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歷史方法各異,為了促使學生學習進步,特介紹一些對歷史學習方法的認識。
關鍵詞:歷史;學習方法;認識
提起歷史,有的學生雖然喜歡聽歷史故事、看歷史電視劇,但一上歷史課就煩,主要原因是歷史課上需要掌握的要點多,不容易記憶。因此,導致一部分學生越學越發(fā)愁,漸漸的原來的興趣也淡化了。俗話說:“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笨磥恚覀冇斜匾接憣W習歷史的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認識:
一、初讀課文,養(yǎng)成課前“預學”的好習慣
“預學”不同于過去的“預習”,過去的“預習”是大致瀏覽一遍內容,缺乏目標性;而“預學”是帶著明確的目標,即老師課前提供的學習目標,明白一篇課文應該掌握哪些要點,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在“預學”的時候要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不同的知識點,比如,對于那些在課文中一看就懂的內容而且是學習目標中提到的必須掌握的可以用藍色筆勾畫,并且要抓緊時間先記下來;對于不理解的概念用紅筆畫出來,作出記號,上課時要認真聽,或者自己先查閱相關資料。這樣上課時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
二、課堂45分鐘,一方面要專心聽講,緊跟老師的思路走
課堂上千萬不能開小差,因為每一位教師在課前都經過認真?zhèn)湔n,每一個問題都是教師經過反復斟酌的,所以學生一定要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那么,課堂上是不是教師的每句話都得銘記在心中呢?不是的,學生要聽的是自己在課前預學中自己不明白而且是本課中重點或難點的地方,在這些知識點上教師往往會設置一些問題。
另一方面,學生也要積極思考,因為我們的思維不能像牛一樣被老師牽著走。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睔v史課也一樣,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師的指引下認真閱讀教材,包括教材的小字部分和圖片,以及地圖填充冊。閱讀過程中體驗事情的來龍去脈,架起時空的橋梁,學會與歷史對話。要知道,這才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所在。因為,學習歷史重要的是明白歷史對我們今天的啟示,并非僅僅將那些以往發(fā)生的事作單純記憶。而且,在如今的考試中,尤其是像中考這樣的正規(guī)考試,除了那些重點歷史時間、歷史地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是考查記憶能力外,有相當一部分材料題考查的是我們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平時的學習中除了記憶必要的歷史時間、歷史人物、歷史地點,歷史事件以外,我們要善于思索,能從讀“有字書”到讀“無字書”,看出字里行間隱藏著的問題或道理。比如,中國近代史上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這段曲折的探索道路,給我們有何啟示?這樣的問題在課本上肯定沒有。這就需要我們去思考,去總結。有的學生說,我買本參考書不就行了嘛,那上面什么都有。是的,參考書上有,你可以借鑒,但不能完全依賴。因為正規(guī)考試的題很具有創(chuàng)新性,我們不可能碰到原題,要想考好,還需要自己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傊氨鶅鋈?,非一日之寒”,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注意對自己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
三、要經常復習,歷為歷史是一門以記憶為基礎的學科
對于每個人來說遺忘是很正常的事。如何才能讓知識在大腦中經常保持記憶猶新?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復習方案。總之,我們不能等到明天要考試了,今天才“臨時抱佛腳”,如果那樣就會把學習之母變成“后娘”。說到記憶,不得不提到學生們最困惑的一個問題:有關時間的記憶。我認為,對于歷史時間既要抓重點,也要找方法,找竅門。
四、學習時要注意概念清晰
歷史概念有宏觀概念和微觀概念之分。在平常課時教學中強調微觀概念比較多,學生容易忽視宏觀概念。比如,初二華師大版第二單元是《近代化的起步》,這一單元的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同學們在學完一單元后腦海中只記得一些支離破碎的歷史知識,很容易忘記單元大標題《近代化的起步》,也就是這一單元的一個宏觀概念。又如,在考試的時候,經常有學生犯混淆概念的錯誤。例如,題中考查“我國古代史上反抗外國侵略的事件”,有的同學寫成“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這種錯誤是將近代史與古代史混淆,中國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線是1840年。也就是說題中要求寫出1840年以前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事件,而“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是發(fā)生在近代史上的事件。總之,學習歷史既要把握微觀概念,也要重視宏觀概念。
五、要多讀書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弊x書能開闊我們的視野,能啟迪我們的智慧,能使我們在學習中左右逢源,如魚得水。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讀書多的同學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善于思考,敢于表現(xiàn),具有質疑精神,批判性思維。而讀書少的學生課堂上缺乏生機和活力,猶如一潭死水??傊?,讀書是思考的源泉,是智慧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利用假期少玩游戲,多讀書,多逛書市,讀好書。
總之,“學有法,而學無定法”,方法因人而異,只有適合自己的,有效果的,促使學習進步的才是最好的。讓我們一起尋找更好的方法吧!
(作者單位 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沁源中學)
編輯 代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