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曉郁 湯文決
(江蘇省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03)
新生兒改良式APN排班模式的質性研究
盛曉郁 湯文決
(江蘇省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003)
目的 探討改良式APN排班模式在新生兒科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新生兒科采用質性研究法對10名護理人員及4名醫(yī)師進行深入訪談。結果 改良式APN班在新生兒科中的應用效果包括層級管理的體現等六個主題內容。結論 改良式APN班體現了科學性和人文關懷,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護理質量,醫(yī)師及患兒家屬的滿意度也得到提升,但護士群體的各支持體系仍需探討。
新生兒;APN排班;質性研究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兒童??漆t(yī)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不斷增長,周邊地區(qū)轉運網絡也逐漸擴大,對兒科護理服務的要求正日益增高。新生患兒無陪式護理的特點,決定了工作存在的特殊性和瑣碎性,病種多,病情復雜,護理工作量大等使護士輪班壓力大,生活沒有規(guī)律,身心健康受到干擾。結合新生兒除了治療及護理外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渡過的,護理工作量有著時間的差異性,我科從2011年8月起對APN班進行改良。
工作時間:A班12人,分3組,7:45~16:00(期間1/2 小時輪流就餐);P班4人,15:45~22:15(期間1/2小時輪流就餐);N班4人,22:00~8:00(其中1:00~5:00可輪流休息1.5小時)。
A班由3名主管護師擔任分組組長,除各分組組員外另有治療、醫(yī)囑、轉運各1名,P、N班均有1~2名護師以上職稱的高年資護士擔任責任組長,其中P班改變了以往按年資輪值的現象,改為縮短工作時間,并由全科護士共同承擔;N班結合了新生兒在夜間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渡過,工作重點更在于觀察病情的特點,在1:00~5:00安排護士輪流休息1.5小時,如遇搶救或接收新患者等特殊情況可隨時叫起,彈性安排,減輕當班護士工作壓力。改良式APN班分三班交接,護士長統籌安排病區(qū)護理工作,制定每班工作流程,建立班次工作職責,實行績效考核。
經過1年的變革,為探討開展改良式APN班的應用效果,本文通過質性研究方法予以分析和呈現。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科10位護理人員及4位醫(yī)師為訪談對象(表1),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選取的護理人員為參與改良前后輪班的護士,語言表達能力良好,能表達內心真實體驗的臨床護士,醫(yī)師為在工作中隨時與護士密切合作的臨床一線醫(yī)師。
表1 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
1.2 研究方法
采用個人深入訪談法收集資料。預先設計訪談提綱作為訪談的指引,訪談提綱主要涉及:①對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的影響?②工作量、工作強度有無變化?③對護士身心健康及家庭的影響?④護理人員對工作認可程度的影響?⑤醫(yī)師及上級領導對改善后的排班評價如何?⑥患兒家屬對改良式APN班的反饋如何?
1.3 資料收集及分析
訪談前向訪談對象詳細說明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內容,征得其同意及理解并做訪談錄音(尊重個人隱私,不涉及真實姓名,用編碼代替)。與訪談對象約定適宜的時間、地點(符合輕松、安靜、無外界干擾的條件),訪談以普通話進行,訪談時間控制在20~30min,訪談過程中鼓勵訪談對象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體驗及感受,注意觀察對方的言談舉止及表情變化并記錄,以便為研究提供真實、準確、完整的資料。
資料分析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①研究人員將錄音和觀察筆記整理出來;②多次聆聽訪談錄音,并仔細閱讀訪問記錄,逐句分析含義;③從中提取精要觀點和有意義的陳述;④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⑤編碼后觀點匯集;⑥總結概括出多個主題。
經深入分析,得出改良式APN班在新生兒科應用效果的六個主題。
2.1 層級管理的體現
將不同職稱的護士配置到各班共同值班,明確各級護士職責,實行護理小組責任制,強化護理工作實施過程中責任和技術的環(huán)節(jié)管理。訪談對象E:“當組長時感覺責任心重大,可是能在各方面得到鍛煉……稍有成就感?!痹L談對象F:“工作比以前安全,上班人數增多了,老護士還能對年輕護士進行指導。”訪談對象G:“和高年資護士搭班心里更放心,有復雜或疑惑的問題可以馬上詢問老師?!?/p>
2.2 排班連續(xù)性,交接班次數減少
改良后的APN排班模式減少了交接次數,使護理工作更加連續(xù)性。訪談對象C:“本來中午連班的時候人少而且都是年輕護士,現在全體護士都在,大家一起感覺更安全?!痹L談對象G:“中午時大家都在一起上班感覺輕松些,來了急診患者也不怕。”訪談對象J:“以前中午交班去吃飯都是急急忙忙的,總感覺會不會漏了什么,現在反正是連班自己的患者安排好了再安心吃飯,相對以前交班的次數少了,交的內容也少了,自己的工作自己掌握主動?!?/p>
2.3 護士作息時間的影響
訪談對象普遍反映臨床護理工作繁重,尤其傳統晚夜班作息時間紊亂,身心疲勞,改良后更為人性化。訪談對象B:“晚班下班早了,作息偏向正常,……也可以回家,路上人多安全。夜班10點來接班更清醒,有一段休息時間會好很多?!痹L談對象E:“晚班早點回去不影響家人休息,也不用人來接,路上安全,夜班也得到了休息。”訪談對象I:“晚班時間短了,工作不疲勞,……路上交通工具多,家里人放心,夜班中間可以休息能緩解很多。”
2.4 同事支持在護士群體中的影響
改良后的夜班雖然有1.5h休息時間,且明確分工,責任到人,但護士仍感覺壓力大,同事之間的支持力也隨之下降[1]。訪談對象A:“上夜班雖然有休息,但自己所管的患者還是不放心,輪休時忙起來不好意思叫起同事,怕尷尬?!痹L談對象F:“夜班壓力稍大,搭班的團結協作較重要……要看個人職業(yè)素質,工作責任心?!痹L談對象I:“夜班要看搭班的人,要是粗心的話很恐怖,心里不放心……萬一延誤還要拖后腿?!?/p>
2.5 對低年資護士能力的培養(yǎng)
改良式APN班各班層次、職責分明,低年資的護士在高年資護士的傳、幫、帶下工作。訪談對象C:“晚夜班新老搭配,更能得到鍛煉,感覺自己技術有進步了?!痹L談對象D:“本來最怕搶救患者,這一年來得到很多實踐……高年資護士會指導、培訓我們,現在感覺不那么恐懼了。”訪談對象G:“以前怕收新患者、怕收急診危重患者,現在有老護士一起上班就不擔心了,不會的時候能得到指導?!?/p>
2.6 醫(yī)護關系的影響
改良式APN班使安全性得到提升,醫(yī)護配合更和諧,合作意愿加大。訪談對象K:“年輕護士得到良好培訓后表現得更果斷、更能干”。訪談對象L:“處理醫(yī)囑感覺比以前及時了……有些護士的脾氣好像也不那么差了”。訪談對象N:“專業(yè)素質特別是年輕護士的專業(yè)技術在與老護士的合作中提升了,新老配合使護理質量及安全得到了保障。”
3.1 有效合理利用人力資源,更好的實施層級管理。層級管理與APN排班是一種科學管理制度[2],將各班的工作職責進行了重組和細化,加強了薄弱時段環(huán)節(jié)的人力配置,另外每組人員按層次、經驗、技術能力合理搭配,體現了層級管理,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使患兒得到了真正的優(yōu)質服務。護理組長的崗位,既可以充分發(fā)揮高年資護士有高度責任心、臨床經驗豐富和專業(yè)知識全面、人際溝通能力成熟、解決問題能力強的優(yōu)勢,又使高年資護士感覺自我價值得到了體現,對工作充滿成就感。同時,為低年資護士創(chuàng)造了更加安全、規(guī)范的工作環(huán)境,在處理突發(fā)事件、危重患者的搶救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和幫助作用。P、N班各有4名護士上班并且新老搭配,由于每組責任組長均為護理骨干,在檢查責任護士的工作中,能隨時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護理的安全性大大地提高了,應急能力及搶救能力也明顯提高,消除了安全隱患,讓患者得到更優(yōu)質、更安全的服務。因此,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提高了(表2)。
表2 改良式APN班實施前后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3.2 優(yōu)化護理工作流程,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改良前排班模式中午、夜間等特殊時間段內人力少,且多為年輕護士,往往無力應對突發(fā)事件及繁重的工作量,易出現潛在性的不安全因素。改良后的APN排班模式中午及夜間人力比例更加科學,中午有10名護士上班,P、N班各有4名護士上班,保證了人力安排與每個工作時段工作量的一致性,有利于各項護理工作的完成[3],避免了因薄弱環(huán)節(jié)時段護士少而導致難以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情況,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班次由原來的5個班次變成了3個,減少了交接次數,使護理工作更加連續(xù),避免因頻繁交接而引起護理缺陷,還可減少從醫(yī)囑開出至實施的時間。由于實行連貫性服務,護士對自己所分管床位患者的病情更為熟悉,有利于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的開展、有利于自主安排工作順序。此外,在遇到復雜疑難問題時有組員和組長的技術支持,減輕了護士的壓力,有利于維護護士身心健康。從而10名護士一致認為改良式APN班提高了護理質量。
3.3 人性化管理,促進護士身心健康,提高工作積極性。護士是職業(yè)倦怠的高危群體,工作負荷在職業(yè)倦怠中占有重要比例,護理工作覆蓋了24h,對護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4],傳統排班平時要保證充分的休息與睡眠,如不能適當休息,難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上班,而且夜間值班人員少,護士夜間工作壓力大,造成長期的緊張和不安,從而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及護士身心健康。改良式APN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讓護士感受到人文關懷,是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創(chuàng)新[5]。通過實施連續(xù)性排班,減少了護理人員上班來回路途和交接班的次數,下班較以前準時,減少了拖班現象,使護士照顧家庭時間更多了。PN班都十點左右出門,不算太晚,不用家人接送,P班時間縮短,一般十點下班,回家不吵到家人,十一點多睡覺,也不算熬夜。N班雖然時間延長,但通過中間的休息時段可以養(yǎng)精蓄銳,以更好地精力投入工作中。改良后的PN班使原來最最不愿意上的中班、夜班轉變?yōu)楝F在的N班一種,P班由病區(qū)所有護士共同承擔,提高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團隊意識。因此,改良式APN班有利于護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了護士工作積極性,更有利于護士的學習及照顧家庭。
3.4 提升護士整體素質,完善護士群體同事支持的管理。護士同事之間的支持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礎之上的,個人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同事之間的忠誠度、信譽度,正確有益的支持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應把護士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一是加強護士心理學和醫(yī)學倫理學的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品質的自覺性,引導護士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接受繼續(xù)教育,加強專業(yè)理論學習,針對新生兒科特點,制定系統的學習計劃,提高專業(yè)水平,提升自我價值;三是領導應更多的尊重護士、愛護護士,中國傳統醫(yī)院模式下護士長在護士支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6],對護士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使護士有歸屬感,在面臨壓力的情況時,可以從同事和上級處獲得情感支持和行動支持,能提高自身的壓力應對能力,以良好的心態(tài)投入工作中。
3.5 提供護士成長的平臺,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年輕護士是醫(yī)院護理工作的生力軍,重視年輕護士的培養(yǎng)與管理,是從源頭上建設高素質護理隊伍的關鍵所在[7]。因我新生兒科患者起病急驟,午間、夜間新入院、轉運、搶救患者較多,工作隨機性強,尤其年輕護士單獨值班遇突發(fā)事件時更是無力應對。年輕護士中90年代獨生子女多,從事護理任務繁重,她們的心理和生理均承受著重大壓力。改良式APN排班模式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更加科學,低年資的年輕護士得到高年資護士的工作指導和心理支持,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高,各項操作技術進步很快,還有利于開展整體護理,每個護士均有相應的患者護理,護理目標更加明確。同時床位護士可跟著查房,不斷提升專業(yè)知識,可以培養(yǎng)年輕護士的專科護理知識,從而積累臨床經驗,每班組長還要監(jiān)督和指導責任護士的工作質量,這樣有利于年輕護士的成長。此外老護士帶新護士得到培訓,護士長放心,患者得到及時搶救,醫(yī)師與護士的協調性加強了,確保了護理安全。
3.6 “溝通-協作-互補”的醫(yī)護關系。在當今的醫(yī)學專業(yè)知識化年代,幾乎沒有人會否認與日俱增的專業(yè)間合作的需要,因此學科間的合作和互相支持是趨勢[8]。新生兒科是無陪科室,醫(yī)護工作的整體性、協作性非常重要,患者的病情需要醫(yī)護人員共同關注,溝通障礙很可能延誤病情[9],連續(xù)性排班使護士了解所管患者的病情變化,會關注要點,甚至主動提醒醫(yī)師注意事項,使醫(yī)師更為信任護士,且更能站在護士的角度看待問題,相互更為理解和支持,起到了充分認識對方的推進作用。專業(yè)素質的提高是改善臨床醫(yī)師與護士關系的關鍵[10],由于新生兒患者病情重,變化快,要求醫(yī)護積極合作,實施層級管理后,新老護士搭配,著重訓練年輕護士的專業(yè)技術和應急能力,能隨時發(fā)現問題,并及時解決,護理的安全性大大地提高了,對??谱o理與醫(yī)療工作同步順利進行起到了重要的保證。
本研究提示改良式APN排班模式是改變護理現狀的積極嘗試,在新生兒科開展是具有可行性的。科學,合理,人性化地排班,緩解了臨床一線護理人力資源短缺的壓力,并充分體現人文關懷,使住院患者得到了全程無縫隙的優(yōu)質護理[11],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本研究中反映了護士群體同事支持,怎樣提高護士自身文化、專業(yè)素養(yǎng)、完善管理對護士群體提高職業(yè)滿意度水平有重要意義,培養(yǎng)出更多自我和諧的護理人員,使護理事業(yè)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將是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1] 王菊香,葉志弘.應用同事支持系統緩解護士心理壓力[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85-687.
[2] 駱惠娟,黃琴,胡瓊華,等.層級管理結合APN排班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11):2978-2979.
[3] 高明榕,成守珍,王越秀,等.可行性論證方法在護理排班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8,8(9):46.
[4] Nasrabadi AN,Seif H,Latifi M,et al. Night shift work experiences among Iranian nurses:a qualitative study[J].Int Nurs Rev,2009,56 (4):498-503.
[5] 朱艷萍,任璐璐,潘紅,等.ICU護士輪班模式的質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11-13.
[6] 葉志弘,姜安麗.護士群體中同事支持系統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0):938-939.
[7] 薛明霞.年輕護士的培養(yǎng)與管理[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22): 3505-3506.
[8] Rafferty AM,Ball J,Aiken LH.Are teamwork and professional auto nomy compatible,and do they result in improved hospital care[J]. Qual Health Care,2001,10(Suppl 2):ii32-37.
[9] 劉麗麗,劉婧,李秋潔.三級甲等醫(yī)院醫(yī)護合作關系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0,25(17):49-51.
[10] 劉金芳,王朝陽.手術室護士與臨床醫(yī)師關系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4,4(5):44-45.
[11] 王建英,曹岳蓉.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外科的應用與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52-53.
R473.72
B
1671-8194(2013)23-03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