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琳,田 鑫
(佳木斯大學 外國語學院,佳木斯黑龍江154007)
威廉???思{是美國南方文學的代表作家,作為美國最偉大的鄉(xiāng)土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說中,表達了反對種族主義和奴隸制的進步的觀點和思想。但是南方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道德價值以及思想意識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影響他的作品風格。所以,雖然在講話或作品中福克納都曾公開、明確地譴責奴隸制并批判種族主義,但種族問題上的傳統(tǒng)意識和道德觀念在作品中也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而在黑人女性的塑造中,這種種族意識的體現(xiàn)是很明顯的。??思{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忠實的女仆形象,她們不僅忠心、順從,而且缺乏對自由平等的要求。在對黑人女性的塑造中,??思{也提到了自由和平等,但卻是一種理想化的伊甸園式姐妹關系,從未積極倡導廢奴運動,甚至有些黑人女性是反對黑人解放事業(yè)的。
在??思{筆下的黑人女性中,《喧嘩與騷動》中的迪爾絲最為受到??思{本人和眾評論家的稱贊。迪爾絲勇敢、慷慨、溫柔誠實,她身上的特質(zhì)是他所喜歡的女性特質(zhì),象征了她是未來的希望,新生的象征。但同時迪爾絲也頗受爭議,盡管她被賦予了如此多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一些黑人評論家也對此持有異議。一些人認為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保姆,一個忠實的仆人形象,正因如此,她才被賦予愛心、同情、憐憫和勇氣[1]。但不置可否的是,迪爾絲身上具有兩面性:她體現(xiàn)了女性身上的優(yōu)秀特質(zhì),同時她是以傳統(tǒng)的保姆原型來塑造的,所以她既正直勇敢誠實溫柔,又貼合于她仆人的地位——安心做一個“黑鬼”,她不允許她的孩子有任何越軌行為。作為合格的老仆人,迪爾絲對主人的孩子們充滿了慈愛與關心,而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少如此,因此一些黑人評論家認為一般的黑人讀者很難接受這樣一位“不合格”的黑人母親。在作品中,??思{稱贊她操持一切,實際上她只是在竭力為其主。她批判她的主人不是因為看他們對待黑人的偏見,而是他們互相對待的方式。所以盡管她身上有許多好的品質(zhì),從本質(zhì)上來說,她只是一個忠心、順從的女仆,缺乏對自由、平等的任何要求。
除此之外,??思{筆下還塑造了一系列忠誠的女仆形象,她們無一例外都屬于好“黑鬼”的范疇?!断氯ィξ鳌分械哪蚓褪且粋€塑造很成功的忠實奴仆的形象。莫莉一向忠誠而且馴服,已把全部的忠心都給了主人,并把它轉(zhuǎn)放到白人主人的孩子身上。她認為主人占有她是應該的,她認為作為奴隸她的一切都是主人的,包括她的身體和靈魂。所以被主人占有之后,從不怨恨。她認為那只不過是她在為主人盡一個奴隸的職責,就像她為主人做其他事情一樣,所以她仍然忠心不二伺候主人和他的孩子。主人的一切都是第一位的,任何人、任何事也無法阻撓。她照顧主人的孩子比照顧自己的孩子還要精心,像母雞愛護小雞一樣。她的忠誠幾十年如一日,她不僅在大雨滂沱的夜晚親自給小主人接生,讓自己的丈夫在險些送命的情況下去請大夫,而且還帶了自己的孩子住到大宅子里去,給小主人喂奶,直到小主人斷奶,而且在他十二歲上學之前從不長時間離開宅子。在小主人長大成人后,莫莉開始用他父親的名字叫他,甚至用老一輩的黑人對他祖父的尊稱來叫他。這充分說明莫莉?qū)ψ约旱纳矸莺偷匚皇呛芮宄?,也從不奢望有一點越矩。她很尊敬的稱呼他,以分清和主人的主仆關系。這說明她做仆人是安分守己的。她是善良而誠實的,不會得一分不義之財,不會有一絲非分之想。所以當她老的走路都費力的時候,竟然和她的丈夫離婚了,因為他突然迷上了探寶,想從地里挖出寶藏,而她向來認為不應將非勞動所得的不義之財據(jù)為己有[2]。她的丈夫是福克納所描寫的不同于一般黑人的黑人。他不像黑人應該表現(xiàn)的那樣謙恭和忠順,卻充滿了反抗和改變的思想。莫莉和他離婚了,說明她和她丈夫的截然不同,她是那種傳統(tǒng)的、任命的、忠順的好女仆的形象。
??思{對種族意識的認同感還體現(xiàn)在他對黑人女孩和白人女孩伊甸園式的姐妹關系描寫上。在《押沙龍,押沙龍!》中朱迪絲和克萊蒂就是典型的伊甸園式的姐妹關系。
克萊蒂是朱迪絲的爸爸薩得本與一黑人女奴所生的女兒。薩得本讓她在大宅里和家族成員住在一起,讓她和自己的女兒朱迪絲和兒子亨利一起長大。她們經(jīng)常在一起玩游戲。薩得本甚至讓克萊蒂和朱迪絲一起睡,在同一個房間里。不過,朱迪絲睡床,克萊蒂表面上是睡在鋪在地板上的墊子上??墒谴笕藗儾恢挂淮蔚目吹剿齻円黄鹚趬|子上,有一回還都睡在床上[3]。這種近乎平等的姐妹關系是??思{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一直提倡的,而這種關系是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存在的、理想化了的。朱迪絲和克萊蒂的姐妹關系就是被理想化了的黑人與白人的姐妹關系。這就是南方傳統(tǒng)文學對??思{的影響。這種理想化的姐妹關系是南方傳統(tǒng)文學的一個重要題材。但與傳統(tǒng)文學不同的是,??思{作品中的這種理想化的關系在主人公長大后多被種族偏見所摧殘了。我們應該注意這種種族偏見在克萊蒂的成長過程中一直是存在的。例如,薩得本允許克萊蒂和朱迪絲睡在同一個房間,卻只允許她睡在地上,就像許多黑人和白人的孩子一樣。當薩得本要離開家去和北軍作戰(zhàn)時,他吻了朱迪絲,卻只對克萊蒂說了聲:“嗨!” 。這種伊甸園式的關系在??思{作品中被反復描寫,除了欲表達對奴隸制和種族主義偏見的譴責外,他也試圖用一種想象中的主仆美好關系來取代奴隸制的殘忍一面。然而,即使??思{對奴隸制表示了最大的批判與不滿,他從未宣揚過對它的廢除。他甚至從來沒有從積極方面來表現(xiàn)廢奴主義運動和廢奴主義者。在他的筆下,南北戰(zhàn)爭充其量只是一場消滅罪惡的災難。
作為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思{是反對種族主義的,這一點透過他的作品完整的展現(xiàn)了出來,尤其在對黑人女性的塑造過程中,福克納批判了種族主義的罪惡并揭露其危害。在他的筆下,黑人婦女大多安分守己、忠厚順從,大多有著優(yōu)秀的品質(zhì), 安心于當一名所謂的“黑鬼” ,這無疑體現(xiàn)了??思{的心志—復雜摻雜著些許矛盾。作為一個人道主義作家的??思{認為奴隸社會下的種族主義是違背人性的, 是對所謂的奴隸但實際上是與每個人平等的“人”的人格摧殘。??思{的反種族主義反奴隸制的思想立場很明確, 他對黑人尤其女性的命運給予了深深的同情, 同時他非常質(zhì)疑黑人與白人是否能完全平等,所以他從未在小說中塑造過追求自由與平等的黑人。他贊美的大多是好“黑鬼”的形象,基本以黑人婦女為主。
??思{筆下的一些黑人女性甚至反對黑人的解放事業(yè),而她們往往是福克納作品中“好黑人”的代表。比如《薩托里斯》里的奴隸盧萬尼婭,她忠于主人,強烈表達了對北軍的憤怒,發(fā)誓要和主人一起抵抗北軍。盧萬尼婭為主人埋藏金銀,她反對自己的兒子幫助敵軍。當兒子盧西告密北軍薩托里斯家埋藏的寶物并隨同大批黑人尋求自由后,她讓女主人命令那批黑人將兒子交給她,叫盧西去幫主人找回騾子,然后用鞭子抽他以示懲戒! 在她的教育下,她女兒埃爾諾亞也是這樣的忠心,和她的媽媽一樣忠于主人,反對北軍的到來,反對解放黑人的戰(zhàn)爭。即使在奴隸制已經(jīng)廢除的半個世紀以后,她仍舊是一個忠心的奴隸,忠實地執(zhí)行主人的生前囑托,照顧著現(xiàn)在的主人,并以此為驕傲,認為這是老主人對她的信任?!芭汀辈粌H是她們的身份,更植根于她們的觀念,以至于她們沒有任何自由的渴望,認為解放黑人的戰(zhàn)爭毀了她們的生活,所以她們強烈反對為自由而進行的戰(zhàn)爭,甚至愿意為了保衛(wèi)主人的利益而戰(zhàn)。當老主人的兒子告訴他家的女仆她自由了,她居然嘲弄地說自由除了弄死了主人并把她的丈夫旁普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大傻瓜外,自由一無是處,對她毫無意義而言。除此之外,她帶著悲傷驕傲地對主人的孫子們講他們的祖父在內(nèi)戰(zhàn)中如何殺死數(shù)以千計的北方佬以及他們?nèi)绾斡⒂聭?zhàn)死的情景[4]。
??思{是一名深受南方文化影響的貴族后裔,在骨子里更傾向于認同傳統(tǒng)的南方社會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断氯ィξ鳌分械暮谂畠壕谷槐蛔约旱挠H生父親家族族長老卡洛瑟斯奸污,因為在白人看來, 他與黑奴所生下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只不過是他發(fā)泄的工具。另一作品《八月之光》中的莉娜,一位年輕善良的鄉(xiāng)村姑娘, 在遭到盧卡斯的欺騙懷上身孕后又再次遭到無情的拋棄, 但她依然執(zhí)著地拖著大肚子只身一人尋找情人。她在不幸地被再次遺棄后終于接受了現(xiàn)實, 恢復了樂觀、自信、堅強、勇敢。??思{在作品中滲透這樣的描寫,探索她們扭曲的心理,無疑是對當時黑人女性的遭遇給予了深切的同情,是他對違反人性的社會、文化、宗教力量的批判,歸根結(jié)底,是對當時的奴隸制社會制度下存在的種族主義一個有力的抨擊。
福克納在小說里塑造了各種女性形象尤其是黑人女性,實際上,在他塑造的南方女性身上,個人的歷史既與民族的歷史相融合,又交融于世界歷史,與此同時又與所有婦女的歷史融為一體,即使對南方社會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讓黑人女性形象真正融入了南方,融入了歷史,暴露了南方社會存在的問題,遣責了其不合理的婦道觀。作為南方文學的代表作家,福克納是反對種族主義的,他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對社會現(xiàn)實及前途表現(xiàn)出深切的關懷,他以部分地超越自己的感情為積淀憑借對黑人女性的塑造,充分揭示了他對南方傳統(tǒng)的種族意識的認同感。
[1] 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 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2009.
[2] 陶潔.??思{短篇小說選[ M] .上海:譯林出版社,2002.
[3] Thum F.Living in the past inA Rose for Emily[ A] .Studies of Short Stories[C] .Sarmington Hills:The Gale Group, 1999:3.
[4] 肖明翰.威廉.??思{研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198.
[5] ??思{中短篇小說選[M] .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