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超 裴 穎 宮賢惠 唐麗萍 趙梅生
(吉林大學第二醫(yī)院白內(nèi)障科,吉林 長春 130042)
近年來,隨著人工晶狀體在材質(zhì)及功能設計等方面的不斷發(fā)展,使得白內(nèi)障患者術后視覺質(zhì)量及生活質(zhì)量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的誕生,減少了以往球面人工晶狀體產(chǎn)生的像差,明顯改善視功能。本文擬對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非球面(Alcon SN60WF)或球面(Alcon SN60AT)人工晶狀體(IOL)的年齡相關性白內(nèi)障患者進行對比敏感度的比較和分析。
1.1 資料 收集我院白內(nèi)障科年齡相關性白內(nèi)障患者116例,其中植入Alcon SN60WF 58例,男32例,女26例;植入Alcon SN60AT 58例,男27例,女31例。平均年齡(65.2±6.7)歲。角膜散光<1.5D。術中無并發(fā)癥,術后最佳矯正視力≥0.6,術后IOL位正。排除其他眼部疾患、眼部手術史及相關全身系統(tǒng)疾病等影響因素。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本科同一位技術嫻熟的術者在表面麻醉下實施白內(nèi)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在上方11點位角膜緣后2 mm作長3.2 mm的鞏膜隧道切口,穿刺刀進入前房,注入黏彈劑,行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約5.0~6.0 mm大小,水分離后在囊袋內(nèi)行晶狀體超聲乳化,吸除殘余皮質(zhì)后,前房內(nèi)注入黏彈劑,隨機植入Alcon SN60WF或Alcon SN60AT IOL(患者知情同意)。用注吸頭清除前房內(nèi)的黏彈劑。
1.2.2 檢查方法
1.2.2.1 最佳矯正視力 術后1、3、6、12個月應用全自動電腦驗光儀結合主覺驗光檢查患者最佳矯正視力(BCVA)。
1.2.2.2 對比敏感度檢查 應用Optec3500視覺檢查儀模擬6 m遠距離,分別于手術后1、3、6、12個月進行夜〔光亮度為3 cd/m2(candelas per square meter,cd/m2)〕、夜 +周邊眩光(眩光的光照度為1 Lux)、晝(光亮度為85 cd/m2)和晝+周邊眩光(眩光的光照度為10 Lux)四種條件下功能性視力對比敏感度測試(F.A.C.T.)。F.A.C.T.是在夜和晝條件下通過5個幻燈片分別檢查三個頻區(qū):低頻區(qū)1.5周/度〔(c/d)、3.0 c/d〕、中頻區(qū)(6.0 c/d)和高頻區(qū)(12.0 c/d、18.0 c/d)五個空間頻率的對比敏感度,每個幻燈片上有相應固定空間頻率的9個不同對比度的光柵視標,按對比度由高至低,依次分兩行排列,視標對應的CS值由Stereo Optical公司提供。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配對t檢驗。
2.1 對比敏感度 術后不同時間在晝條件下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眼與球面人工晶狀體眼對比敏感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晝+周邊眩光、夜及夜+周邊眩光條件下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眼的對比敏感度明顯高于球面人工晶狀體眼(P<0.05)。見圖1。晝對比敏感度見圖1。
2.2 最佳矯正視力 術后不同時間BCVA比較穩(wěn)定,植入非球面與球面人工晶狀體眼的BCVA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圖2。
圖1 術后不同時間四種條件下兩組對比敏感度比較
圖2 術后不同時間最佳矯正視力
人眼并非理想的光學系統(tǒng),角膜具有正性球差,在人的一生中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年輕人的晶狀體由于具有負性球差,可以補償角膜的正性球差,使人眼具有最佳的視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晶狀體本身的球差明顯增加,變?yōu)檎?,其補償角膜像差的作用明顯下降,全眼的總像差升高,使人眼的視覺質(zhì)量明顯下降〔1,2〕?;颊咝邪變?nèi)障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中心視力”明顯提高,但是傳統(tǒng)的IOL為雙球面型的表面設計,具有正性球差,這種球面型IOL植入眼內(nèi)后,不但沒有矯正白內(nèi)障患者術前存在的球差,還增加了術后IOL眼的正性球差,影響了成像質(zhì)量。因此患者雖然常規(guī)視力檢查結果較好,但常常抱怨視物模糊,尤其是出現(xiàn)眩光,夜間視力差等問題。而非球面IOL設計有一個扁平的前表面,產(chǎn)生負性的球面像差,可補償角膜的正性球差,植入眼后使得眼的整體高階像差得以降低,從而提高人眼的視覺質(zhì)量。
對比敏感度反映了人眼分辨不同對比度的能力;而國際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測量的是視覺敏銳度,它所反映的是在最大或100%對比(白底黑字)情況下測定識別最小細節(jié)(高空間頻率)的能力,不能測出日常生活中辨別“真實世界”的各種不同對比度事物的能力。所以,對比敏感度比視力更能反映視功能情況〔3〕,是目前諸多臨床研究中評價人工晶狀體眼視覺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指標。本研究之所以選取 Alcon SN60WF與Alcon SN60AT IOL進行比較,是考慮到在兩種IOL制作材料和構型設計相同,且均具有紫外線和藍光濾過的載色基團條件下,可以忽略晶狀體材質(zhì)本身對結果的影響。結果顯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狀體眼與球面人工晶狀體眼術后不同時間的BCVA及在晝條件下的對比敏感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非球面和球面IOL一樣,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和組織相容性。而在夜及眩光條件下,術后各個時間段植入非球面IOL眼的對比敏感度明顯高于球面IOL眼。這說明非球面IOL明顯改善了患者的暗視力,避免了眩光失能的發(fā)生,尤其是在生活中對于夜間開車的患者,非球面IOL尤為適用。
雖然非球面IOL使部分白內(nèi)障患者受益匪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植入非球面IOL,尤其是年齡>75歲、屈光手術后、持續(xù)小瞳孔、囊袋不完整、撕囊不規(guī)則、懸韌帶松弛或者明顯囊袋收縮等的患者,術中很難保證IOL居中,可能會導致IOL偏心或傾斜,一般情況下不適合植入負球差非球面IOL〔4〕。此外,目前由于不同種類的人工晶狀體具有不同的球差,人工晶狀體的植入術還沒有達到如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的個體化程度,因此根據(jù)個體角膜像差情況以及對視覺質(zhì)量有特殊要求的患者植入適用的IOL是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1 Artal P,Guirao A,Berrio E,et al.Compensation of corneal aberration by the internal optics in the human eye〔J〕.J Vis,2001;1(1):1-8.
2 Smith G,Cox MJ,Calver R,et al.The spherical aberration of the crystalline lens of human eye〔J〕.Vision Res,2001;41(2):235-43.
3 Bellucci R.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es〔J〕.Curr Opin Ophthalmol,2005;16(1):33-7.
4 孫 琦,張勁松,趙江月,等.微切口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早期波前像差及對比敏感度比較〔J〕.國際眼科雜志,2007;7(4):99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