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評價術前疼痛教育配合中醫(yī)情志護理對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的鎮(zhèn)痛療效。 方法 將180例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按臨床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常規(guī)分級護理組)、干預組1(情志護理+常規(guī)分級護理組)、干預組2(術前疼痛教育+情志護理+常規(guī)分級護理組),各60例。采用VAS疼痛評分對各組患者進行疼痛程度評價。 結果 術后24 h、48 h和72 h,三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 < 0.01);經兩樣本t檢驗顯示,干預組VAS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 < 0.05或P < 0.01),且干預組2與干預組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 < 0.01)。 結論 術前疼痛教育配合情志護理可顯著減輕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的疼痛程度,且比單一實施情志護理有更明確的鎮(zhèn)痛效果。
[關鍵詞] 疼痛教育;情志護理;肺葉切除術;鎮(zhèn)痛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1-0105-03
目前,肺葉切除術是治療肺部疾病最常用的手術方法之一[1]。臨床研究表明,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和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對肺部疾病的治療效果相當[2],但后者術后疼痛反應強烈[3],而疼痛影響到術后肺部功能的康復,同時可導致并發(fā)癥的增加[4]。因此,對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后的疼痛控制尤為重要。
疼痛在美國作為臨床第五生命體征,已引起醫(yī)務人員的廣泛關注[5]。國內學者沈曲[6]通過對304例術后患者的調查發(fā)現,服務因素是影響手術后患者疼痛控制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7,8],術前疼痛教育對術后疼痛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為評價術前疼痛教育配合中醫(yī)情志護理對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疼痛患者鎮(zhèn)痛療效的影響,我們進行為期一年半的調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胸外科2011年5月~2012年10月住院的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患者180例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擇期行全麻下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患者;②年齡18~75歲;③思維正常;④自愿參加本項研究。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疾病者;②有慢性疼痛病史者;③不配合問卷調查者。180例患者當中,男99例,女81例;年齡:30歲以下13例,30~45歲75例,45~60歲62例,60~75歲30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3例,中學(含中專)128例,大學及以上19例;經濟狀況:35例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 000元,69例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 000~3 000元之間,43例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 000~5 000元之間,22例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 000~8 000元之間,11例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8 000元;婚姻狀況:已婚138例,未婚23例,離異或喪偶19例;三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濟狀況、麻醉方式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組及干預 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患者180例,按照臨床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成對照組(常規(guī)分級護理組)、干預組1(情志護理+常規(guī)分級護理組)、干預組2(術前疼痛教育+情志護理+常規(guī)分級護理組)各60例。采用VAS疼痛評分分別在術后24 h、48 h和72 h對各組患者進行疼痛評價。
1.2.2術前疼痛教育[7,8] 由護士長組織科內全體護士進行統(tǒng)一的疼痛教育知識學習培訓,學習疼痛控制理論和實施方法,熟悉相關疾病的常用鎮(zhèn)痛藥物,熟悉鎮(zhèn)痛治療的基本過程,對異常事件的發(fā)生前兆進行全面的評估。由統(tǒng)一培訓過的專業(yè)護士在術前1 d下午對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術前訪視的基礎上實施疼痛教育。統(tǒng)一疼痛教育內容包括疼痛的概念、原因、機制、疼痛的評估方法、術后常用的鎮(zhèn)痛方法及其優(yōu)缺點、疼痛可能引起的一些不良反應等。根據疼痛教育內容設計出術前疼痛教育的效果調查表,對患者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內容主要包括:①護士進行術前疼痛知識宣教的時間。②)患者能否說出疼痛的概念、原因和機制。③發(fā)生疼痛時患者如何應對,是否積極尋求醫(yī)務人員的幫助。④患者是否能評價出自身疼痛的強度。⑤患者對疼痛藥物的了解程度。注意,患者術前疼痛教育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避免不當刺激,要在患者樂意接受的前提下實施,要給患者說明術前疼痛教育的目的和好處,使患者積極配合,以得到較好的疼痛教育效果。
1.2.3 情志護理[9,10] 研究者以《中醫(yī)基礎理論》為指導原則,結合大量的其他文獻資料,并請中醫(yī)科主任做指導,綜合制定了本研究中的中醫(yī)情志護理方法,力求科學規(guī)范,操作性強。由統(tǒng)一培訓過的專業(yè)護士在術前3 d開始實施情志護理直至患者出院結束。在常規(guī)分級護理基礎上,采取以情勝情、借情、移情、安神靜志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指導。①以情勝情:主要采用中醫(yī)“喜勝憂”的思想,通過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使患者忘記憂愁,通過“喜”而抑制患者的抑郁和不快,保持健康快樂的心境和生活態(tài)度。②借情:針對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齡、愛好、性格特點、病情等選擇最適合的音樂,借助音樂來舒緩焦慮抑郁情緒。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選民間音樂、地方戲曲及民歌等,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選高雅音樂;年輕人可給予現代流行音樂,老年人可給予傳統(tǒng)經典音樂。音樂療法需在患者接受的前提下實施。每次干預后護士要主動與患者討論音樂療法的收獲,分享感受,以此來調節(jié)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③移情:通過移情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除收看各類電視節(jié)目外,同時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參與交流,從而轉移注意力,避免患者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疾病方面,以減輕緊張和抑郁等不良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④安神靜志:指導患者通過靜坐、靜臥或靜立等自我控制的方法,即《內經》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注意尤其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指導患者如何安神靜志,病情較重的患者要避免久立或靜坐,避免患者病情加重。護士要通過語言、行為等方式,適當肯定患者的進步,讓患者從內心接納自己,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促進患者康復。護理原則:誠摯體貼、因人施護、避免刺激。護理方法: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以不同的形式進行護理,比如集中授課、單獨交談、發(fā)放健康教育卡片、患者之間相互交流、電話回訪等。
1.2.4 VAS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在10 cm的疼痛評分橫線上,左端表示無痛,右端表示劇痛,中間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請病人根據自我感覺在此橫線上劃一記號,以表示疼痛程度,記號處的數值就是VAS值,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VAS疼痛量表是臨床上常用的用于評價患者自我感覺疼痛程度的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果以(x±s)表示。應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LSD法及兩樣本t檢驗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
對照組、干預組1、干預組2三組患者在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24 h的VAS疼痛評分分別為(6.03±0.49)、(5.58±0.35)和(4.85±0.39)分,均處于較高疼痛水平,但干預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經LSD檢驗顯示三組患者的疼痛水平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 0.01);經兩樣本t檢驗顯示,干預組VAS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有顯著下降,其中干預組2與干預組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
對照組、干預組1、干預組2三組患者在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48 h的VAS疼痛評分分別為(5.61±0.55)、(4.95±0.33)和(3.88±0.42)分,與術后24 h時對應的各組患者的疼痛水平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經LSD檢驗顯示三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 0.01);經兩樣本t檢驗顯示,干預組VAS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有顯著下降,其中干預組2與干預組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
對照組、干預組1、干預組2三組患者在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72 h的VAS疼痛評分分別為(4.33±0.46)、(3.78±0.37)和(2.55±0.39)分,與術后24 h和48 h時對應的各組患者的疼痛水平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經LSD檢驗顯示三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 < 0.01);經兩樣本t檢驗顯示,干預組VAS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有顯著下降,其中干預組2與干預組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
三組患者在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24 h、48 h和72 h的VAS疼痛評分及相關統(tǒng)計結果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術后VAS疼痛評分比較(x±s,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 < 0.05,**與對照組相比P < 0.01;##與干預組1相比P < 0.01
3 討論
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手術,其創(chuàng)傷大、術后的疼痛反應劇烈,如果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術后疼痛管理,會嚴重影響患者早期的功能鍛煉和對整體護理醫(yī)療服務的滿意度[2]。因此對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患者的疼痛控制至關重要。
國外學者Ward[5]通過對248例手術或腫瘤或其他急性疼痛患者的調查結果表明,疼痛控制滿意度和疼痛強度無相關性。國內學者沈曲[6]通過對304例術后患者的調查發(fā)現,服務因素是影響手術后患者疼痛控制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美國學者Sherwood[11]在對疼痛患者進行質性研究中得出:醫(yī)護人員尤其是護士對患者的疼痛經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通過情志護理能使患者感覺到滿意。由此可見,護士通過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可以減輕手術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因此,我們采用了術前疼痛教育配合情志護理來綜合干預目標手術患者的疼痛感受,以期開創(chuàng)新的護理方法和模式,進而達到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的目的。
從表1可以看出,三組患者在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24 h、48 h和72 h的VAS疼痛評分經LSD檢驗顯示均有顯著性差異(P < 0.01)。經兩樣本t檢驗顯示,干預組VAS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有顯著下降,其中干預組2與干預組1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說明術前疼痛教育和情志護理均可顯著減輕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疼痛的程度,與國內研究者任緒華[7]、蔣勁林等[8]的研究結果相符。國外也有相關研究報道,Arnstein等[12]指出術前疼痛教育有益于患者了解和使用疼痛的相關知識和技術,管理自身的疼痛,從而獲取更積極的生活,減輕術后疼痛。
中醫(yī)情志護理集心理學、音樂學、醫(yī)學為一體,通過專業(yè)的情感交流達到治療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疾病的目的[9]。情志護理已被證實可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張曉嵐[13]實施情志護理對200例剖宮產手術患者術后疼痛進行了干預,結果表明情志護理可顯著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降低血壓、減慢心率。李世霞等[14]使用音樂情志護理對60例胃癌手術患者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證實音樂情志護理能緩解胃癌患者的術前焦慮情緒和術后疼痛程度,對胃癌患者術后的康復產生有利的影響。侯黎莉等[15]觀察了中醫(yī)情志護理在緩解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疼痛中的作用,結果表明,中醫(yī)情志護理能有效緩解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研究中我們對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疼痛患者進行了以情勝情、借情、移情、安神靜志方面的指導,這有益于患者了解自身疾病,調節(jié)自己的負面情緒,轉移注意力,從而獲取更積極的生活,減輕術后疼痛。
目前,國內外尚無術前疼痛教育配合情志護理綜合干預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疼痛的相關研究,本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初步證實二者綜合應用對于術后疼痛的控制作用,為后續(xù)相關研究探明方向。由表1可以看出,術前疼痛教育配合情志護理比單純實施情志護理對減輕術后疼痛的效果更好。因此,臨床上綜合運用術前疼痛教育和情志護理更有推廣價值,其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對減輕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術后疼痛、減少護患矛盾意義重大。
4 小結
以上的研究結果表明,術前疼痛教育和情志護理均可減輕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但與單一實施情志護理相比,綜合運用術前疼痛教育和情志護理對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更好,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蔣賢亮. 全胸腔鏡與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的臨床對比研究[D]. 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1.
[2] 郭偉溪. 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治療肺部疾病的臨床分析[D]. 福州: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
[3] 于裕. 完全胸腔鏡與傳統(tǒng)開放肺葉切除術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影響的比較[D]. 南京: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
[4] 蒲振業(yè). 完全胸腔鏡與開放肺葉切除手術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圍手術期免疫功能及腫瘤預后影響的研究[D]. 南京:南京醫(yī)科大學,2011.
[5] Ward SE,Gordon D. App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Pain Society quality assurance standards[J]. Pain,1994,56(3):299-306.
[6] 沈曲,李崢,Gwen Sherwood,等. 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滿意度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7,42(3):197-202.
[7] 任緒華. 術前疼痛教育對胸部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的影響[J]. 護理研究,2011,25(10):2584-2585.
[8] 蔣勁林,辛映卿,陳捷,等. 術前疼痛教育對腹部手術病人疼痛控制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4(7):112-114.
[9] 龍芙蓉,王芳,包尚懿,等. 情志護理對腦梗死急性期患者焦慮和睡眠障礙的影響[J]. 四川中醫(yī),2012,30(6):121-123.
[10] 杜香秀,牛武國,嚴敏,等. 情志護理結合中藥治療干預2型糖尿病失眠的效果評價[J]. 河北中醫(yī),2009,8(31):1249-1250.
[11] Sherwood G,McNeill JA,Starck PL,et al.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pain management[J]. Research in Nursing Health,2000,23(6):486-495.
[12] Arnstein P. Chronic neuropathic pain: issues in patient education[J]. Pain Manag Nurs,2004,5:34-41.
[13] 張曉嵐. 觸摸及音樂療法對剖宮產手術患者焦慮、疼痛及恢復的影響研究[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1.
[14] 李世霞,于振濤. 音樂治療對胃癌患者術前焦慮的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1): 1930-1932.
[15] 侯黎莉,袁雪萍,郁秋華,等. 中醫(yī)情志護理對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疼痛的干預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A): 4-6.
(收稿日期: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