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應試環(huán)境”這種教育背景下,很多學生甚至是老師都認為學習政治是為了應付考試,給自己的高考成績加分。學生認為整理理論空洞、無用,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教師也因此無法獲得教學的成就感。實際上,思想政治課不僅是一個考試的科目,也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通過思想政治課的教育不僅能讓學生學到一定的學科知識,與此同時,還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那么如何使高中政治教學達到以上效果呢?以高中政治教學為出發(fā)點,對如何開展“少教多學”的有效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有效教學;少教多學
當前我國的高中教育中,課堂教學仍是主要形式。在課堂上,老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學生應當是課堂教育中的主體,老師的責任是引導學生學習。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在老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導致老師認為自己才是課堂的主體,這就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在課堂上揮汗如雨,學生卻在課堂上呼呼大睡。雖然近年來,有不少老師意識到教學中的不足,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但是教學效果還是差強人意。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進一步進行改革,使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加強有效教學。
一、什么是有效教學
“有效”即通過老師的教學,學生學會了知識,得到了進步。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是否獲得發(fā)展進步是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從政治課堂教育方面來講,教學的有效性可以為四個方面:首先,通過政治課堂學習,學生獲得學習的進步;其次,通過政治課堂教育,老師能夠得到學生的肯定;第三,實現教學有效性,要求老師重視自身的發(fā)展,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第四,老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進行自主學習。
二、打造“少教多學”有效課堂,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提到“少教多學”這個詞,有些老師可能會出現誤解,認為“少教多學”即老師投入減少,學生投入增加。實際上,“少教多學”的意思并非如此,它是要求老師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將學生變?yōu)檎n堂的主人,而將自身變?yōu)檎n堂的主導。在教學內容上進行精選,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進行教育觀念的轉變
首先,老師要改變自己在課堂中的定位,將自己從學生的講師轉變?yōu)閷W生的導師。過去的高中思想政治課上,老師往往將自己定位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進行主動學習,缺少將知識進行消化理解的時間,以至于提不起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因此,老師需要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進行轉化。(1)老師應該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政治老師的教學目的是要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交給學生,要求其牢固掌握,與此同時,引導其進行獨立思考,能夠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考試題目。明確目標之后,老師就能夠發(fā)現,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應該是在講臺上滔滔不絕的講解,而是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思考。(2)在明確了教學目的之后,老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端正思想政治學習的態(tài)度,變成課堂上的主人。
其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將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過去的學習,是學生對知識進行被動接受和強制性的記憶。形象地來說,學生就是一個知識的容器,老師往容器中填知識。這樣的學習方法,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的知識點記憶牢固,但是卻不能夠進行靈活運用。因此,老師應該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在課堂上,能夠讓學生進行講解的題目,就要求學生進行講解,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自己得出結論,主動學習。老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學生的不足之處,然后針對不足進行補充。這樣就能夠增加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2.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
首先,老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所謂的“名師出高徒”是有道理的,若老師自身的知識水平都不是很高,怎么能教育出高水平的學生呢。因此,老師應該跟隨時代的進步,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要從兩方面做起。(1)要加強教師基本功的修煉。老師應當充分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講課的過程中為學生提取書本中的精華,用生動的講解方式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2)老師應當將業(yè)務學習的渠道進行拓展,將學習內容進行豐富。老師進行業(yè)務學習的方式不僅有傳統(tǒng)的書本理論學習,還可以拓展到案例分析、研究交流、收集資料以及了解國內外教學改革發(fā)展動向等方面。通過這樣的業(yè)務學習,教師在獲得了豐富的知識以及開闊的思想后,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少教多學”。
其次,進行充分的備課工作。我們上面說過“少教多學”的解釋,它要求老師在教學內容上進行精選,充分利用有效的課堂時間,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備課就變?yōu)榱艘粋€更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過去,老師備課僅僅以教材內容為對象,在“少教多學”的背景下,老師要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老師備課時,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出發(fā):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僅要注重書本知識的教授,還要進行適當的拓展訓練,特別要注重思考和分析能力的訓練。研究出讓學生“學會”的教學方法。
3.正確處理好講與不講的關系
由于課堂時間十分有限,所以老師應該將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精煉,緊扣主題,突出重點。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盡量減少反復重復的行為,這樣容易引起學生反感。除此之外,老師還要在課堂中多組織討論活動,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發(fā)言。不僅如此,老師的講課內容還要將學生周圍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熱點結合到講課內容之中,這樣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4.注意因材施教的方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方法也要因人而異,實施分層教學法。
5.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工作
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會質疑,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向老師發(fā)問,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以及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從而減少學生對于老師的依賴。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少教多學”中“少教”不是指老師減少教學的內容,“多學”也不是讓學生增加背書的內容。而是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
1.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支撐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學生身邊的事件和社會熱點加入教學內容中,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在討論過后,對學生的發(fā)言做出積極的評價,這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產生學習的滿足感。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根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特點,老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加強自主閱讀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之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提問的能力,是因為學生提問的過程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獨立地進行問題的分析。
通過“少教多學”,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加強,老師的教學目標也能夠得到充分的實現。因此,“少教多學”是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新途徑。但是如何進行更為有效的“少教多學”仍需要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的進行總結。
參考文獻:
[1]馮凱,胡春雨.構建思品課高效課堂的基本法則[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1(03).
[2]陳青.思想政治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山西教育:綜合版,2006(08).
[3]許建章.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學,2010(06).
(作者單位 福建省閩清縣第二中學)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