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芬 (陜西省西安市第九醫(yī)院綜合科,陜西 西安 710054)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AACG)主要是由于前房角被周邊虹膜組織機械性阻塞導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壓升高的一類青光眼,是一種嚴重危害患者視力的眼科急癥之一,是眼科常見的致盲眼?。?]。如不及時治療,嚴重者數(shù)天內失明。根據(jù)青光眼流行病統(tǒng)計學資料,2000年全球有6.68千萬的原發(fā)性青光眼患者,其中520萬患者已致盲[2]。閉角型青光眼以其術后并發(fā)癥多、發(fā)病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尤其受到臨床醫(yī)護人員的重視[3],多數(shù)發(fā)病患者年齡 >50歲,男女比例為1∶2。急性閉角青光眼大都是雙眼同時或前后發(fā)病。多見于眼軸短、角膜小、前房淺、房角窄的患者,前房越淺發(fā)生的機會越多。但具有上述解剖因素的患者中只有10%的患者發(fā)生青光眼,只有在一些誘因影響下才使房角關閉。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對AACG的急癥處理和手術方式不斷改進,在護理方面內容不斷擴展,要求相應提高,降低眼壓是治療的關鍵,而全面周到的護理則是治療的關鍵。筆者旨在觀察優(yōu)質護理實施前后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術后眼壓控制的影響;評估實施優(yōu)質護理前及干預后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眼壓的影響;比較干預前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眼壓效果的差異。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6月~2011年11月在西安市第九醫(yī)院綜合科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選擇標準:選取無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樣本量共60例。分組方法為“優(yōu)質護理”開展前2010年10月底前30例患者為對照組,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30例患者為試驗組。其中男21例,女39例,患者年齡45~81歲。兩組患者均為同一手術醫(yī)師在局部麻醉下采用同樣的手術方式,手術方式均為小梁切除加虹膜周邊切除術,兩組患者病程、年齡、性別、婚姻狀況以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健康宣教的掌握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試驗組采取的是護理人員只按照醫(yī)囑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醫(yī)護人員除了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外,通過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溝通及交流,進一步了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程度以及患者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向患者提供周到的生活護理、心理護理以及健康宣教等。
1.3 資料收集:兩組患者均在術后1周時檢查和術后3個月復診,檢查視力、瞳孔、視野、眼壓。統(tǒng)計術后3個月眼壓,對遠視力控制在正常值范圍內[<21 mm Hg(1 mm Hg=0.1333 kPa)]的例數(shù)然后比較。采用非接觸式眼壓計(NCT)測量法測眼壓。
1.4 干預方法:對于2009年6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治療的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患者入院時完成對患者一般資料的采集以及術后1周兩組患者的常規(guī)眼科檢查。對于對照組采取的是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過程中只按照醫(yī)囑進行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采取的是優(yōu)質護理服務。優(yōu)質護理服務包括:
1.4.1 在患者入院時即由固定的責任護士負責,除了常規(guī)的護理外,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注重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基礎護理??剖覍嵭械氖切〗M責任包干制,每例患者從入院到出院均有固定的責任護士,責任護士每天至少有10~20 min和患者的交談時間,主動協(xié)助患者日常生活護理。
1.4.2 術前護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尤其是心理異常的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術前多有情緒變化,多發(fā)于老年人和女性身上,擔心手術能否成功和術后效果對今后生活質量擔憂,常出現(xiàn)煩躁、憤怒等情緒反應。因此,針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根據(jù)情況多巡視,給予特殊關照,充分利用溝通技巧,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
1.4.3 術后護理:①術后3 d內密切觀察患者,注意術后術眼有無滲出,及時換藥,用抗生素眼藥水清洗術眼。按時為患者點眼藥水。患者同時應用兩種以上眼藥水,必須間隔5~10 min,減少不必要的全身反應。②包扎的術眼,患者家屬不可隨意松解加壓繃帶或用力揉眼,避免碰撞術眼。觀察患者頭痛、眼痛等癥狀,注意區(qū)分疼痛原因是眼壓升高還是包扎過緊而引起。
1.4.4 眼球按摩:術后1周可進行眼球按摩。青光眼術后眼球按摩在術后早期可驅除阻塞于鞏膜切口的血凝塊和炎性滲出,中晚期按摩使房水沖刷鞏膜切口防止關閉。眼球按摩一般在術后6~7 d開始,只要前房形成,無出血即可。按摩手法:護士雙手中指、無名指分別放在患眼顳側及健眼額部,雙示指關節(jié)并拍治愈患眼上瞼皮膚,適當用力交替起伏按壓。
1.4.5 出院前健康教育:①在患者出院前發(fā)放出院聯(lián)系卡,指導患者按醫(yī)囑用藥:擴瞳、縮瞳要嚴格分管,并教會家屬及患者正確使用。②注意眼壓:視乳頭和視野變化:如發(fā)現(xiàn)看燈光有彩色光環(huán)及眼痛、視物不清、視力減退等一些癥狀,應立即來院檢查,避免術眼發(fā)生意外[4]。③生活指導:保持愉快情緒,避免情緒激動,飲食以清淡為宜,注意控制飲水量,每次飲水量不超過300 ml。避免一次飲水過多,導致血液高度稀釋,使血漿滲的透壓降低,使房水產生相對較多,導致眼壓升高。
1.5 研究步驟:確定樣本,收集兩組患者入選時的一般資料;對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宣教,對試驗組進行優(yōu)質護理以及相關知識宣教;收集兩組患者術后1周及出院后3個月的眼壓值。
1.6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包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認識總分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行描述,兩組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1周以及干預后3個月眼壓效果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周以及干預后3個月眼壓效果比較,通過兩組方案實施評估結果顯示術后1周兩組患者眼壓值測量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平均眼壓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t=6.314>2.000,P<0.05),詳見表2和表3。
表2 兩組患者眼壓變化的比較(±s,mm Hg)
表2 兩組患者眼壓變化的比較(±s,mm Hg)
注:與對照組比較,①t=6.314 >2.000,P<0.05,1 mm Hg=0.1333 kPa
?
表3 術后3個月眼壓控制例數(shù)比較分析[例(%)]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護理干預之后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出院后3個月的眼壓值明顯低于試驗組,說明住院期間給患者提供全面的優(yōu)質護理,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健康宣教,可使患者掌握青光眼的日常護理方法,降低青光眼的眼壓,從而減少了復發(fā)率。
[1]肖其萍.改良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21):28.
[2]葛 堅.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44.
[3]李 茜,付 梅.護理程序在青光眼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1,33(5):476.
[4]楊新光,陳 莉,陳 蕊.青光眼心理特征和心理干預對青光眼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9,9(9)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