給予手術治療,取患者的膀胱結石位手術。在宮腔鏡的輔助下將導管插至輸卵管的開口處,然后再注入亞甲藍。實驗組45例給予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在患者的月經干凈后3~7 d給予手術治療。選取膀胱截石位,并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取臍部和雙側髂前上棘以及臍連線的中外1/3處作切口,然后進行穿刺。置入腹腔鏡進行探查,并經由宮頸將宮腔鏡置入。依據(jù)腹腔鏡探查盆腔及輸卵管的具體病變情況選擇相應的手術:①對于單純的輸卵管、卵巢周圍粘連選取粘連松解術。②對于輸卵管傘端粘連狹窄選取傘部成形術。③對于輸卵管梗阻和積水選取輸卵管造口術。所有患者均采用宮腔鏡檢查和輸卵管進行通液,若輸卵管不通,可在宮腔鏡的引導下選取間質部插管(3F硬質的空心塑料導管),再注入美藍液(稀釋),若在腹腔鏡下可看到美藍液從輸卵管的傘端溢出,則說明插管成功。術畢對盆腔進行沖洗,并對創(chuàng)面作涂抹玻璃酸鈉處理。術后均給予3~5 d抗生素。對比分析兩組的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并總結分析實驗組患者輸卵管病變情況與妊娠的相關性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復通、妊娠情況比較
實驗組45例輸卵管阻塞85條,經治療后復通74條,復通率為87.1%,妊娠23例,妊娠率為51.1%;對照組45例輸卵管阻塞86條,經治療后復通51條,復通率為59.3%,妊娠11例,妊娠率為24.4%,由此可見實驗組的復通率及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對比
兩組術后均部分出現(xiàn)持續(xù)性下腹痛,其中實驗組1例(2.2%),對照組2例(4.4%),其他癥狀1例(2.2%),總發(fā)生率為6.6%,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3 患者輸卵管病變情況與妊娠相關性
結果顯示患者的粘連程度越重,其術后的妊娠率就越低,并且輸卵管不同病變程度間,正常的宮內妊娠率差異均較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輸卵管不孕占女性不孕的40%左右[3],臨床常見病因為慢性感染。主要是由于輸卵管的近端管腔比較細,在炎癥的影響下或者子宮內膜碎片的存在均可導致輸卵管阻塞,從而引起不孕[4]。臨床上治療方法較多,從開腹手術到宮腔鏡或者腹腔鏡治療[5],本次研究對照組采取宮腔鏡下插管通液術治療,其效果均不理想,在操作過程中若通液不當會引起持續(xù)性疼痛等癥狀,同時通液也有一定盲目性。近年來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療法逐步應用于臨床[6],有些患者輸卵管的梗阻部位有一定的差異,而借助單純的腹腔鏡或者宮腔鏡治療無法達到較滿意的療效,而本資料中大部分患者為雙側梗阻,聯(lián)合療法可有效地對雙側輸卵管梗阻部位進行疏通。將腹腔鏡與宮腔鏡進行優(yōu)勢互補,可以更全面和精確得對盆腔內的情況,尤其是輸卵管具體病變進行了解,同時腹腔鏡便于盆腔附件粘連和輸卵管周圍粘連的松解,促進輸卵管自然彎曲,且創(chuàng)傷也較小,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但是對近端病變的療效不甚理想。通過宮腔鏡進行插管疏通治療,可有效地疏通輸卵管近端的梗阻問題,同時因為腹腔鏡可視程度更好,防止了盲目通液,也避免了持續(xù)性下腹痛的發(fā)生[7]。
應用宮腔鏡在直視狀態(tài)下進行通液,其準確性較高,并借助腹腔鏡對整個狀態(tài)進行監(jiān)護,可最大程度地防止通液過程中的穿孔問題。同時腹腔鏡下可行盆腔粘連松解、傘端造口等治療,在疏通輸卵管的同時可恢復輸卵管的蠕動功能及傘部的拾卵功能。進行插管通液時,使用注射器可產生足夠的壓力將美藍液直接注入至輸卵管腔中,從而促進了輸卵管腔的通暢,有效地解決輕、中及重度梗阻,加快殘留血塊及組織碎片排出體外的速度,并有效地改善輸卵管粘連,有助于復通率及受孕率的提高[8],進而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并且效果較顯著。該療法可通過一次麻醉完成一或兩種以上病癥的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也克服單獨使用其中一種的局限性和并發(fā)癥。
本次研究對我院45例輸卵管性不孕采取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輸卵管的復通率、妊娠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5),并且持續(xù)性下腹痛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 0.05),且患者輸卵管的粘連程度與妊娠率呈負相關,輕度粘連患者的正常妊娠率最高(60.0%),并且均未出現(xiàn)子宮穿孔及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可見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療法可有效地提高輸卵管阻塞的復通率及妊娠率,尤其是輕、中度粘連患者,并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應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慶芝. 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在輸卵管性不孕中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7):136-137.
[2] 白雪梅. 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5):5857-5858.
[3] 帥建剛,顏瑩,董巨浪. 宮腔鏡、腹腔鏡聯(lián)合診治輸卵管性不孕[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0,7(19):47-48.
[4] 張江霖. 宮腔鏡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價值[J]. 中國內鏡雜志,2012,18(2):136-139.
[5] 劉惠敏,周桂菊,李新玲. 宮腹腔鏡聯(lián)合診治婦科疾病的臨床分析[J]. 安徽醫(yī)學,2009,78(7):89-90.
[6] 李健,萊冬寧,鄭天聽,等. 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在輸卵管性不孕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07,16(2):150-151.
[7] 李長東,段華,劉蕓,等. 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診治輸卵管性不孕167例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9):2724-2726.
[8] 付翔. 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診治輸卵管性不孕的效果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3,34 (13 ):2471-2472.
(收稿日期:201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