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利,唐麗文,田中青
(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重慶 400080)
隨著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畢業(yè)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獨立工作水平、創(chuàng)新競爭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越來越被用人單位倚重,成為就業(yè)的重點考察內容[1]。實驗教學中的課堂實驗教學、認識實習、社會實踐、畢業(yè)實驗等幾個方面,均是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與具體現(xiàn)實相結合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主要手段,是增強他們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競爭意識、獨立工作水平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備受關注。
當前,我國高校課程教學通常采用的班級授課制形式,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和實驗內容廣博等原因,在實驗教學活動中的局限性日漸顯露。為了培養(yǎng)出社會需求認同的人才,教學改革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自20世紀70年代初,分組教學理論在美國興起以來,發(fā)展迅速,成效顯著,是當代教學改革最為成功的典范之一,深受許多國家的關注與歡迎[2]。分組教學法已被高校課堂教學和體育教學接受、改良,并在一些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3-6]。本研究對分組教學在我國高校實驗教學現(xiàn)狀與特征進行歸納分析后,提出了優(yōu)化分組法改善實驗教學效果圓滿完成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建議。
分組教學方法由于分組教學理論的經(jīng)典性得以使用和推廣。中國的小學、中等教育[7-8]和高等教育均對“分組教學法”欣然接受。那么,高校實驗教學的分組情況如何呢?
分組實驗教學現(xiàn)象普遍。這不僅益于分組教學理論的經(jīng)典和分組教學方法的顯著成效性,社會對人才的嚴苛要求、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由高校擴招學生人數(shù)劇增與實驗室空間、儀器設備數(shù)量等教學資源的相對匱乏決定的。
高校實驗教學的分組方法相對單一。常用的分組方法是按照學號順序或以寢室成員為單位進行組合,比初、高中教學上的分組方法要單一。這種情況與實驗教師工作量的考核方案不夠合理、工作熱情度低有關。不同于分批次實驗,絕大部分高校實驗教師進行了分組實驗教學是沒有核算成工作量的。再加上實驗教師在職稱晉級和其他待遇上與理論課教師的差距,實驗教師在實驗教學的分組方法甚至是設計合理組員人數(shù)方面投入的精力都有限。
組內人數(shù)偏多現(xiàn)象嚴重。很多實驗小組由于人數(shù)過多,實驗教師講解示范時不能保證所有學生能看得到聽得清,在試驗操作階段也只有少部分學生動手,多數(shù)人閑散、聊天、個別學生甚至因無事可做而早退,等等,因此分組實驗的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
實驗成績客觀評定難。就獨立的一個實驗而言,實驗成績通過課堂簡短講解時的表現(xiàn)、實踐動手操作狀況以及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而綜合評定。由于實驗內容差別大、實驗設備和實驗空間的有限性,一個學生經(jīng)常被分到不同的試驗小組內,而且不同實驗題目通常由不同的實驗教師所指導。尤其是將實驗教學作為一門獨立課程而開設的這種情況,本門課的成績由多個實驗來綜合考評。小組成員變化、組員人數(shù)調整,都使實驗成績客觀準確評定的難度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分組和實驗操作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實驗教師對教學進度不易控制,實驗分組教學對教學組織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準備要求較高。如果教師準備不充分,會影響教學效果,很難真正培養(yǎng)學生獨立競爭與合作探究的能力,也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分組教學是以學生的能力、條件、共同興趣愛好和需要等為依據(jù)對學生進行分組,或者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愿選擇而組織起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
分組教學理論是成功的,分組教學方法也是有成效的。在實驗教學中,為了達成培訓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探索意識、團結協(xié)作精神和嚴謹紀律習慣的目標,培養(yǎng)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分組教學法也要不斷優(yōu)化革新。優(yōu)化實驗教學的分組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轉變教學觀念,要同時轉變學生和老師的觀念。首先,老師的角色由“填灌式”向“引導式”、“啟發(fā)者”轉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其次,學生要從小學到高中所接受的“被迫性”學習中解脫出來,認識到學習是為將來就業(yè)和個人價值順利實現(xiàn)打基礎的“主動性”觀念,在學習上民主與集中普遍存在于教學規(guī)律和實驗分組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學到服從、寬容、努力與堅韌。此外,老師要幫助學生明白,膽大心細,按規(guī)程操作,能避免危險發(fā)生,保障個人安全,取得良好的實驗結果。
靈活分組方法,主要由實驗(實踐)指導教師負責承擔。實驗教師在備課時既要熟悉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設備與器具方面準備充分,也要對即將上課班級學生在性別、性格、理論基礎知識、表達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強弱等方面有所了解,再根據(jù)學生實踐操作中的重點、難點和需要特別注意的環(huán)節(jié),采取適合本實驗順利開展的分組教學法,例如性格互補、男女搭配、差異成績、不同專業(yè)特長等,以確保小組成員相互學習、啟發(fā)和補充,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學習目標。
分組實驗教學的組員人數(shù)合理與否,由實驗空間、實驗內容、實踐工作量多少和復雜程度決定。一般而言,小組人數(shù)以實驗教師講解示范時,在有限的實驗空間內,每個學生均能看得清聽得到為原則,小組成員都要有事可做為原則。這樣的分組既保證了小組成員在分工明確、秩序井然的互助合作學習中,個人努力得以充分發(fā)揮并彼此協(xié)調,又能保證實驗工作的高效完成,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
及時實驗點評,按照組內成員自評、小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當實驗操作完畢取得結果時,老師利用最后的時間,根據(jù)組員的參與度和實驗完成情況甚至各組的協(xié)作意識等項目,開展組員自評、小組間互評和老師點評的方法,及時、公正地給出實驗成績,既幫助學生交流實踐操作情況和學習心得,也有利于他們明確重點、難點和實踐操作上的注意事項,認識到差距和改進方向,在鞏固學習內容的同時有助于他們建立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感受競爭心理;也讓學生清楚實驗成績是在客觀、公正的條件下評出的,進而激發(fā)他們實驗學習的主動性和實驗參與的積極性。
優(yōu)化革新分組實驗教學,實驗教師的工作量劇增。實驗教師的一貫缺編導致實驗教師的工作量很大。要搞好分組實驗教學,實驗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將實驗內容、目的、實踐操作設備與器材準備得更充分、更具體,也要在分組方案上花精力,尤其是實驗操作階段面臨的情況也更繁雜。因此,采取措施,激勵實驗教師開展好分組教學工作非常重要。
自優(yōu)化革新分組實驗教學方案以來。學生將理論基礎和專業(yè)技能進行良好結合的基礎上,實踐動手能力得以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信心得到提高,能積極地合作,團隊意識得到培養(yǎng),促進了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養(yǎng)成[9]。這些能力的養(yǎng)成與加強,為他們成功申請學生科研立項,參加學?!伴_拓杯”、全國大學生“挑戰(zhàn)杯”比賽和全國大學生“金相”比賽獲得佳績奠定了基礎。在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我專業(yè)的畢業(yè)學生連續(xù)5年就業(yè)率超過95%,也是用人單位對他們能力的肯定吧。
一門實驗課通常由多個實驗題目組成,為了達成實踐教學培養(yǎng)目標,幾乎每個實驗都有其最合適的分組方法。因此,整門實驗課在分組教學法上不是簡單一致,而是靈活變換的。這就對實驗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搞好分組實驗教學,實驗教師任重道遠。
[1]楊有利,田中青,黃偉九.加強畢業(yè)實驗管理提升材料專業(yè)畢業(yè)生綜合素養(yǎng)[J].重慶與世界,2011(6):61.
[2]蔡金星.第三只眼看分組教學[J].晉江市磁灶中學教學教研雜志,2007,11:3.
[3]王雷.普通高?;@球選項課運用“擴充分組”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11(29):227.
[4]付永貴.基于分組教學的高校物聯(lián)網(wǎng)實驗室構建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1(3):63.
[5]陳瑤,郭秀偉.多媒體和分組教學法在高校英語讀寫課堂上的有效結合[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6):111.
[6]王恩斌.動態(tài)分組法在高校男子排球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64.
[7]張麗娟.論如何開展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點滴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20):170.
[8]莊能敏.初中體育分組教學形式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2(24):235.
[9]荊嬋.小議高校分組教學的作用[J].科技咨詢,2009(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