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瓊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主題探究”活動。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自從開展了單元主題探究活動,在教學上豐富了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模式,使得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內涵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而且在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也起到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單元主題探究活動;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做法;體會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設計了“主題探究”活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模式,它安排在單元新課之前,既不同于一般的新課教學,每一節(jié)課都有具體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也不同于復習課,對所學知識加以再現和鞏固,它是面對整個單元的整體結構,能從“全局”的高度統(tǒng)帥各個部分知識,是整個單元的靈魂和核心,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即是一種漸進的知行統(tǒng)一式的綜合學習方式。
筆者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發(fā)現自從開展了單元主題探究活動,在教學上豐富了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模式,使得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內涵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而且在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方面也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筆者就以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探究活動編寫《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為例,淺談一些個人如何指導學生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的做法以及體會。
一、做法
1.首先,讓學生明確本活動的任務
如在指導學生開展編寫《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時,我先讓學生明確我們這次活動的任務是:①共同擬定一個調查提綱,內容包括兩個方面:我們可能面對的危險、遭受的侵害;②歸納常見的不良誘惑和侵害;③進行分組;④開展多種形式的有關防范資料的收集活動;⑤小組編寫手冊;⑥班委會評選最佳設計手冊。
2.其次,指導學生掌握開展本次活動的方法
如在指導學生開展編寫《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時,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的:①首先,我們先完成兩份調查表:(調查表由學生結合《身邊的誘惑》和“種種侵害”來設計)
調查表一 你經常遇到的誘惑
說明:
a.請你在你經常遇到的誘惑的相應框里打勾。
b.如果你認為有其他的誘惑對你造成影響的,請在表格里
說明。
調查表二 你經常遇到的侵害
說明:
a.請你在你經常遇到的侵害的相應框里打勾。
b.如果你認為有其他的侵害對你造成影響的,請在表格里
說明。
②指導大家歸納調查表,發(fā)現大家覺得最可能面對的誘惑是什么,最可能受到的侵害是什么。
③呼吁學生針對以上常見的誘惑和侵害,建議大家在老師、家長、同學的協(xié)助下,在學習《過健康、安全的生活》的過程中,集思廣益,共同編寫一本《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
④指導分組,各人的分工有小組長來分配。教師要指導學生作為小組的成員應該如何合作,以及我的角色應該如何扮演。如,成員應該如何合作,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的:小組合作的前提是有共同的目標,在實現共同目標的過程中,既需要小組成員發(fā)揮各自專長,又需要大家在小組合作中,理解并嚴格執(zhí)行小組集體的共同約定,遵守合作規(guī)則,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和爭吵,使小組行為變得和諧統(tǒng)一。而在角色要求上,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的: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
⑤教會學生采用到如圖書館借閱圖書的方法、上網找資料的常用方法、實地調查和采訪等來收集資料。尤其是在使用實地調查和采訪時,我會強調大家:a.明確調查和采訪的問題和對象;b.設計問題、制作問題、擬定提綱;c.準備記錄工具。
⑥指導各組進行成果展示:
a.把本組搜集到的資料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展示本組編寫的《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可利用實物、投影、電腦等手段)
b.由小組長介紹活動概況:介紹本組成員情況、活動地點、選定的主題、使用的方法。
c.介紹使用方法:較詳細地介紹一種搜集資料的方法。(每組一人)
d.講述一個在活動中的細節(jié)。(每組一人)
e.分享一點體會:說說本次活動最大的收獲。
⑦指導班委會綜合各組草案進行評價,評價表由教師提供,從中選出最佳設計方案,在此基礎上吸取其他組的設計精華,形成班級共同編寫的手冊。最佳設計方案的小組由評價表獲得星級最多的小組當選。
續(xù)表
3.最后要讓學生明確開展本次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時間
如在指導學生開展編寫《初中生自我防護手冊》時,我是這樣安排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的:按照教學進度,調查表制定需要一周的時間;收集資料的時間為兩周,因為該單元至少要上4個課時;總結出成果階段要一周的時間;評價匯總也是一周的時間。
二、體會
通過多年的實踐總結,本人認為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必須遵循下列幾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凡是活動課都非常強調學生的“活動”,即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單元主題探究活動更應如此。在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自主地選擇活動方法,自主地開展活動、參與活動過程,自主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展示活動成果,從而使其享受到探究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2.興趣性原則
興趣是學習知識的向導,是學習的動力。單元主題探究活動能否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應設置豐富多彩的情境,多種途徑和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科學性原則
在設計單元主題探究活動時,既要創(chuàng)新,也要適應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因而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還要避免過于抽象和專業(yè)化,要把握好活動實施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以免導致學生望而生畏。
除此之外,本人認為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過程中還必須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jié):
第一,要經常鼓勵和贊美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多了解學生開展的進度。學生有閃光點就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否則學生會容易導致心理的疲勞,因為畢竟是初中生。
第二,要充分調動中層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學生的個體差異,要給予他們充分關注,否則活動就會流于形式,或者只成為知識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及外向同學的活動課。
第三,開展活動的時間不宜倉促,也不宜過長,大致與教學進度吻合為好。而且活動結束后一定要堅持進行成果展出這一環(huán)節(jié)。成果展出可以在班內,如果有條件最好在級部展出,從而讓被選中成果的同學感到無比光榮,暫時還沒選中的同學摩拳擦掌,力求下次被選的效果。只有這樣,活動課才有盼頭,才有生命的延續(xù)性。
以上提及的兩大方面,是筆者對指導學生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一些拙見,望大家給予批評和指正。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寮步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