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先翠
云南省保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藥劑科,云南保山 678000
該院于2010年6月3日—2012年3月1日對71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利培酮及阿立哌唑?qū)κ装l(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與心肌酶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71例,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齡23~46歲,平均(38.1±5.5)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病程10.7個月。70例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中關(guān)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陰性及陰性兩種癥狀量表(PANSS)總分皆超過60分。將71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利培酮組35例,阿立哌唑組3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征及癥狀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利培酮組:選擇利培酮1 mg,口服,1次/d,之后可依據(jù)患者病情適當增加劑量,14 d后可達到3 mg/d。
阿立哌唑組:選擇阿立哌唑10 mg,口服,1次/d,之后可依據(jù)患者病情適當增加劑量,14 d后可達到30 mg/d。兩組患者均需持續(xù)治療8個星期,用藥期間,需禁止電療或者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
心肌酶檢測:于患者空腹狀態(tài)下,取靜脈血2 mL,并進行離心處理,分離血清。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邁瑞B(yǎng)S-380對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脫氫酶(LDH)進行必要的檢測。
心電圖檢測:選擇12導聯(lián)心電圖NEC3300,在治療前后對患者的心電圖進行必要的檢測,同時采集標本,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心電圖檢測結(jié)果。
本研究采用SPSS 17.0軟件實施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選擇(±s)表示,術(shù)前術(shù)后比較進行t檢驗,P< 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用藥前,兩組患者心肌酶皆處于正常水平,用藥20 d后,其心肌酶水平皆出現(xiàn)升高的趨勢,用藥前后相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如表1。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心肌酶變化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用藥前后心肌酶變化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 CK-MB CK LDH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 用藥前 用藥后利培酮組 35 15±4 251±36 91±35 751±58 138±51 663±60阿立哌唑組 36 16±5 280±31 90±36 803±62 137±52 710±54
治療后,兩組患者心電圖均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與利培酮組相比,阿立哌唑組的T波變化及竇性心動變化比較大,其中利培酮組18例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阿立哌唑組40例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兩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利培酮及阿立哌唑?qū)κ装l(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肌酶均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當患者心肌遭受較大的損傷時,其肌酸激酶可產(chǎn)生較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當肌酸激酶在患者血液中的含量不斷升高時,主治醫(yī)生應及時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同時應密切觀察患者心肌酶變化,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劑量,減少或者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1]。利培酮及阿立哌唑?qū)颊咝呐K損害皆有可逆性,若及時進行矯正,可降低心臟損害的程度。利培酮及阿立哌唑?qū)κ装l(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心電圖可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是導致患者心電圖異常的主要原因,其可使患者T波變化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致使竇性心動過速[2]。與利培酮組相比,阿立哌唑?qū)π碾妶D的影響比較大,本研究阿立哌唑組40例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利培酮組18例出現(xiàn)心電圖異常,兩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主要原因:①利培酮及阿立哌唑?q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難以進入心肌細胞中,致使細胞內(nèi)K+嚴重不足,從而引發(fā)心律失常。②竇性心動加快,可致使心肌復極時間不規(guī)律,從而使ST段不斷下降,使T波處于低平狀態(tài)[3]。總之,利培酮及阿立哌唑?qū)κ装l(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心肌酶及心電圖皆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應給予高度重視。
[1] 徐裕.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2):291.
[2] 葉飛.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9,4(8):799.
[3] 馬闖勝,馬玲,張淑芳.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女性精神分裂癥的對比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9,1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