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 旻
幼兒鋼琴彈唱是兒童歌曲與鋼琴伴奏的密切融合,即在唱出歌詞內容的同時,編配并彈奏出歌曲的鋼琴伴奏。它是歌唱、彈奏、音樂理論知識三方面有機結合的產物。幼兒鋼琴彈唱是幼兒園教師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長期以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幼兒鋼琴彈唱水平一直處于十分薄弱的狀態(tài)。我們應該意識到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整體上說,他們的基礎素質較差。大部分學生在以往長期的學習生涯中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自控能力差,怕吃苦,惰性大,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較差,思維較遲鈍,反應慢,嚴重缺乏自信心,對課堂缺乏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達到左右手配合協(xié)調沒有什么捷徑可走,需要付出時間和辛苦進行大量的練習。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如識譜的困難、領悟配奏要領的困難,左右手靈活運用的困難等。面對這些難題,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進而逃避練琴。然而技能就是要靠日積月累的練習才能取得成績。俗話說“三天不練手生”,由于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無法做到主動學習,缺乏足夠的練習,導致他們手指基本功不夠,左右手控制能力差,協(xié)調能力差,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旋律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配合,學習中出現(xiàn)困難。
學生在鋼琴彈唱技能訓練的過程中的難點就是“彈”與“唱”的完美結合:彈奏要強弱分明,節(jié)奏正確,伴奏織體合理、協(xié)調;歌唱要流暢,聲音宏亮,聲情并茂。然而要達到這個要求并不容易,需要學生多思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一心兩用,較好地運用注意的分配。學生必須在彈奏非常熟練的情況下把注意力放在歌唱方面,很好地完成彈唱的結合。這個環(huán)節(jié)仍然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鋼琴彈奏基本功。在學生的基本功普遍不很扎實的情況下,需要教師耐心教導、督促。
學生在彈唱過程中,處理歌曲節(jié)奏、力度、速度、情感時,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例如,在附點音符的節(jié)奏中,學生容易忽略附點,或者附點的時值沒有彈夠;在彈切分節(jié)奏時,切分音的時值沒有彈夠;不能分辨不同音樂性質的兒童歌曲,所有的兒童歌曲都演繹為一種情緒;彈唱時總是搶節(jié)奏,速度太快,無法自控等等。這些情況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學生音樂修養(yǎng)欠缺,音樂基礎素質較差,沒有嚴格要求自己。
由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基本素質較差,在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耐心、責任心。因為一旦老師對他們失去信心,他們自己將更加無法建立信心。教學中從最簡單的技能開始,一點一點地傳授,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師。即使有些學生一時難以掌握學習內容,也不能放棄,要耐心教導。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些學生節(jié)奏感差,數(shù)拍子不均勻,有些學生總是記不住音符的時值。有些學生甚至把譜子上指法的標記當做簡譜,還有些學生譜子上寫著只有他們自己懂,老師卻看不懂的彈奏標記……我所教授的班級每周都有一節(jié)課還琴,這其實就是老師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時候,然而還琴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上課根本沒有聽懂,我就采用實實在在的笨辦法,一定要讓學生說出哪里不會:譜子不會認?拍子不會數(shù)?那就再講一遍。即使是手把手地教,也要讓學生完整正確地彈出第一條琴曲,學生享受到了會彈琴曲的快樂,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要學好鋼琴配奏首先就要學好樂理知識。樂理的學習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曾經有學生這樣對我說:“老師,你講的琴法比樂理好懂一些。”漸漸地我意識到,面對這樣的學生,不能像給大專生上課那樣,必須要想出新辦法才能有效果。例如,在講解三和弦時,老師先在鍵盤上彈奏出任意的音程,讓學生仔細聽音程的音響效果。幾遍之后,老師開始彈和弦,讓學生注意聽是不是不一樣了,啟發(fā)學生聽出比音程多了一個音。讓學生知道三和弦是由三個音組成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對于一些必須死記硬背的理論知識,我就讓學生一起朗讀,以加深學生的記憶。
教無定法,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學習的特殊狀況,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找到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果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可行的。
學生在學習幼兒鋼琴彈唱時,首先要能夠把歌曲伴奏流暢地彈奏出來,所以,鋼琴基本功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然而在基本功練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沒有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導致手指沒有力度,指法運用毫無章法,彈奏時經常找不到正確的琴鍵,彈奏歌曲斷斷續(xù)續(xù),自然就更談不上歌曲的美感和感染力了。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除了嚴格要求,同時還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在每次檢查學生練琴效果時,要讓學生清楚自己哪里沒有做好,應該怎樣去練。例如,曾經有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彈奏《閃爍的小星》時,左手伴奏的節(jié)奏總是不穩(wěn)定,究其原因就是手指力度不夠,無法控制好強弱、時值造成的,于是我讓她練習時要放慢速度,高抬指下鍵,時值數(shù)均勻,每一個音都彈同樣的力度,注意手腕放松,感覺手指在琴鍵上走路一樣,反復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和練習之后,這個學生的彈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歌曲彈唱效果也提升了不少。
在基本功訓練時,學生時常忽略樂曲彈奏效果,認為只要把音符大概彈出來就可以了,因而在彈奏過程中有很多的毛病,如節(jié)奏不穩(wěn)、休止符不停頓等現(xiàn)象。這時候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提醒學生,并同時給予適當?shù)厥痉?、指導糾正。一次次地還課、指導,直到學生有了進步才能過關。漸漸地,學生們在進步,從最開始的煩躁到后來能夠欣然接受老師的批評并積極去練習。
在幼兒鋼琴彈唱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伴奏音型的運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幼兒歌曲和成人歌曲不同,幼兒歌曲篇幅短小,音域較窄,節(jié)奏簡單,曲調樸素,因而在為幼兒歌曲選擇伴奏音型時,常以簡易的伴奏音型為主,在和聲上則更多的使用正三和弦來編配。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兒童歌曲伴奏,對伴奏織體比較陌生,對和弦鍵盤不熟練,因而學生在進行幼兒鋼琴彈唱訓練之前,首先要強化伴奏音型的訓練。一是讓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各種伴奏音型的運用;二是讓學生在伴奏音型實踐練習的同時,快速熟悉和弦鍵盤位置,并正確運用彈奏指法。
幼兒歌曲常用的簡易伴奏音型有三種:柱式音型練習、分解音型練習、半分解音型練習。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右手彈奏音階,左手伴奏,給每一個音選配一個和弦,分別用三種音型彈奏出來,三種音型的彈奏練習分三個階段完成。通過講解和感受,讓學生了解這三種音型分別適用于什么樣的旋律,適合表達什么樣的主題形象。
“萬事開頭難!”技能的學習,入門是最艱苦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信心,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對鍵盤生疏、練習時間少造成的。只要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勤于練習、勤于思考,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沒有認真分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自身的特點,一味地采取單一僵化的教育方式,直接灌輸給學生一些技能技巧,然后要求學生去練習,很難達到預期效果。教育的本質是對人類生命發(fā)展的關愛,生命本身就存在著差異,我們老師所面對的正是使具有差異的生命實現(xiàn)有差異的最佳發(fā)展。
針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自身的特點,教師的要求不能過高,以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壓力,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習興趣的喪失,而且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比較愛好音樂,對幼兒鋼琴彈唱的學習興趣較濃厚,針對這些學生,可以教給他們音型運用更豐富,和弦選擇更多樣化的伴奏知識。另一部分學生音樂方面的感悟差一些,學習興趣不大,針對這些學生,可以教他們掌握幾個簡單典型的伴奏音型,和弦多選用正三和弦,能夠完整地進行兒童歌曲的彈唱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我在每個班培養(yǎng)少數(shù)“小老師”,挑選班上技能較好、責任心較強的學生擔任。在課下練習時,由這些小老師負責幫助班上差生,幫助他們解決練習過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給“小老師”做示范,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去講解。并要及時地給予“小老師”表揚和獎勵(可以采取期末成績加分的方式)。對于有進步的差生,也要及時地鼓勵和表揚,讓他們繼續(xù)努力。實踐證明,這個實施方案是有效的、可行的,效果良好。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幼兒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困難是很多的,老師只有懷揣著一顆愛心,深層次地分析和了解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挖掘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調動并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幼兒鋼琴彈唱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學生,才是行之有效的。
本文為綿陽市職業(yè)教育科研項目“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幼兒園教學中鋼琴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項目編號:MYZY1228)
[1]劉聰,韓冬.鋼琴即興伴奏教程新編[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2]鄒長海.音樂藝術心理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