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入股搜狗這件事情,其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多半都是感情用事,對行業(yè)格局的影響,其實不太會有根本的變化。
騰訊入股搜狗的本質(zhì)是一個負資產(chǎn)的剝離,這樣的戰(zhàn)略在電商上早就實行過,騰訊拿了10億美元給不死不活的電商部門去獨立運營,對于和電商差不多的搜索部門,拿出4億美元也不算太多。畢竟這兩個領(lǐng)域,是百度和阿里的地盤,騰訊不能放棄,卻也做不起來,扔出去之后,也會爆發(fā)一點意外。至于說搜狗的主動來投,對小馬哥也是正中下懷。反正都要扔出去一筆錢給搜索,那就不如捎帶買個搜狗,死馬當活馬醫(yī)。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讓周鴻祎買了。這就是一點個人情緒在里面了,盡管百度騰訊都在死磕360,但騰訊的布局顯然更加科學,先后投了金山和搜狗,在安全和瀏覽器兩個領(lǐng)域安下兩顆釘子。因為騰訊和360是業(yè)內(nèi)做端最好的兩個公司,如果騰訊有所畏懼,也就只有360了。
對于王小川而言,一個悶騷的清華技術(shù)男,業(yè)內(nèi)以自戀著稱,在他心目中,自己和周鴻祎應該是同樣檔次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對張小龍之類,似乎都不太待見。這一點和傅盛很像,雖然產(chǎn)品做得不怎么樣,但是都把自己當大師。但是格局上的差距是無法彌補的,360推出搜索第一天,份額就超過了搜狗這么多年的經(jīng)營,小川很憤懣,心里暗恨張朝陽給的資源還不夠,無法像求伯君對雷軍那樣全部托付。讓360像天花板一樣地蓋在自己頭上,無法突破。
對于張朝陽來說,其實給搜狗的機會已經(jīng)非常多了,這么多年都沒有做出什么像樣的成績,而360一出搜索搜狗就全線潰敗,讓張朝陽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相信王小川還能做出什么大成績。搜狗就像一根冰棒,一旦成為市場第三,自己的份額就一定會慢慢地化掉。而搜狐的視頻戰(zhàn)略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注入,搜狗就算有想象空間,但王小川這么多年都無法實現(xiàn)的目標,也不可能在一兩年內(nèi)就發(fā)生奇跡。所以套現(xiàn),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當然,套現(xiàn)一定要賣個好價錢,王小川寧死不從,360讓搜狗處在一種不安定之中,一旦王小川帶著團隊出走,搜狗可能就一文不值。再加上360股價一日千里迅速上漲,當初談的換股條件還比較合理,可股價翻倍了,就不再合理了,這讓360猶豫,也讓騰訊的進入有了機會。因為當年拒絕過阿里,所以,剩下可能進入的只有騰訊和百度,但百度的并購和管理風格,也無法讓王小川滿意。博弈之下,最后還是選擇了騰訊。
對于周鴻祎而言,收購搜狗實際上是一著險棋,從邏輯上講,兩家的市場份額如果相加,對百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從實際來講,能不能簡單地相加是個問題,而團隊文化能不能相融合,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一個挑戰(zhàn)巨頭不斷戰(zhàn)斗的團隊和一個到處尋找大粗腿抱腿的團隊,氣質(zhì)不符,領(lǐng)導不睦,收過來,風險收益確實是兩難。不過周鴻祎總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騰訊重新燃起搜索大戰(zhàn),最受傷的還是百度,等于是給百度找了一個巨頭的對手。搜狗有了騰訊的支持,也就有了和百度360競爭的能力,三家競爭搜索市場,一旦打破百度的壟斷,這個領(lǐng)域就不再有人可以掌控定價權(quán)。流量的價格會趨于合理,而百度的收入,會受到很大影響。
所有人里面,收益最大的是搜狐系,大量的套現(xiàn),實現(xiàn)了既定的目標,所以張朝陽很滿意地背起了雙手,暗示著下一步還會有其他的打算。騰訊買了一個希望,不管搜狗怎么樣,總比搜搜自己做要好一點。王小川賣了個心理舒服,雖然搜狗團隊沒有分到一毛錢,但總算自己還可以做老大。周鴻祎則再次完成了自己抬價的任務,踏實地離開了,畢竟如果這個收購對大家是好事,360就會占到好處,如果是壞事,百度會虧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