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五年,她又帶給我們怎樣的世界?11月1-4日,本刊首席記者北寒應北川羌族自治區(qū)旅游局和北川羌城旅游區(qū)邀請,體驗5·12特大地震后的北川旅游新感覺。北川,這處羌族同胞聚集的生活區(qū),經(jīng)過了地震的災難和痛苦之后,在山東人民援建下,已經(jīng)煥然一新……
因為誤機,我的行程由濟南飛綿陽改為飛成都。到達成都,晚上8點馬不停蹄地趕往北川。好在導航給力,一路成綿高速,經(jīng)過3個小時的夜車抵達由濰坊壽光蔬菜集團投資的北川維斯特酒店已是11點。匆匆地辦理了入住,驅(qū)車來到北川新縣城內(nèi)。在繞城兩圈后,終于在馬路邊看到一處小的燒烤點。人不多,但須排隊等候,半小時后帶著困意和收獲,回到酒店,和親戚一杯小酒話到凌晨2點。
在藥王谷尋找孫思邈
清晨,車子啟動,一行人秉承著“不走回頭路”的初衷,車子繞轉江油前往百公里外的藥王谷景區(qū)。行進中,路況還好,除了一些地方正在翻修外,車子還不算顛簸。藥王谷地處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與江油市接壤的藥王山上,海拔近2000米,域內(nèi)盛產(chǎn)中藥材,山林遍生百年藥樹,相傳中華醫(yī)藥始祖岐伯和藥王孫思邈都曾長住此山采藥治病,藥王谷因此得名?,F(xiàn)在,山上居民一直有供奉藥王菩薩的習俗。
藥王谷生有大片的百年辛夷林,樹齡最大的有五百余年歷史,因辛夷花能治鼻疾而被歷代山民稱為神樹。每年清明前后,數(shù)千株高大的辛夷花樹競相怒放,漫山花開,依山成勢,如詩如畫,形成壯觀的高山花海奇觀。
這家景區(qū)是在地震后興建,基礎設施還在興建中。因此地有著大量的生態(tài)資源,并且在高聳的藥王谷上,鮮花、紅葉,古樹參天,站在山頂可俯瞰山谷,遙望群山,欣賞云海,所以這里還是十分不錯的旅游攝影目的地。然而它的處境和北川旅游的處境曾一度相似。不久前,很多人在討論利用遇難同胞和地震的影響力去打造旅游賺錢,是不是過于冷血。經(jīng)過五年的沉淀,大家漸漸明白,人不能永遠活在過去的悲痛中,當工業(yè)和農(nóng)田都被地震毀壞殆盡后,我們急需要找到一種方式,讓活著的人生活得更好,只有這樣才是對死者的最大告慰。于是,打造旅游產(chǎn)業(yè)就成了現(xiàn)在北川的重頭戲。
羌女載歌載舞迎遠客
從藥王谷出來后,不遠處就是在當?shù)厥种木呕噬皆惩醵淳皡^(qū)。在景區(qū)數(shù)十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分布著各具特色的高山溶洞23個,是世界罕見的高山溶洞群。猿王洞高懸在1250米的高山絕壁上,面臨連綿群山和深澗峽谷,氣勢十分雄偉,洞內(nèi)有世界罕見的鈣化五彩池,被人們稱之為“地下黃龍”。
進入九皇山之后,我們就受到了熱情的歡迎。只見,一群年輕的羌族姑娘唱著山歌,上來敬獻咂酒。咂酒,是羌族人民十分喜歡的自釀酒,是農(nóng)歷十月初一“羌歷新年”時必不可少的佳釀。咂酒以青稞、大麥、高粱為原料,煮熟后拌上酒曲放入壇內(nèi),以草覆蓋釀成。飲時,先向壇中注入開水或清水,再用細竹管吸飲。親朋貴客來后,大家輪流吸飲,吸完再添水,直到味淡后,再食酒渣,俗稱“連渣帶水,一醉二飽?!?/p>
飲咂酒時要唱酒歌。唱時,賓主并排而坐,輪流對唱,同時鼓樂齊鳴,熱鬧非凡。客人在飲咂酒時,一定要喝到壇中露出青稞、大麥為止,否則會使主人不高興,因此,一些酒量小的賓客往往喝得酩酊大醉。接過羌族姑娘的酒,一人一碗,昂頭飲盡,必須滴酒不剩,如果有剩余,需要繼續(xù)再喝三碗。如果喝不下去,美麗的羌族姑娘會一起上來,灌你喝下去。這樣的場景,在當天的晚餐中輪番地進行著,也讓一些朋友爛醉如泥。
同在九皇山,山頂和后山的景色又同前山區(qū)別有加。沿著爾瑪古道前行1000米,巨大的飛石擋住了去路,這塊石頭是2008年北川地震后突然出現(xiàn)的,當時它還砸毀了一座羌寨門。至于它從何而來,無人得知。飛石后面便是狩獵場,這里有八千畝的野生野豬林場。野豬數(shù)量眾多,只要游客可以徒手捉到野豬,就可以免費帶走。不過這個事情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這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
距離北川縣城不遠的安昌鎮(zhèn)的尋龍山也是外來游客必去的地方,但這里的熱情又和九皇山有所區(qū)別,但喝酒的方式依然十分生猛,而這里的壩壩菜九大碗更是不錯的下酒菜。這里就是行政事業(yè)單位編制外的鄉(xiāng)鎮(zhèn)——“龍隱鎮(zhèn)”,是電影《王保長》的拍攝地,也是王保長的家鄉(xiāng)。鎮(zhèn)子面積不大,但保所、青樓、煙館、當鋪、茶館、飯館、會館、戲院、客棧等一應俱全,十分有看頭。
薩朗舞,萬人齊跳北川的新生活
羌族,自稱爾瑪,是中國西南的一個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每年的農(nóng)歷十月初一是羌人的新年,節(jié)日需要持續(xù)三天。羌歷年其實起源于對大自然的敬畏、感恩與崇拜,注重“祭天還愿”,慶祝豐收。在這一天,羌族人會一同跳起優(yōu)美的薩朗舞。
“薩朗”有“唱起來,搖起來”的意思,此舞在羌區(qū)最為盛行和普及,是古老的自娛性舞蹈。羌族人的薩朗舞表演,充滿了激情和喜悅?!八_朗”音樂曲調(diào)歡快、流暢,節(jié)奏跳躍、明朗,歌詞內(nèi)容十分豐富。參與其中,我漸漸明白該舞男前女后,不限人數(shù),或圍火塘或圍場院一圈,不封口,逆時針邊歌邊舞。開始時,先男女輪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時,領舞男子加快舞步,帶頭交換各種不同的舞蹈動作,或雙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轉,男女相互競爭,氣氛熱烈。薩朗舞是一種技術簡單,富有激情并極具參與性的舞蹈,游客能很輕松地參與其中。
11月3日恰逢羌歷新年,在北川新縣城廣場上一場宏大的萬人齊跳薩朗舞活動在這里舉行,11728人用他們的舞姿得到了世界吉尼斯紀錄認證機構的認證。
薩朗舞結束后,參與者一起涌入廣場對面的巴拿恰步行街。“巴拿恰”源于羌語音譯,意為“做買賣的地方”。這是新北川縣城的旅游購物節(jié),在這里游客們可以輕易地購買到北川的特產(chǎn)和紀念品。我也在這里見到了名聞全國的可樂男孩和他的特產(chǎn)店。
活著才是硬道理
在北川的4天中,我心中最為沉重,也是最不愿提起的就是北川地震遺址博物館。
2008年5月12日,北川縣城在地震中遭到了滅頂之災。此次地震共倒塌房屋3.6萬戶、20多萬間,造成15645人遇難,4311人失蹤,近3萬人不同程度受傷,整個縣城淪為廢墟。震后北川縣城集體搬遷,舊縣城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建成了地震遺址博物館。北川舊縣城地處四面環(huán)山的谷底,地震襲來時,山體被撕裂,泥石流呼嘯而下,瞬間淹沒了大半個城區(qū)。北川茅壩中學的教學樓也于此時瞬間倒塌,然而這所學校的悲慘遭遇并沒有停止。后面高山上呼嘯滾下的泥石流立即傾入學校,將校園瞬間覆蓋,僅剩下一根飄著紅旗的旗桿和一座扭曲的籃球架。后來,這里成了北川地震遺址的核心,并建了主奠臺成為來往游客的祭奠點。
沉痛的記憶,永遠難以從心中抹去。北川同胞用生命告訴我們?yōu)碾y的可怕。北川中學、茅壩中學,靜靜地躺在土堆下,帶著那群青春可愛的臉。如今,五年逝去,茅壩中學遺址上已經(jīng)長滿了青草,那根旗桿和那座籃球架依舊孤零地站著。如果沒有人提醒你,你甚至根本不會想到這里曾是一所中學,下面還埋有500名可愛的學生。然而,災難好像并沒有放棄對這座舊城的繼續(xù)破壞。今年夏天的巨大泥石流,將這里的地面抬高了數(shù)米到數(shù)十米。一些在地震中未倒塌的房屋,再遭掩埋。這場泥石流似乎要將廢墟抹平,也許千百年后,這里又變成了良田沃土,可是在它的下面沉痛將會永藏。
T I P S
北川新縣城距離綿陽市大約20公里,綿陽機場有飛往全國各地的航班。綿陽汽車總站(綿陽火車站對面)有直接到新北川的汽車,車票9.5元,每晚7點前都是流水發(fā)車。
可以選擇住新縣城,從四星級到普通商務酒店有很多。
臘肉、香腸、茶葉、馬槽酒、竹筒酒、手工藝品、羌族衣服、飾品、羌繡等。
北川為羌族人聚集區(qū),要明白他們的生活禁忌。比如禁止觸動銅鏡和海螺殼;忌生人入病人居室,其禁忌標志為門前放一板凳;忌帶草帽進屋,忌將筷橫于碗上,忌倒扣酒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