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林
孩子只有通過自主的探索,才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最適合的位置。這樣孩子才會有強烈的責(zé)任心,因為這一切是他自己選擇的。
天生一雙彈鋼琴的手
子惠今年16歲,是一名漂亮的高二女生。她皮膚白皙,目光羞澀,文文靜靜,一看就是乖乖女。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手指又細又長。
我禁不住贊道:“哎呀!這樣一雙好手,不彈鋼琴真是糟蹋了!”
沒想到,子惠馬上煩躁地把臉扭到一邊,好像反感我的夸獎。我很尷尬,但很快我就釋然了,因為她和媽媽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正是因為那雙手。
子惠的媽媽宋女士說:“誰說不是呢,這樣一雙手,一百雙手里也挑不出一雙,我們子惠天生就是彈鋼琴的好材料!她剛出生的時候手指就比別的新生兒長,醫(yī)生、護士都驚奇得不得了。從那時起,我就發(fā)誓,一定把她培養(yǎng)成鋼琴家。從她4歲起,我就給她報了鋼琴班,一彈就是十多年。”
“那水平一定很高吧?”我問,一邊觀察子惠的表情。
宋女士說:“14歲那年考過了鋼琴10級,以后也沒中斷過練琴?,F(xiàn)在跟專業(yè)的比還差點,業(yè)余中算是高手了吧。”
“別吹了!那根本不算什么?!弊踊莺戎箣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說,我也不稀罕!”她的語氣讓我吃了一驚:這么柔弱的女生說起話來居然這么不客氣。
宋女士生氣了,瞪著眼要發(fā)作。我連忙把子惠勸出門,讓她在候診區(qū)的沙發(fā)上看雜志。
回來時,我看到宋女士仍然坐在椅子上喘著粗氣,便勸道:“別著急,慢慢說。我看孩子挺正常的,有什么麻煩嗎?”
宋女士告訴我,子惠上了高中以后,對練琴越來越?jīng)]興趣,經(jīng)常找借口不去上鋼琴課,在家練琴也靜不下心來?!拔也荒苎郾牨牽粗粔K好材料給糟蹋了,就經(jīng)常罵她,逼她練琴。從那時起,我倆經(jīng)常吵架,吵過就是幾天冷戰(zhàn),誰也不理誰。”她嘆息道。
“孩子為什么不愿練琴,嫌太枯燥?”我問。
“練琴,哪有不枯燥的?可她喜歡彈琴呀,為了理想,她必須付出代價?!彼嬖V我,兩周前,子惠突然左手食指和無名指無法彎曲了?!拔覈槈牧耍詾槭蔷毲偬嘟o累壞了,可是到醫(yī)院檢查卻什么毛病也沒有?!?/p>
“骨科和神經(jīng)科都查了嗎?”我問。
“都查遍了!醫(yī)生說,生理上絕對沒有任何問題,最好看看心理醫(yī)生吧,所以我們就找您來了?!彼龖岩膳畠菏茄b病,借此逃避練琴。
我問:“您剛才說子惠喜歡彈琴,是她親口說的嗎?”
“她小的時候,我經(jīng)常問她喜歡不喜歡彈琴,她每次都說喜歡。長大后倒是不怎么說,不過,她一定是喜歡的,不然怎么彈了十多年?老師說,她彈琴挺有天分的。有天分自然就是喜歡嘛!”
“這可不是一回事?!蔽倚Φ?,“還是讓我跟子惠單獨聊聊吧,探探她的底細?!?/p>
我被媽媽掐住了脖子
單獨面對我時,子惠恢復(fù)了乖乖女的表情,兩眼含淚,一臉委屈。我問她究竟喜歡不喜歡彈琴,她不置可否,轉(zhuǎn)而埋怨起媽媽來。
“從小她就逼我彈琴,每天彈三個小時。三個小時呀!阿姨您想想看,中小學(xué)生哪來那么多課余時間?我哪還有時間玩?這些,我都忍了,家里為我彈琴花了那么多錢,我該配合配合的。我上了初中以后,媽媽天天說我以后要考音樂學(xué)院,我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來了。當時我不懂,上了高中以后,我知道我的志向不是彈鋼琴,而是當記者。我求媽媽,以后少練些琴,把精力多用在文化課上,將來考大學(xué),學(xué)新聞專業(yè)。她大驚小怪地拒絕了我,說像郎朗、李云迪那樣當鋼琴家才是我的理想。”
“所以你就跟媽媽鬧?”
“是的,我的青春我做主!”她噘起小嘴,說,“可是鬧有什么用呢?她一口咬定我喜歡彈琴,還說苦練了十多年,不能讓心血付之東流。她成天嘮叨我,快把我煩死了。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媽媽像《白雪公主》里的惡皇后那樣張牙舞爪,死死掐住我的脖子,逼我上舞臺跟郎朗同臺演出。我被掐醒了,出了一身冷汗。我一直哭到天亮?!闭f著說著,小姑娘淚珠撲簌撲簌掉下來。
“除了逼你彈琴、將來考音樂學(xué)院,媽媽在平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比較專制?”我問。
“任何方面!”她惡狠狠地說,“我從小到大,一切都是媽媽替我做主,吃什么、穿什么、學(xué)什么、怎樣說話、怎樣笑、和哪些同學(xué)來往……都得聽從她的安排。她口口聲聲說愛我,為我好,卻從來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她讓我感到窒息!我一直為父母活著……我從來沒有……沒有為自己而活……”
等她稍稍安靜下來,我小聲問:“好孩子,阿姨知道你的難處。你悄悄告訴阿姨,你手指無法彎曲,是不是裝的?”
她睜開淚眼,小心地看看我,說:“如果您能勸媽媽以后別那么強勢,我就承認是裝的?!?/p>
我被她的幼稚可愛逗笑了,說:“那你告訴阿姨,怎么想到這個餿主意的?”
“在網(wǎng)上看電視劇《新水滸傳》,看到宋江裝瘋那一集,受了啟發(fā),就……”她不好意思地破涕為笑。
不要讓孩子迷失自我
這個案例并不復(fù)雜,卻極其典型,又極其難解,因為有太多專制型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不鼓勵、不喜歡,甚至不允許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他們以為這樣是愛孩子,其實,這不是真愛。他們極其固執(zhí),不允許孩子反抗,更聽不得別人的質(zhì)疑。宋女士正是這樣的媽媽。
“這不是真愛?請問,除了父母,誰會為孩子付出這么多?”聽得出,宋女士在盡量壓制自己的不屑和憤怒。
“您主觀上愛自己的女兒,沒人懷疑,但是您愛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心平氣和地問。
“當然是讓她有前途!”
“然后呢?”
“然后她就會快樂,就會幸福?!?/p>
“那么,她現(xiàn)在快樂嗎?”
“她……”她張口結(jié)舌。
“您在為孩子的未來打算,是負責(zé)任的表現(xiàn),但沒必要那么著急,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子惠長大了,有了自我意識,有了個人興趣,您應(yīng)該欣慰才是。如果您平心靜氣地審視她,耐心地聽她傾訴,就不難知道她的真實感受。比如,您認為她喜歡彈琴,就與事實不符,那只是您的一廂情愿。也就是說,您是把自己的感受當成了女兒的感受,您不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認為她是您的附屬品。您說說看,這叫不叫專制?這是真愛嗎?”
我告訴宋女士,孩子只有通過自主的探索,才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最適合的位置。這樣孩子才會有強烈的責(zé)任心,因為這一切是他自己選擇的。如果專制型的父母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刻意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塑造孩子,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那么,無論父母的安排多么完美,孩子都會認為不是為自己而活?!皼]有人愿意為別人而活。十五六歲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膨脹,一切否定他們自我意愿的人都會被他們當成敵人。子惠算是聽話的,換成性格強勢的孩子,指不定鬧出多大的動靜呢,早戀、自殘、離家出走……”被我這么一嚇,宋女士的表情又是驚恐又是僥幸。
“這還只是眼前的麻煩,等孩子長大,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蔽依^續(xù)說,如果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長期被父母忽視,孩子長大后會迷失自我。正如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書中所寫的那樣:“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如果我們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就會相信他們的評價更真實。通過別人的觀點來認識自我,這種從外在因素認識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自己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模糊?!?/p>
“那么,我該怎么做呢?”宋女士迫不及待地問。
我告訴她,父母為孩子付出時,首先要考慮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愿,對孩子厭煩的事情,不要強迫他去做,即使父母認為很有必要,也要耐心引導(dǎo)。
在孩子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父母付出愛的方式也不同。在孩子兩歲前,父母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對2~4歲的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但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又要出現(xiàn)在他面前。這種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中心的愛,會讓孩子成為自愛、愛別人、有鮮明的自我意識、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創(chuàng)造力的人。如果父母包辦代替一切,事實上是剝奪孩子自主探索的權(quán)利,孩子會認為父母是全知全能的,自己的任何需要都可以輕松得到滿足。等孩子長大些,必然會遇到父母幫不了的事,比如不能替他交朋友,不能替他考試,等等。這時,他會恐慌,會陷入無法面對的自卑之中?!皳?jù)我所知,子惠小的時候,您就是這樣溺愛她的,是嗎?”我問。
宋女士不情愿地承認了,但她不認為自己做得過分。她說:“孩子的爸爸是個悶葫蘆,一天講不了三句話,我不強勢一些行嗎?看看身邊的人都在為孩子打算,我能不心慌嗎?好在子惠爭氣,彈琴、學(xué)習(xí)都不給我丟臉,否則,我的一生就是失敗的一生!”
“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您的人生是您的。”我語重心長地說,“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是剝奪孩子的成長權(quán)利,是自私的愛;拿孩子的成績裝點自己的門面更是虛幻的想法,還會給孩子增加焦慮?,F(xiàn)在,子惠的焦慮已到了崩潰的邊緣,您該清醒了!”
尊重孩子的愿望感受
在童年,孩子依靠別人的評價來了解自己,子惠也不例外。當媽媽對她說“你長了一雙天生彈鋼琴的手”、“你一定喜歡彈鋼琴”時,她認可了,因為她還沒有明確的自我意識。實際上,媽媽是在對她的體驗下武斷的結(jié)論。這樣的武斷結(jié)論無異于在說:你什么都不懂,我最了解你的需要和感受。這是媽媽對女兒成長的徹底否定。在這樣的否定當中,子惠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只能壓抑自己的感受,直至爆發(fā)?!翱傊?,您這樣做是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披著愛孩子的外衣,所以您的行為就變得理所應(yīng)當、不可指責(zé)?!蔽也豢蜌獾卣f。
“可是,練了十多年的鋼琴,說放棄就放棄?”宋女士心有不甘。
“不是放棄,而是多一種選擇,多一種孩子自己的選擇。如果她按您的意愿,被迫選擇了她不喜歡的,她不會快樂,多半也不會取得理想的成績,甚至?xí)型痉艞?。這不會是您希望看到的吧?反之,如果她真的喜歡當記者,一定會珍惜,一定會加倍努力,因為那是她自己的選擇。十五六歲的孩子,青春奔放,前途無量,為什么要認定音樂這一條路呢?再說,鋼琴彈得好是她的才藝,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都不會浪費。音樂是慰藉人的靈魂的,不一定拿它當飯碗,不是嗎?當然,如果您希望子惠考音樂學(xué)院,可以耐心與她對話,以平等的姿態(tài)表達自己的建議,但不要強制。要知道,所有的強制只能換來反抗,表面屈服,內(nèi)心也會反抗,而反抗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可以危害健康,也可以危害親子關(guān)系。”
“哎呀,都怪我糊涂!害得女兒得了心理病!”宋女士幡然悔悟,自責(zé)道。
我笑道:“放心,子惠的手指沒事,是她裝出來嚇唬您的。”
“???她手指真的沒事,腦子也真的沒得心理???”
“你們母女中有一個人的心態(tài)出了點偏差,但我保證不是子惠。”我幽默地說。
宋女士愣了一下,馬上懂了,自嘲地點頭,笑道:“這丫頭!我?guī)齺砜葱睦磲t(yī)生,反倒是給我看出了毛病。她該不是早有預(yù)謀吧?”
“不管毛病在誰身上,解決問題不就行了!”
“是的。”她正色道,“問題是該解決了,不然就來不及了?!?/p>
告別時,子惠得知媽媽答應(yīng)以后不再逼她練琴,也不再逼她考音樂學(xué)院了,驚喜地瞪圓了眼睛,抱住媽媽,在媽媽的臉上響亮地親了一口。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心理咨詢。之所以這么成功,原因有二:第一,類似的專制父母我遇到過很多,輔導(dǎo)起來駕輕就熟;第二,宋女士是一位智慧媽媽,有較強的反省能力。