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知道龍子仲是誰,但你肯定知道郭小川和王世襄,而《郭小川全集》、《中國畫論研究》的責任編輯正是龍子仲;那本開啟了當下中醫(yī)文化熱的奠基之作《思考中醫(yī)》(劉力紅著),責編也是龍子仲。
把龍子仲稱為“特別的人”,我想凡是認識他、知道他的人都會同意這個說法。
龍子仲(1963—2011),男,祖籍湖南隆回,出生于廣西南寧。1981年參加高考時以語文滿分一百二十分被廣西師大中文系錄取,但1985年卻因外語不及格而畢不了業(yè)。1983年,他的處女作《半個月亮》榮獲了《漓江》年度優(yōu)秀散文唯一的一等獎,頓時轟動了廣西師大和桂林文化界,說“轟動”一點也不夸張,因為獲得同年度優(yōu)秀散文二等獎的三位分別是秦似(著名作家、語言學家)、彭匈(著名作家)和賀祥麟(教授、作家),都是早已成名的、廣西社科界響當當的人物。那一年,他才二十歲。1984年,他的小說《老西墻上的鐘》又獲得了《漓江》年度優(yōu)秀小說獎;1985年,他的畢業(yè)論文《從竇娥與祥林嫂看關漢卿和魯迅》當年被公認為是八一級的優(yōu)秀論文。
一個還在讀的本科生,能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無疑凸顯了他出眾的才華。正逢籌備中的廣西師大出版社到中文系要人,首任社長黨玉敏先生慧眼識才,點名要他,但他的留校卻引起了較大的爭議。因為他的學科成績平平,外語還不及格,又不是黨員、干部,大多數老師都反對他留校。德高望重的著名學者陳震寰、劉泰隆等教授力排眾議,堅持把他留了下來。龍子仲留校后先是在《廣西師大學學報》工作直至1986年11月師大出版社成立,從此開始了他二十多年的出版事業(yè)生涯。他所策劃、責編的圖書,屢獲大獎,得到讀者的好評。他責編的《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獲1992年度桂版優(yōu)秀圖書一等獎;1996年11月,他榮獲中國出版協會最高獎——全國優(yōu)秀中青年圖書編輯獎;2001年,他策劃、責編的《郭小川全集》(十二卷),不隱不諱,被郭小川的家人和研究者高度評價為是對歷史負責的、真正意義上的全集,榮獲第十一屆桂版優(yōu)秀圖書一等獎;他責編的《思考中醫(yī)——對自然與生命的時間解讀》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并多次再版,是開啟當下中醫(yī)文化熱的奠基之作;他責編的《中國畫論研究》(2010年出版)得到作者、國寶級文博大師王世襄先生的高度評價。
龍子仲不但是資深編輯和出版家,而且也是作家和學者。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桂林本土的文化名人,他從1990年3月起至1998年底陸陸續(xù)續(xù)為《桂林日報·讀書》版撰寫了“夜讀偶得”系列散文共七十多篇,贏得了眾多的讀者(目前已結集,正在整理出版中);2000年,他發(fā)表在《南方文壇》上的《解讀革命——對一個老話題的隨想》獲廣西年度文藝理論一等獎;2005年,長篇散文《櫻花時節(jié)說日本》獲2005年度廣西青年文學獎(散文獎)。
2007年,他出版了魯迅研究專著《懷揣毒藥,沖入人群——讀〈野草〉札記》。
2011年7月,他的遺作《漢字的故事》已由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版。
他對清代著名詞人王半塘深有研究,有關文稿正在整理出版中。
桂林著名作家李遜這樣評價龍子仲:他是學者里面最好的作家,作家里面最好的學者。
可惜,天妒英才,因突發(fā)疾病,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2011年2月10日。
龍子仲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的、能把事業(yè)和學問做得極好的人,有人甚至感嘆在文史哲還有宗教、中醫(yī)等方面,似乎就沒有他不知道的東西;更難得的是,他居然還不是那種拘謹乏味、死板無趣、只顧埋頭做學問的書呆子,而是一個愛玩會玩、極富感染力、極具有“赤子”情懷的人??梢赃@樣說,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歡笑,就有歌聲。他的追悼會上放的也不是哀樂,而是遵照他年輕時跟同學戲言說如果他死了,不要放哀樂,你們要放就放郭文景的大提琴、鋼琴協奏曲《巴》。
在世人眼里,龍子仲不用手機,不結婚,作息時間晝夜顛倒,不過正常的家庭生活,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怪人”。也許,遠離滾滾紅塵中的繁雜瑣碎,踐行毫無羈絆的天馬行空,堅守散淡灑脫的身心自由,我更愿意相信這正是他得以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和心靈修為的重要因素。
于是,在他不滿四十八周歲的短暫人生里,取得了眾多的人也許幾輩子都做不出來的成就。
自從去年清明節(jié)也就是龍子仲“七七”那天,由他的哥哥、同學、朋友、同事等五人組成了紀念文集的編纂委員會,得到了廣西師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編委們根據各自的資源優(yōu)勢和擁有的平臺各有分工,互相協作,對眾多懷念文章進行收集、整理和編輯,工作量無疑是巨大的,但大家都在盡心、用心去做,使得這本匯聚了龍子仲的親屬、朋友、同學、同事、作者、讀者共八十多人撰寫的上百篇紀念文章,還附有大量的珍貴照片的紀念文集,終于在2012年6月得以順利出版。
以這種民間的、樸素的、發(fā)自內心的方式來紀念一個同時代的、生活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這在桂林、在廣西的歷史上都是從來沒有過的,在全國恐怕也是罕見的,這正是本書最特別的地方。
(《你的生命寬廣而綿長——紀念龍子仲》,廣西師大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