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萍
摘 要:現在越來越多的高中學生對學習數學這門學科感到困難,甚至害怕。很多學生把數學作業(yè)留到最后再做,怕做了數學其他作業(yè)來不及完成,而這樣一來數學作業(yè)完成的質量肯定不高。歸根結底這是由于學生沒有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沒有投入到數學學習中。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喜歡上數學,主動學習,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達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趣味教學;情境引入;多媒體;主動探索
近年來,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數學顯得越來越重要。理科數學總分200分,占的比重最大。文科在語文、外語上很難拉開差距,數學成了關鍵,這使得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都非常重視數學這門學科。可是很多學生明知數學的重要性,但非常害怕數學,甚至厭惡數學,這種狀況長期困擾著我們。
我認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發(fā)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下面是本人在教學中嘗試過的一些方法,愿與各位共同交流。
一、情境引入
數學有著多種抽象的理念,而函數有著抽象理念的聚合,那么這么多的不可見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困惑。如函數的概念這節(jié)課,要理解函數是兩個非空數集A,B按某種對應法則f,使得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和它對應,這樣的對應叫做A到B的一個函數y=f(x),x∈A。很多老師強調A中每一個x,B中惟一的y,可是很多學生不理解。我聽過的一堂函數概念課老師并沒有強調這些,但我想學生都記住了,因為他并沒有直接給出函數的定義,而是引入了一個情境。
老師:“同學們好,今天我給你們表演一個魔法。你們看我這里有一些紙牌,上面分別有一些數字,我把這張標有數字2的紙牌放入魔法箱,現在是見證奇跡的時刻?!边@時,從魔法箱的下方出來一張紙牌,上面標的數字變成了4。老師:“再來一次?!碑敺湃霐底?時,出來的數字是6,放入4時出來的是8。這時問學生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如果放入5呢?學生馬上回答是10。這時老師才引入要學習的概念,說:“開始的紙牌可以看做輸入的數,經過魔法箱的作用,輸出的數變成原來的兩倍。像魔法箱這樣使每一個輸入值對應到唯一的一個輸出值的對應法f則我們稱之為函數。其中輸入值所組成的集合叫做函數的定義域?!?/p>
這堂課一開始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把函數這個抽象的概念講得很生動,使學生很容易接受。也引起了我的思考,這個“魔法盒”其實就是函數發(fā)生器,如果撇開函數是建立在兩個非空數集上的這個前提,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地鐵、車站,只要知道起點、終點就可以打出車票,這其實也是函數的思想。
如:講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時候可以引入下面這個故事:
傳說古代印度有一國王喜愛國際象棋,中國智者云游到此,國王得知智者棋藝高超,于是派人請來智者與其對弈,并傲慢地說:“如果你贏了,我將答應你的任何要求?!敝钦咝南?,我應該治一治國王的傲慢,當國王輸棋后,智者說:“陛下只需派人用麥粒填滿象棋盤上的所有空格,第1格1粒,第2格2粒,第3格4粒,……依此下去,以后每格是前一格粒數的2倍。”國王聽后:哈哈大笑,這個問題也太簡單了罷!于是國王吩咐手下馬上去辦,可是過了好多天,手下驚慌地報告國王,大事不好了,即使我們印度近幾十年來生產的所有麥子加起來也還不夠??!國王呆了!
二、多媒體的運用
三、學生的主動探索
傳統(tǒng)的教學經常是老師在黑板上講解,學生在下面做筆記,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空間,自然學生會越來越沒有興趣。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只是把老師和書本的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毫無創(chuàng)造性可言,而且這樣得來的知識也不會記得牢。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圖象時,作為教師應該適度進行跨越和開放,向學生布置諸如“三角函數圖象與物理中簡諧運動圖象的關系”等開放性問題,使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既學到數學知識,又通過其他學科的內容來幫助理解掌握數學知識,這也正是符合當前新課標中學科滲透的思想。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運用數學能力
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借助他們頭腦中已經積累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進而讓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總之,只有把教學過程諸要素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并和諧地運用,才能使教學過程產生一種巨大的能量,使教學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序、可控。只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達到優(yōu)質、高效,使受教育者在愉悅、和諧的氣氛中,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市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