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陸
《我是歌手》開播后,黃綺珊這個名字就像颶風席卷全國,成為最熱的熱點詞匯。她的歌,她的過往都成了大家極度感興趣的話題。
34歲轉行做運動員
黃綺珊本名黃曉霞,當年她在北京“卜通100”駐唱,臺灣著名音樂人涂惠元和一幫朋友來聽歌,看過她的表演后對她一見傾心。1年后兩人結了婚,涂惠元帶著她前往臺灣定居。
涂惠元沒有因為黃綺珊是自己的太太就力捧她,雖然讓她出了一張唱片,但只收錄了她的5首歌,也沒有引入到大陸,因此知道這唱片的人沒幾個。
黃綺珊拿不到長久居留權,只能一次次回大陸申請?zhí)接H,期滿了就必須馬上再續(xù)。這種沒有根基如浮萍般的生活讓她非常缺乏安全感?;橐鲆苍诰S持了3年后宣告結束。
離婚后,感情上的問題帶給了涂惠元靈感,他寫了兩首歌。這兩首歌后來被涂惠元放在了張惠妹的唱片里,一直紅到現(xiàn)在,一首叫《聽?!?,另一首叫《剪愛》。
很多人都為黃綺珊感到不值,覺得這其中的任何一首如果給了她,她早就出名了。黃綺珊這樣回應:“直到現(xiàn)在,我對他仍提不起半點兒恨,我和他之間用3年時間才發(fā)現(xiàn)彼此的不可調(diào)適,雖然有點兒晚,但總算不是太晚。還記得在臺北機場,他送我時說:‘小珊,是我耽誤你了。那一刻,我和他之間,恩怨就不存在了。”
離開臺灣后,黃綺珊重新漂泊起來,她用過很多名字,除了黃綺珊這個藝名外,還有黃小珊、蘇珊、黃后……她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姍姍來遲》,并沒有大賣。她偶爾會出現(xiàn)在某臺晚會,摻雜在別的歌手中唱一兩句無關痛癢的晚會歌曲。也參加商演,但總是些小地方舉辦的拼盤演出。她承認那時自己的商演身價很低,能上5位數(shù)就喜出望外了,幾千塊錢一場是常有的事兒。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唱歌這門業(yè)務上看不到希望,黃綺珊為自己找了份新職業(yè)——職業(yè)網(wǎng)球運動員。那年,她34歲。
天不怕地不怕的黃三亞
網(wǎng)球多難啊,集耐力、體力、爆發(fā)力、技巧和智慧為一體。但黃綺珊骨子里那股拼勁上來了,誰勸她都不聽。她的第一個教練是挺有名的陳琳,從基本功練起,動輒揮拍100下,同樣的動作重復重復再重復,她不叫苦,還給自己加量。
后來黃綺珊在??谡J識了一個綽號“王瘋子”的教練,他的訓練方式很魔鬼,經(jīng)常能讓運動員累暈在球場上。但黃綺珊覺得這人太對自己的胃口了。只要有空,她就飛到海南去找王教練做集訓。
不管太陽多毒,氣溫多高,一進球場就是3小時以上連續(xù)不斷地打球。作為競技體育項目,得分取勝最重要,黃綺珊給自己定的標準比裁判還高——不僅要贏球,還要求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好看。她在場邊擺著DV錄自己的練球全程,練習結束后從頭到尾回看一遍,瞧瞧哪個動作不美觀、哪個殺球不優(yōu)雅,然后再針對不足的動作反復練習。
或許黃綺珊真有打網(wǎng)球的天賦,“王瘋子”地獄式的訓練讓她的球技突飛猛進。短短半年,她就能跟教練對抗得不分上下了。并且,每個動作都飄逸灑脫,充滿美感。王教練投降了,讓她去找更棒的教練。
前前后后,黃綺珊總共換了7個教練。她的車里扔著3雙網(wǎng)球鞋,4套限量版的Stella,最瘋狂的時候打到凌晨5點,每天平均打6個小時以上,訓練最激烈的一個月,她瘦了9斤,打完網(wǎng)球后能吃10塊三明治。
她真的打出了名堂,拿了業(yè)余賽制7.0北京站混雙冠軍、全國業(yè)余公開賽前八名、3個單打比賽冠軍,還有兩個女雙的第三名。
黃綺珊成為了中國演藝圈最厲害的網(wǎng)球女一號,也是中國明星網(wǎng)球隊的主要得分手。有朋友問她這么多運動項目,為什么要選網(wǎng)球?黃綺珊道出的原因讓人瞠目——主要原因是網(wǎng)球服,各種顏色、款式的超短裙,可以露出健碩的大腿,曬成巧克力色的皮膚閃著珍珠般的汗水。在她看來,那種美麗遠超走路發(fā)飄、說話發(fā)嗲的弱女子。
“我要做老天鵝”
球打到這個水平,技術上基本沒有太多上升空間了。然后黃綺珊再一次轉身,去做了學生。
她先是在廈門一個神學院讀了3年的教會音樂課程。這個班只錄取有大學音樂學位的申請者,她屬于破例,先當試讀生,通過第一年的試讀后,才成為正式的全修生。
全修課程畢業(yè)后,她又參加了神學院的延伸班,去新加坡神學院進修。神學院的課業(yè)非常重,白天上課晚上趕作業(yè),每天都得熬到凌晨。學院的管理很嚴格,刻板的學分制,缺課違紀都會扣學分,每年的畢業(yè)率不超過50%。
當《我是歌手》欄目將邀請郵件發(fā)給她時,她正在忙著做歷史作業(yè),看都沒看。節(jié)目組給她打電話,她才答應錄兩期,因為兩期之后她又要開學,一開學就沒空參加比賽了。結果,第一期一播她就火了,淘寶上她的舊專輯在一夜之間被炒到上千元。
當她錄完兩期提出退賽時,節(jié)目組做了很多挽留工作,甚至把節(jié)目錄制的時間表發(fā)到了新加坡神學院為她爭取,學院專門開了會,最后同意讓她繼續(xù)參加比賽,落下的課程允許她回新加坡再補。
黃綺珊就這樣唱了下去,短短一個月內(nèi),她就成為了全國最受關注的歌手。商演身價漲了幾十倍,達到45萬。
可是,她居然沒有趁熱打鐵地抓住機會。錄完一期節(jié)目,她坐6小時飛機回新加坡上幾天課、做幾晚作業(yè),待到錄下一期時再坐6小時飛機回長沙。努力發(fā)奮不外乎為前途,可她明明已經(jīng)到了可以名利雙收的地步,還學個什么勁?黃綺珊說這是慣性,她習慣將自己認定的事情做到善始善終,半途而廢不是她的性格。
盡管商演和廣告邀約紛至沓來,她卻一個也沒接,她說目前并沒有重回一線唱歌的計劃。因為比起做一線歌星,她還有更想做的事情……
她原本的計劃是從神學院畢業(yè)后,把一項曾經(jīng)深愛但久違的運動重新揀起來——排球。她曾是校隊主力,打3號位置,雖然個子不高,但她還是想試試打背飛的快樂。
與排球同時要進行的還有另一個項目——花樣滑冰。她說,比網(wǎng)球服更漂亮的就只有花樣滑冰的服裝了,有漂亮的蕾絲和亮片點綴,如果姿勢再好看點兒的話,在冰面上劃過時就像白天鵝在湖上徜徉——她特別希望自己能掌握這門運動技巧,過一把小天鵝的癮。
朋友笑她,哪有45歲這么老的小天鵝。黃綺珊說,那就做一只老天鵝!那自信的氣場讓人驚艷。
(摘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